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喟然    舞雩    掉书袋    察颜观色

B.荷蓧    户牖    白内障    见危授命

C.莞尔    哂笑    座右铭    要言不繁

D.饥馑    畏蒽    舶来品    厝火积薪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察颜观色---察言观色;C项,要言不繁---要言不烦;D项,畏蒽---畏葸。所以选B。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历年高考字形题所考查的词语(包括熟语)都是使用频率高且错误率高的词语。类型及错因分析:类型:音同义近字、音同(近)形异字、形近字;错因:读音相同相近字、形相似意义混淆、固定典故、语文法规、有个别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有相同部分,词义也相同或相近等。本题考查的大都是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例如,察言观色的言,要言不烦的烦。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记懒人

一间小屋,墙角长着些兔儿草,床上卧着懒人。他姓什么?或者因为懒得说,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大家只呼他为懒人,他也懒得否认。

幸而懒人有个弱点,不然我便无法与他来往;他的弱点是喜欢喝一盅。三杯下去,他能暂时的破戒——和我说话。我还能舍不得几瓶酒么?所以我成了他的好友。

他的话极其天真,因为他的脑子是懒于搜集任何书籍上的与旁人制造的话的。他没有常识,因此他不讨厌。他确是个宝贝,在这可厌的社会中。

据他说,他是自幼便很懒的。懒人的妈妈怀了他一年半,因为她懒得生产。他的生日,没人晓得;妈妈是第一个忘记了它,他自然想不起问。他的妈妈后来也死了,他不记得怎样将她埋葬。可是,他还记得妈妈的面貌。妈妈,虽在懒人的心中,也难免被想念着;懒人借着酒力叹了一口十年未曾叹过的气;泪是终于懒得落的。

他入过学。懒得记忆一切,可是他不能忘记许多小四方块的字,因为学校里的人,自校长至学生,没有一个不象活猴儿,终日跳动;所以他不能不去看那些小四方块,以得些安慰。最可怕的记忆便是“学生”。他记得“学生”——一群推他打他挤他踢他骂他笑他的活猴子。他是一块木头。被猴子们向四边推滚。他似乎也毕过业,但是懒得去领文凭。“老子的心中到底有个‘无为’萦绕着,我连个针尖大的理想也没有。”他已饮了半瓶白酒,闭着眼说。

我决定了下次再来,须带白兰地;普通的白酒还不够打开他的说话机关的。

白兰地得着了空前的胜利,他坐起来了!我的惊异就好似看见了死人复活。我要盘问他了。

“朋友,在过去的经验中,你可曾不懒过一回没有呢?”

过了好久,他点了点头,又喝下一杯酒,慢慢地说:

“有过一次。许久许久以前的事了。设若我今年是四十岁,那必是我二十来岁的事了。”

他的眼合成一道缝,好象看着心中正在构成着的一张图画。然后自己念道:“想起来了!”

“一株海棠树,”他大概是形容他心里那张画,“第一次见着她,便是在海棠树下。开满了花,象蓝天下的一大团雪,围着金黄的蜜蜂。我与她便躺在树下,脸朝着海棠花,时时有小鸟踏下些花片,象些雪花,落在我们的脸上。记得那是最快活的一天:听着蜂声,闭着眼用脸承接着花片,花荫下见不着阳光,可是春气吹拂着全身,安适而温暖。我们俩就象埋在春光中的一对爱人,最好能永远不动,直到宇宙崩毁的时候。她是我理想中的人儿。她能领略花木样的恋爱;蜜蜂的嗡嗡使我半睡半醒,半死半生;在生死之间我得到完全的恬静与快乐。这个快乐是一睁开眼便会失去的。

他停顿了一会儿,又喝了半杯酒。他的话来得流畅轻快了:“海棠花开残,她不见了。大概是回了家,大概是。我自然懒得去打听,更提不到去找她。想她的时候,我便在海棠树下静卧一天。第二年花开的时候,她没有来,花一点也不似去年那么美了,蜂声更讨厌。”

这回他是对着瓶口灌了一气。

“又看见她了,已长成了个大姑娘。但是,但是,”他的眼似乎不得力的眨了几下,微微有点发湿,“她变了。她一来到,我便觉出她太活泼了。她的话也很多,几乎不给我留个追想旧时她怎样静美的机会了。到了晚间,她偷偷的约我在海棠树下相见。我不该赴约,可是我去了。她接连说我怎么还这么懒,我始终没开口,她落了泪,走开。我便在海棠下睡了一夜,懒得再动。她又走了。不久听说她出嫁了。不久,听说她被丈夫给虐待死了。懒是不利于爱情的。但是,她,她因不懒而丧了一朵花似的生命!假如我听她的话改为勤谨,也许能保全了她,可也许丧掉我的命。假如她始终不改懒的习惯,也许我们到现在还是同卧在海棠花下,虽然未必是活着,可是同卧在一处便是活着,永远的活着。只有成双作对才算爱,爱不会死!”

