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列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一个 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摘编自《2012 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

要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今年花胜去年红 天行有常,一个人只需七年便可脱胎换骨:万物有序,发展的长河从不会因个人的停歇而阻止。 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在事物滚滚向前的浩浩大队中,唯有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才不至于湮没于历史的洪水中,被无情碾碎。 随着社会日愈加快的步伐,身处于其中的我们应时刻警觉自身的更新。就像武侠大师金庸先生为我们做出的榜样一般:年届八旬的白发老人不愿被时代所抛弃,毅然决定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善哉斯人!老人尚且有这番过人的气魄和远见,更何况年华正好,青春年少的我们呢! 而历史的不断向前,裹挟的不仅是夹杂在其中的芸芸众生,更是千万人组成的国家民族,从古代的君权至高无上,到新中国建立伊始的集体观念,再到去年年末习近平所说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随着民主思想的深入,公民意识的觉醒,国家政府服务中心的转移变迁,我看到一个民主、独立的国家正在崛起,而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时代的道路,才铸就了中国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神话。 但与此同时,有些固执的人们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不愿接受发展带来的挑战。还记得中东利比亚那个身着五彩华服的卡扎菲吗?曾经的革命领袖在权利的枷锁中固步自封,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当世界都在宣扬民主的时候,他的中央集权变本加厉,当然,发展的车轮从不把自大者放在眼中,停滞不前的蜉蝣只能成为轮下之鬼。 与固执相较,我们自然提倡发展,但却有所保留的发展。我们要的不是五四中“打倒一切旧文化”的绝对抹杀和更新,而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就像细胞更新一样,更新的是苍老破解的细胞质,保留的是不可丢弃的遗传物质。 反观当下,多少人打着发展革新的幌子污染着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把情感当筹码,却说成发展“现实主义”;提着“干爹牌”的皮包,把尊严当工具,却说发展“唯物主义”。当蝇营狗苟成为主流,投机取巧成为骄傲,这些绝不是我们所乐见的发展。真正的发展革新应该是在保留本真的基础上的发展。 年年岁岁花不同,不同的是更加动人的外表,保存的是依旧芬芳的内心。花如此,人亦然。 年年花香香依旧,今年花胜去年红。 【点评】 从审题立意上看,本文抓住了材料中的要素:时间、替换、结果,并以形象化的语言清晰的呈现于题目中;然后从个人与国家的层面上展开论述,通过层递与正反对照的结构安排有序展开;最后反观当下,联系实际,点明了当下某些人的情感、价值取向上的误区,展示了良好的对文章的整体驾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论证上看,作者能够从对比中提出我们要的不是“绝对抹杀和更新,而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 的解决办法;并且能结合材料提出“就像细胞更新一样,更新的是苍老破解的细胞质,保留的是不可丢弃的遗传物质”的主张,有一定深度。 稍显不足的是,文章开头对材料的蕴意挖掘还不够充分,就匆忙地进行列举事例。错别字的出现也给文章添了瑕疵。 【解析】 试题分析:题意分析:材料讲的是生理现象,但考生应由此联想到社会人生。既以“材料”为写作的由头、思维的发端,又能不局限于“材料”;既看到材料的显性信息,又能推想出隐性的信息。根据材料,可归纳出“替换与结果”这对核心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的精神情态、现实状态、环境生态、历史形态的不断变化(蜕变、变革、变换、变量,革新、创新、改革等),而形成(造成、产生)了新的局面(状况、格局,风貌、风气、风景、风俗等)。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都属于读懂材料,准确理解题意的。可归纳出“结果与时间”这对依存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想要形成(达到、实现)某一精神情态、现实状态、环境生态、生活形态,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变革与努力。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也属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题意的。还可归纳出“变与不变”这对对立统一关系,并以此类比变的是外在的形态,不变的是内在的思想灵魂。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也属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题意的。如果考生只是单一论述“变化”(变革、变换、变量,革新、创新、改革等),或只论述“时间”,或只论述“原因”等,则不够切题。至于与以上均不沾边的,则离题了。典型立意1.今年花胜去年红 2.只有更新,才能保持活力 3.蜕变自我,精彩人生5.把自己翻新 6.在改变与坚守中行走 7.外物流移,我心永恒8.推陈才能出新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易错警示】从整体来看,考生的作文能力还有待提高,除了部分学生能体现出高三学生应有的写作能力以外,相当多的学生还停留在低级的写作层面上。主要问题有: 1.偏题、套题严重。有的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将材料当作跳板,转移话题。比如,先谈“变化”,然后大谈特谈“变化”的条件,如“机遇”、“理性”等等。 2.立意肤浅,内容庸俗。部分作文结构简单,一般是举三个事例,每个事例后稍加点评回扣材料,平面展开,缺乏深度。有的也引用名言,但名言与论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3.扣题不紧,无效论证。这类文章表面上始终扣题,实质上不合逻辑。有的穿鞋戴帽,生搬硬套,开头结尾处敷衍一下材料,主体部分基本靠套。有的缺乏素材或强行将不合理的素材用作论据。 4.平面论证,逻辑不清。部分作文分论点的逻辑不清,或分论点先后顺序混乱,或分论点之间重复,在一个层面绕来绕去;结构的模式化,平面展开,排比式的结构最常见,这些文章,只在例子的量上做文章,而缺乏纵深的推进、论证,即缺少“为什么”“怎么办”……追问。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