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药罐子 贾大山

于老喜欢生病。——不,应该说是时常生病。他生病,从来不到指定的地方治疗,一定得请李先生。

于老生在富人家,从小多灾多病,一直仰仗李先生:六岁肚里生虫子,请的是李先生;十二岁长秃疮,请的是李先生;二十一岁打摆子,请的也是李先生。李先生去世了,以后看病,还是请李先生——李先生的儿子也行医,也是李先生。奇怪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李先生不能行医,他十年安然无恙,百病不生;新时期到来,李先生的诊所一开张,他的病就又来了:今天上火,明天肠干,伤风感冒不断,去了咳嗽添了喘,三天两头抓药、熬药,于是得了“药罐子”的外号。

于老个子小,嗓门高,禁不得半点病痛。身上稍有不适,便哼哼唧唧,大呼小叫,甚至还要嚷着给在西安工作的女儿拍电报。李先生一到,就更“蝎虎”了,脑袋一耷拉,说:“哎哟,我不行了!”

“不行了”的病症,一剂“小柴胡汤”喝下便好,他就越发崇拜李先生了,硬说李先生是“东垣老人”的后代。人们不知“东垣老人”是谁,他便到处介绍:“东垣老人,姓李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大金朝名医,咱县人氏!李东垣名扬天下,李先生错得了吗?你们看着李先生那相貌,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高鼻梁大眼睛,活像东垣!”

李先生究竟是不是“东垣老人”的后代,街上无人真正知道。但是,李先生人缘极好,却是人人称道。晚上,尤其是冬天的晚上,他的小诊所里总是歇半屋子人,谈天说地,十分热闹。

一天晚上,大家正谈得热闹,“阿嚏!”——一个大喷嚏,于老来了。他穿得很厚,戴一顶皮帽子,围一条毛围脖,一个大口罩上面,只露着一对小眼睛。他说他又不行了,喉咙发干,四肢无力,浑身冷浸浸的。李先生赶忙给他倒了一杯开水,让他坐下,然后打开药橱,用小勺取出一粒药,放在桌上让他吃,服务热情而又周到。

李先生也很喜欢于老,称他是“模范病号”。平时看病,李先生怎么说,他就怎么办,一点也不含糊。李先生说“不要着凉”,夏天也得烧烧炕;李先生说“多喝白开水”,他一定得问清楚一天喝几壶才好;至于吃药,更是一丝不苟,谨遵医嘱。可是,今天却有些反常,相面似的瞅着那粒药说:“这是什么?”

“一种西药。”李先生告诉他。

“我不吃西药!”他说,“我这辈子,凡是挂‘西’字的东西都不吃,西药治标不治本!”说着,鼻子一皱,“阿嚏!”——又是一个大喷嚏!

外号“火锅子”的杜老爱抬杠,听出漏洞,当仁不让地说:“老于,西瓜,吃不吃?”

“吃!”

“西红柿吃不吃?”

“吃!”

“西葫芦呢?”

于老知道上了当,不再言语。

李先生也笑了,像哄孩子似的,给他讲了一番道理。他说中、西两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能妄加褒贬;又说中医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并非千古不变。东垣老人熟读《内经》《难经》,但又结合医疗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创造了许多著名方剂。假如人云亦云,陈陈相因,哪来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沉香温胃汤”呢?他的“小柴胡汤”也是因症配伍的,君臣佐使,不断变化。所以,医家和病家,也应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可拘泥一法,死认一门……

于老喝着水,望着李先生说:“试试?”

“试试吧!”卖烧饼的老温说,“这种药不错,电视上说了,打喷嚏流眼泪,一吃就好!”

“这种药是不错!”木匠老杨说,“今年春天,我们老爷子闹感冒,吃了一粒,立时见效。老爷子吃馋了,如今身上一不舒服,就吃这药,不吃别的药了!”

“极是!”李先生说,“天下万物,无旧不成新,无新不变旧嘛!——老于,吃了么?”

于老看看桌子上说:“吃了!”

李先生问他感觉如何,他嘿嘿一笑,眉毛也舒展了,眼睛也亮堂了,模仿着电视广告说:“不错,‘确实好多了’!”

