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古诗文默写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2)“                      ”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3)“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答案:
(1)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锲”“镂”“鳝”“躁”“砺”“庠序”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金就砺则利”的“砺”是“磨砺”的意思,“赢粮而景从”的“景”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的“鳝”“躁”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世之余烈               奋:发展。

B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退却。

C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D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     镝:兵刃。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吞二周而诸侯

B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C天下之民

D取百越之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

C以为关中之固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4.请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征耗银,或先已征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带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留任自文然始。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清望,号“姚魏”。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例。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柯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迁左都御史。十三年,疏言:“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上嘉纳之。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十五年,授刑部尚书。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于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色喜。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

(选自《清史稿》)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B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C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D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B“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C“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文然直言敢谏。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

B姚文然关爱百姓。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区负担。决狱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

C姚文然重视法律。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

D姚文然通晓军务。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