“到如今你还想念着她?”我问。

“哼,那就是那次破了懒戒的惩罚!一次不懒,终身受罪;我还不算个最懒的人。”他又卧在床上。我将酒瓶挪开。他又说了话:“假如我死去——虽然很懒得死——请把我埋在海棠花下,不必费事买棺材。我懒得理想,可是既提起这件事,我似乎应当永远卧在海棠花下——受着永远的惩罚!”

过了些日子,我果然将他埋葬了。在上边临时种了一株海棠;有海棠树的人家没有允许我埋人的。

载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益世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懒人的母亲也很懒。她不记得懒人的生日,也不重视对懒人的教育。懒人对此耿耿于怀,对母亲的丧葬敷衍了事。

B有关学校的记忆对于懒人来说是可怕的。所有人都像蹦跳的活猴子一样欺负他,这使他“连个针尖大的理想也没有”。

C小说中的酒起到了勾连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酒可以使懒人暂时振奋精神追忆往事,也折射出懒人真性情的一面。

D懒人说自己死后葬在海棠花下是一种“惩罚”,既是对夭折爱情的沉痛反思,也是对懒的人生哲学的深刻体悟。

E小说中的“我”作为懒人的朋友,给懒人的生活带来了亮色和慰藉,“我”的勤快务实也对懒人的形象起到鲜明的反衬作用。

2.画线的语句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懒人的“懒”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

4.文中的“我”认为懒人“确是个宝贝,在这可厌的社会中”,你怎样理解懒人的“懒”?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安焘,厚卿,开封人。幼警悟。年十一,从学里中,羞与群儿伍,闻有老先生聚徒,往师之。先生曰:“汝方为诵数之学,未可从吾游,当群试省题一诗,中选乃置汝。”焘无难色。诗成,出诸生上,由是知名。登第,调蔡州观察推官,至太常丞、主管大名府路机宜文字。用欧阳修荐,为秘阁校理、判吏部南曹、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元丰初,高丽新通使,假焘左谏议大夫往报之。高丽迎劳,馆饩加契丹礼数等,使近臣言:“王遇使者甚敬,出诚心,非若奉契丹苟免边患而已。”焘笑答曰:“ 使 兼直学士院。知审刑院,决剖滞讼五百馀案。因言:“每蔽狱上省,轻重有疑,则必致驳,势既不敌,故法官顾避稽停。请自今以疑狱者,皆得轻论。”从之。元祐二年,进知院事。夏人款塞,乞还侵疆。焘言:“地有非要害者固宜予,然羌情无厌,当使知吾宥过而息兵,不应示以厌兵之意。”哲宗立,复仍前议,二府遂欲并弃熙河。焘固争之,曰:“自灵武而东,皆中国故地。先帝有此武功,今无故弃之,岂不取轻于外夷?”于是但以葭芦等四砦归之。宣仁太后患国用不足,颇裁冗费,宗室奉亦在议中。焘谏曰:“陛下虽痛抑外家,以示至公,然此举不可不深思而熟计。”太后悟,遂止。还洛卒,年七十五。子扶,靖康时为给事中。金人入京师,责取金帛,扶与梅执礼、陈知质、程振皆见杀。

(节选自《宋史·安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尊中华∕事大国∕礼一也∕特以罕至有加尔∕朝廷与辽国通好久∕岂复于此较厚薄哉∕使还∕帝以为知礼∕即授所假官∕

B.尊中华∕事大国∕礼一也∕特以罕至有加尔∕朝廷与辽国通好∕久岂复于此较厚薄哉∕使还∕帝以为知礼∕即授所假官∕

C.尊中华事∕大国礼∕一也∕特以罕至有加尔∕朝廷与辽国通好久∕岂复于此较厚薄哉∕使还∕帝以为知礼∕即授所假官∕

D.尊中华事∕大国礼∕一也∕特以罕至有加尔∕朝廷与辽国通好∕久岂复于此较厚薄哉∕使还∕帝以为知礼∕即授所假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有名有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同义或反义,古人尊对卑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B.第是科举考试及格的第次,如登第、及第、落第、不第;科举时代称考中进士为“登第”,亦称“登科”。

C.推官是官名,唐置推官,掌勘问刑狱;宋代在开封府置左右厅推官,各州与临安府置节度、观察推官,皆掌司法事务。

D.家是古代卿大夫的统治区域,外家泛指有封地的诸侯王或高级地方长官,也指藩属之国,即外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焘幼年聪慧,卓尔不群。十一岁在里中学习时,他不愿与一般孩子为伍,向老先生拜师,按先生要求毫不困难写成一首诗,超出众人。