大家望着他那焕然一新的样子,一齐笑起来。李先生把他送到院里,人们又听见他说:“不错不错,科学就是厉害!到底是著名的药。”

李先生送他回来,大家又有一番议论。李先生却呆呆望着桌子底下,怅然一笑说:“唉,我在他心目中,也不过是一粒西药!”说着,从桌子底下捡起一个什么东西,让大家看。大家看清了,哈哈笑了——于老喝水的时候,那粒药滚到地下去了,根本就没吃到肚子里。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写“于老喜欢生病”,巧妙设下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开篇这一句用语诙谐,奠定了这篇小说幽默风趣的基调。

B.于老逢人就说李先生是本县大金朝名医“东垣老人”的后代,这样做既表现了对李先生的崇拜,也有卖弄自己见多识广的意思。

C.于老到诊所就诊时病恹恹的,就诊后面貌焕然一新,前后的表现反差巨大,小说借此批评于老为了博取同情而没病装病的做法。

D.小说截取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片段加以描写看,刻画出生活闲散、庸碌无为的平民群像,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E.小说写杜老、老杨等人关于中西药疗效的议论,表现出了人们对中西、新旧等话题的认识,肯定了新时期人们思想认识的进步。

2.李先生凭什么让于老“一直仰仗”?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药罐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案: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 ①身与经历。李先生父子两代行医,从父辈起就为于老治病。 ②医术。李先生一出手,于老“不行了”的病症就好了。 ③性格与医德。李先生性情温和,服务热情周到,对于老极为耐心,能像哄小孩子一样开导于老。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评分说明】 ①概括出李先生让于老“一直仰仗”的一点,给1分;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给1分。 ②概括的要点不是李先生的特点,或者与“于老‘一直仰仗’”没有相关性,不给分;表述不当,或模糊不清,不能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不给分。 ③考生答案的意思与本答案相同或很接近均可。 ④考生答案要点不是本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有据,析之成理,每一点可酌情给1~2分。所给分数满6分为止。 3. ①娇气。身体稍有不适,就大呼小叫,说“我不行了”。 ②纯真朴实。崇拜李先生,便到处夸李先生“活像东垣”。 ③偏激。李先生让他吃西药,他一口回绝,并说“凡是挂‘西’字的东西都不吃,西药治标不治本”。 ④理智。知道自己说话有漏洞后,便“不再言语”不加反驳;听了李先生的劝后,主动提出“试试”西药。 ⑤迷信权威。药没吃下,而李先生问他吃完药后感觉如何,却连说“不错”“到底是著名的药”。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评分说明】 ①答出性格特征的一点,给1分;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给1分。 ②性格特征概括不当,或模糊不清,不给分;不能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或选用来分析的内容与性格特征没有相关性,不给分。 ③考生答案的意思与本答案相同或很接近均可。 ④答出的特征不是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有据,析之成理,每一点可酌情给1~2分。所给分数满6分为止。 4.出人意料:感觉“确实好多了”的于老其实并没有把药吃下。 意思答对即可。 情理之中:①李先生给于老的药放在桌上,只有一粒,于老吃药时,正与大家闲聊,并不在意,看到桌上的药没了,以为自己已把药吃 下去了是完全有可能的;②于老得的本是小病,加上十分崇拜李先生,又听了老温等人的议论,有了“药到病除”的心理暗示,因此虽然没把药吃下,却产生了“确实好多了”的错觉。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艺术效果:①使小说更具波澜;②增添小说的喜剧色彩。 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关于具体分析 ①围绕“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结合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每点给2分。 ②不能围绕“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进行分析,或表述模糊不清,不给分。 ③考生答案的意思与本答案相同或很接近均可。 ④对“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所作的分析不是答案所提供的,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一点可酌情给1~2分。所给分数满6分为止。 关于艺术效果 ①答出“艺术效果”的一点,给1分。 ②答案不属于“艺术效果”的,不给分;所答的“艺术效果”不是针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不给分。 ③考生答案的意思与本答案相同或很接近均可。 ④对“艺术效果”的分析概括不是答案所提供的,可根据观点的合理性,酌情给1分。所给分数满2分为止。