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其他的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刻画了一个与老木形影不离的阿黄的形象。

D.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暗示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表现出老木对故土的依恋,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E.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主题鲜明。

2.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3.小说以“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结尾有什么好处? 

4.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
1.A D 2.①老态龙钟。②都曾经历生活的辛苦和时代的变迁。③都表现出了忠诚。老木忠诚地守候土地、村庄,阿黄忠诚地守候主人。 3.①这一细节,表现了夜幕降临时老木和阿黄的黯然神情,透露出老木对现实乡村荒凉的无奈之情。(内容、形象)②象征着乡村的未来命运,暗含作者内心的担忧。(主旨)③余味悠长,令人回味,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④照应开头的描写1.2段的描写。(结构) 4.示例一: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①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②老木留恋的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③老木对家园的难舍,对土地的眷恋,对老伴的念念不忘,这些珍贵的情感将要和这村庄的炊烟一样,渐渐消散,渐渐被人遗忘。 示例二: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①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离开村庄、土地并不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舍弃。②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③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B “写出老木人缘好”不对,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当年村里人丁兴旺,邻里关系融洽。C“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与文意不符,应为“通过阿黄自身的动作和老木的侧面烘托。”E“情节起伏,结构紧凑”错误。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题干中要求找出老木和阿黄的形象相似之处,考生在答题时要抓住这个关键要求。首先到文中找到老木和阿黄的言行举止,即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这些内容是正面描写,从中分析老木和阿黄的特点;然后两者比较找出相似性。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就可以借助老木和阿黄的一系列行为表现来分析其性格特点。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3.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情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二是结构上的作用(要结合所在的位置考虑)。本题是最后一段“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浑浊”“默默”“直到暮色合拢”体现出其神态的黯然,流露出内心的无奈。结构上照应了开头对老木的描写。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考查情节,重点在于分析其作用。分析其作用,有单从情节本身进行的,也有把情节考虑进去的综合分析。对这类题目,应做好以下几点:(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作概括。(2)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3)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4)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5)作答,注意使用术语。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提供依据。情节说明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②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突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③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这是对小说所反应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题。考生答题时联系重点字眼“城镇化”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答题的模式:观点+理由。考生应先对“城镇化”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说说理由。可以从其“文化意义”和“实际功效”的角度发表看法。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是设题者给考生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答题,还是从自身的观点入手,答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或者仅仅围绕文本。同时本题很有时代意义和生活感,无论学生能否读懂本文,该题都可以说上两句。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若认为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可从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等角度展开分析。若认为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可从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老木对家园对土地对老伴的珍贵的情感将要渐渐消散等角度展开分析。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拜河东租庸、盐铁使。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帝复问,曰:“臣有所思。”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帝曰:“微公言,朕不闻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蒇陵事②,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谞笑曰:“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五》)

【注】①榷酤(què gū):制酒业。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chǎn),完成。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B.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D.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而不急躁。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险些被杀。平定叛贼后朝廷授予他官职。

B.裴谞一心忠于朝廷,深得皇帝信任。关中大旱,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全年的收支情况,裴谞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劝谏,代宗深为感动,并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

C.裴谞做事机警变通,智保郭子仪。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有人责怪他为小事而弹劾功臣,裴谞解释了其中良苦用心。

D.裴谞反对集中办案,建议取消击登闻鼓。他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如今被一些狡猾之徒利用,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

2)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湖北警察博物馆现存一块南北朝时期的石碑复制品,碑中间竖刻“仪制令”三个大字,右刻“轻避重,去避来”,左镌“贱避贵,少避长”,这便是古代的交通规则,古代的“交通法”。《仪制令》是古代国家对全体官民的社会行为的礼仪性规范条令,借以维持严明的等级秩序,不得违犯。它始创于唐代,盛行于宋朝。

②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制制度十分完备的时期,律、令、格、式的法律体系涵盖了民事、刑事和经济等各方面,同时也包含了交通管理方面的内容,《仪制令》即为此典范。637年的《唐律仪制令》中有“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唐代只是没有用实物立于道路宣传罢了。五代十国时期,是榜刻《仪制令》的开始时期,后唐931年八月敕:“朕闻教化之本,礼让为先,准《仪制令》:道路街巷,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于道路明置碑,晓喻路人。贵在所为简易,所化万人,既礼教兴行,则风俗淳厚。庶皆顺序,益致和平。”