B.安焘出使高丽,不辱使命。高丽国和大宋建立了外交关系,朝廷暂时任命安焘为左谏议大夫出访高丽国,他能有理有节地应对。

C.安焘决剖滞讼,重视疑案。安焘在刑院任职时,处理了历年积压下来的五百余件疑案,他把存在疑问的案件驳回重审,并主张疑案轻判。

D.安焘洞察时事,珍惜国土。夏人攻击边塞地区,要求还给他们土地,安焘坚持规劝朝廷,要保护好祖宗留下的土地,防止夏人贪得无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地有非要害者固宜予,然羌情无厌,当使知吾宥过而息兵

(2)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艺术的产业化,指的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使原本只是由少数人创造,供少数人欣赏的高雅艺术,被面向大众的,与新媒介和市场结合的,进行着大规模生产和复制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取代。艺术曾被赋予神圣的色彩,成为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艺术家和诗人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人,他们是古代祭司的后裔。到了18世纪的欧洲,艺术被看成是一种区别于工艺的、高雅的活动。艺术是美的,工艺是实用的。通过接纳诗歌、音乐和绘画,并经由音乐延伸到舞蹈,经由绘画延伸到雕塑,形成了现代艺术体系,由此将工匠的制作活动,以及此后的机器生产都排除在外。

这种现象到了20世纪就受到了挑战。覆盖在艺术之上的一层神圣外衣被揭开,艺术不过是一种生产而已。当大规模生产的艺术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时,艺术就进入到了新的生存环境之中。艺术家原本需要先让所写的内容打动自身,创作出发自心灵的作品,然后才能打动观众。现在,如何打动观众的秘诀似乎已经被揭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者所要做的,只是像配药一样,选取必要的要素,辅以科学配方,观众就必然被逗弄得乐不可支,涕泗满面,伤心欲绝。既然掌握了规律,大规模生产就有了可能。在可以化学合成催笑剂和催泪弹时,让人发笑和掉泪就变成很简单的事了。

当艺术生产成为生产之时,艺术存在的古典形式就遇到了危机。艺术不再是独创的,独一无二的,让接受者感受到艺术家作为个人在劳作,并留下了心灵表现和身体劳作痕迹的东西。相反,艺术是一种设计并生产出来,要刺激作为消费者的观众,并在他们身上产生某种反应的物体。这种刺激,当然是感性的刺激。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感性的洪流,造就了感性的世界。

消费主义带来的另一种倾向,是产业的艺术化。市场竞争对于商品生产来说,所带来的当然是好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商店买不到东西,顾客是被施舍的对象而非被尊重的上帝,持币者没有尊严。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有了价廉物美的商品,有了良好的服务态度,持币者有尊严了,有钱就会有物,卖东西的人要争着用物去换钱。市场改革给人们的好处,人人都能体会到。

只有市场才能带来价廉物美。价廉物美之“美”究竟指什么?本来当然既指质量好,又指外观好看,并且主要指质量好。但当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之时,外观就变得特别重要了。于是,在众多的产品中,有炫目的外观,突出的造型,就有更多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物美之“美”的含义,在从“好”向“好看”的方向滑动。

市场的巨大力量,促使整个世界都在感性化。美的日用品、美的居室、美的环境,以至美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外观所包围的世界之中。在这样的世界中,艺术要做什么?美学要做什么?这倒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摘编自高建平《艺术的定义及其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雅艺术原本只是由少数人创作并提供给少数人欣赏的,与新媒介和市场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则面向大众,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复制,将艺术产业化。

B. 艺术曾被赋予神圣的色彩,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诗人和艺术家是古代祭司的后裔;18世纪的欧洲,艺术被看成一种区别于工艺的高雅活动。

C. 工艺是实用的,现代艺术体系形成之后,工匠的制作活动和此后的机器生产都被排除在艺术活动之外,这种现象到了20世纪就受到了挑战。

D. 艺术不过是一种生产,它身上的神圣色彩被抹去后,就进入到了新的生存环境之中,使大规模生产的艺术品能带给人美的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艺术产业化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者像配药一样,选取必要的要素,辅以科学配方,让人发笑和掉泪就变成很简单的事。

B. 当艺术生产成为生产之时,由此产生的艺术刺激了作为消费者的感性的观众,形成了感性的洪流,造就了感性的文化创意产业。

C.市场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好处:由于市场竞争,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顾客是被施舍的对象,作为持币者的顾客有了尊严,卖家争着用物去换钱。

D.价廉物美,只有市场才能带来,在普遍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物美价廉之“美”更重要的是指外观之美,美的含义在向“好看”的方向伸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接纳诗歌、音乐和绘画,并经由音乐和绘画分别延伸到舞蹈和雕塑的过程,因而雕塑属于现代艺术,它是美的。

B. 艺术家要想打动观众,他原本需要创作出发自心灵的作品打动自身,现如今艺术家怎样打动观众的秘诀其实已经被揭示。

C.古典形式的艺术,是让接受者感受到艺术家作为个人在劳作,并留下心灵表现和身体劳作痕迹的东西,它是独创的,独一无二的。

D.日用品、居室和环境乃至世界的美,都体现在外观上;作者认为在这样的世界中,艺术和美学要做的就是让整个世界都在感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