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本试题的设计,除了对小说内容进行理解概括,主要从所选文本的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与D级。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A项考查点是对小说结构的分析和语言风格的鉴赏。“于老喜欢生病”一句,从内容上看显然违背了人情常理,读者自然会因此引发疑问,而且此句又处于小说的开头,故选项说其在小说结构上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应该是正确的。在此句之后,小说又作了补充说明——“不,应该说是时常生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把“时常生病”说成“喜欢生病”,其用意显然在于以幽默的笔调、喜剧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A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正确的。因为只是就开头部分进行的分析和鉴赏,是一个局部性的考查,所以给2分。 B项考查点是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与鉴赏。于老的病治好之后,小说写到“他就越发崇拜李先生了”,所以选项前半部分的分析与鉴赏是正确的。后半部分中,将于老的做法解读为“卖弄自己见多识广”则缺乏文本依据,从原文看,于老介绍“东垣老人”,一是基于人们不知道“东垣老人”是谁,二是于老的话,更多的是强调李先生的相貌,还是为了表达对李先生的崇拜,“卖弄自己见多识广”并非于老的本意。所以,B项的分析与鉴赏有部分不准确,只能给1分。 C项考查点是对情节内容的概括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于老来就诊时,打着喷嚏,穿戴厚密,且自述浑身发冷、四肢无力等,的确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与离开诊所时“焕然一新”的样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选项前半部分的概括是正确的。选项后半部分从于老就诊前后的对比出发去推断,认定于老“为了博取同情而没病装病”则是对人物性格的误读。从小说的描写来看,于老是一个比较娇气的人,一点小病就说自己“不行了”,因此他就诊前表现出来的病重状态符合他的娇气性格,结合他就诊后的表现,可以推断他只是生了点“小病”,但不能推断出他“没病”;另外,于老虽然娇气,但他本质上是一个朴实的人,说他“装病”“为了博取同情”等,显然是对其性格特征的误解。所以,C项的分析不正确,不能给分。 D项考查点是对小说写人艺术和人物形象意义的分析与鉴赏。小说以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为主线,采用“一线串珠”的结构,因此说小说截取“生活片段”来表现人物是正确的。小说通过人物的个性化对话来表现形象特征,这些语言在客观上也能显露出小说的“市井味”,选项评价为“富有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应是恰当的。但把以于老、老杨、杜老等为代表的古城平民,概括为“生活闲散、庸碌无为”,则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特征和形象意义的误解。从小说的描写来看,老杨、杜老等人都是晚上才聚集到诊所聊天的,而且他们各有职业,有做木匠的,有卖烧饼的,因此认定他们“生活闲散”“庸碌无为”是没有依据的;另外,小说塑造于老、杜老等人物形象,用意在于展现新时期到来后古城人民的精神风貌,他们的看病吃药、诊所闲谈等,体现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因此把这一平民群像理解为“生活闲散、庸碌无为”也不符合小说的主题思想。所以D项分析不正确,不能给分。 E项是对小说思想主题的理解与概括。杜老、老杨等人关于中西药疗效的议论,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两条,一是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二是不迷信旧东西,也不盲目崇拜新东西。虽然这两条结论分别由李先生和杜老提出来,但都得到诊所闲谈所有人的赞同,因此这两条结论代表了人们的认识水平,体现了人们思想认识的进步。E选项对于小说深层主题的挖掘和鉴赏是恰当而准确的,由于本项需要结合整个文本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理解与概括,有一定难度,所以给3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小说中,李先生是医生,于老是病人,因此李先生被于老一直仰仗的原因,首先是作为医生的特点,如医术与医德;但李先生与于老又不是一般的医患关系,于老一直仰仗李先生,还有基于李先生的家世和个性为人的理由。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李先生的出身与经历。小说开头写到“李先生的儿子也行医,也是李先生”,可见,在小说中给于老看病的李先生出身于行医家庭,于老对李先生的信任仰仗,既有李先生医术的原因,也有李先生出身的原因。另外,小说在介绍于老从小多病时,多次写到“请的是李先生”,这一独特的经历,造成了于老对两代李先生的高度信任,把这一段文字转换成从李先生的角度而言,即李先生有着医治好于老病症的特有经历。 第二,李先生的医术。对于李先生的医术的描写,小说既有从于老角度作的侧面描写,如“一剂‘小柴胡汤’喝下便好”;也有从李先生角度作的正面描写,如李先生对中西医等问题的认识。 第三,李先生的性格与医德。“医德”主要指李先生行医诊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品德,如详细交代医嘱,在于老来就诊时热情服务等;但李先生对于老,显然不止一般的医患关系,李先生对于老体现出耐心、喜爱等,也显然无法仅用“医德”以概括,这里面,应当还有李先生的性格因素,而根据原文的有关描写,可以概括为“性情温和”。