③至宋朝,是榜刻《仪制令》的推广时期,也是其盛行时期,由于当时交通工具混杂,有车、船、轿子、牲口几大类。面对交通工具混杂、秩序混乱的局面,大理正丞孔承恭上书皇帝,请在两京诸州要道处刻榜公布《仪制令》。南宋后《仪制令》由各州扩大到各县,又由悬挂木牌逐渐发展到刻立石碑永久示人。

④于此石碑,可见古代的“交通法”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封建礼教对交通的影响也就主要体现在交通行政及规章制度的森严等级上,“贱避贵”意思是平民百姓要给达官贵人让路。史上许多朝代都明确规定人们行路时要遵守“贱避贵”之规则,宋赵匡胤曾诏令详定内外群臣相见之仪,如“大小官员相遇于途,官级悬殊者即行回避,次尊者领马侧立,稍尊者分路行”。明也曾详细规定,街市军民、做买卖及乘坐驴马行路者,遇见公侯、一品至四品官员过往,要立即下马让道;官员相遇于途,官阶较低者要以侧立、回避等方式让道。清规定,军民等于街市遇见官员经过,须立即躲避,不许冲突。以上见诸正史之“行路贱避贵”实例,反映出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庶民之间的等级。就其实质而论,我国古代交通行政关于等级的规定是阶级统治在交通上的表现。

⑤但另有观点认为,这对形成好的行路秩序亦具积极意义。如“少避长”,意即年少者为年长者让路;“轻避重”负担轻者为负担重者让路,“去避来”之来者为客,去者指离开家庭或乡里未远行者,相对来者,去者仍为主人,主应为客让路。这些观念一则反映出古人礼让的行路风貌,二则反映出道路通行规则自古以来就要求,广大平民尊敬老人、谦虚克己、为他人着想,做到互相谦让。可见,《仪制令》的颁布,对现今的道路交通规则依然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周丽红《警史台》)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北警察史博物馆现存的一块石碑复制品中间竖刻的“仪制令”这三个大字表明,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古代的交通规则——“交通法”。

B《仪制令》,始创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是古代国家对全体老百姓的社会行为的礼仪性规范条令。统治阶级借以维持严明的等级秩序,任何人都不得违犯。

C作为法律体系一部分的《仪制令》包含了交通管理的内容,能够成为交通管理的典范,离不开整个唐代封建社会法制制度十分完备这一历史背景的支持。

D在道路宣示上,唐代没有用到实物,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才开始了榜刻《仪制令》。“榜刻”这一方式实现了古代交通法令由文字条令向实物的历史性转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朝由于交通工具混杂,主要有车、船、轿子、牲口几大类,种类繁多而导致秩序混乱,迫于这些交通现实,榜刻《仪制令》得以在这一时期大力推广并盛行全国。

B历史上,不只是《仪制令》,其实许多朝代都明确规定人们行路时要遵守“贱避贵”的规则,体现了我国古代“交通法”一直具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这一鲜明特点。

C《仪制令》榜刻公布,经历了由京城、两京诸州要道,逐渐向全国各州各县普及推广的历史过程;同时,在宣示形式上也实现了由“悬挂木牌”向“刻立石碑”的飞跃。

D见诸我国古代正史中的“行路贱避贵”这一实例,既是当时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庶民之间的等级反映,更是我国古代阶级统治的意志在交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仪制令》尽管有着鲜明的阶级统治色彩,但在历史生活中,对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行路秩序,建设敬老克己、礼让他人等社会公德方面所体现的积极意义同样不容忽视。

B《仪制令》作为我国古代的“交通法”,既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也体现了古人在交通方面的礼仪风范。这些都与古人一贯重视道德修养、民风淳厚美好息息相关。

C《唐律·仪制令》中的“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既是对南北朝时期石碑中的“仪制令”的继承,也为宋、明、清历朝对“仪制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人们加强对《仪制令》这一古代交通法令内容及其形制的有关研究,既要发掘它在交通行政方面的意义价值,也要关注它在教化百姓、净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