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所谓性格,是指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具体生活道路不同,一个人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主要任务,但在一篇短小的作品中,很难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多展示其已经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另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其性格往往是复杂多重的,对于小说创作而言,作者没有必要追求人物个性的全面性,而应当是出于作品主题的需要,有意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中的某些侧面。基于以上原因,本题在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时,既要关注于老性格特征中比较突出的方面,也要根据题干中“在刻画‘药罐子’这个形象时”和“突出”的限制,从有利于表现小说主题的角度,筛选出作者着意突出的于老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于老的性格特征,首先是他的娇气。这种“娇气”的主要表现,就是于老的“喜欢生病”,因为于老的病症,大都只是“上火”“伤风感冒”之类的常见小毛病,但于老都要就医抓药,并且常常“哼哼唧唧,大呼小叫”,说自己“不行了”。其次,是于老的纯真朴实。他对李先生的崇拜,没有任何世故的掩饰;对于李先生的医嘱,执行得十分认真,这些略带孩子气的行为,出现在一个老人的身上,足见他的纯真朴实。第三,是于老的偏激。于老拒绝吃西药,并没有什么依据,只是出于对“西”字头东西的反感,以及对西药的错误认识,这种心态恰恰体现了他个性中偏执顽固的一面。第四,是于老的理智。虽然对西药有成见,但肯听从李先生的服用建议;听了李先生的讲解,对中西药的各有长短,能够有所接受;对于杜老的调侃,自己知道话有不妥,就不争辩,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老虽然“娇气”,但不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人,他对新事物、对他人的看法,还是能理智地接受的。最后,是于老的迷信权威。李先生治好了他的病,他崇拜李先生;李先生给他推荐西药,他没吃下,却感觉好多了,可见,在他心目中,李先生才是真正的“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这篇小说的结尾部分,是小说中描写最精彩的一部分,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小说主题思想的表达、艺术特色的展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试卷提出的问题,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要概括小说结尾的情节内容,二是要分析结尾情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具体表现,三是要由结尾情节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发,分析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小说结尾的情节内容是:于老没有吃下西药,西药掉在桌子下。这一结尾之所以“出人意料”,关键是于老离开诊所时的表现——感觉好多了,面貌焕然一新。正是这种没吃下药而又有疗效的悖离,才使读者有了“出人意料”的感觉。当然,这种“出人意料”又有其合理性,既符合人之常情,又有前文情节的充分铺垫。首先,小说结尾写到于老的病情,强调的是“感觉好多了”,他表现出来的“焕然一新”,更多的也是精神上的好转,而非病情的根本好转,这种心理上的错觉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其次,于老对自己的病情产生“好多了”的错觉,是有其特殊原因的,这在前文情节中已作了诸多铺垫,例如,于老对李先生医术的信任崇拜;于老的病大都是日常小病;于老比较娇气,一点小病就说自己“不行了”等。第三,于老没有吃下药的描写,并不违反生活的真实。李先生给的西药只有一片,容易掉落,而且当时于老正与众人说话,不记得是否在喝水时已服下了西药是有可能的。 对于结尾写法艺术效果的分析,要注意紧扣“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一情节特点。结尾情节出人意料,与前文情节形成了既呼应又反转的关系,所以能使小说更具波澜;结尾出人意料的情节,形成了李先生与于老、药与疗效两个层面的错位,富有戏剧性,因而能增添小说的喜剧色彩。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契苾何力,九岁而孤。贞观六年,与母率众千余诣沙州内属,太宗处其部于甘、凉二州,擢何力左领军将军。九年与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进为贼所包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士死十七八何力驰壮骑,冒围奋击,虏披靡去。 是时吐谷浑王伏允在突沦川,何力欲袭之,万均惩前败,以为不可。何力曰:“贼无城郭,逐荐草美水以为生,不乘其不虞,正恐鸟惊鱼骇,后无以窥其巢穴。”乃阅精骑千余,直捣其牙,斩首数千级,获橐驼、马、牛、羊二十余万,俘其妻子, 伏允挺身免。有诏劳军于大斗拔谷。万均耻名出其下,乃排何力,引功自名。何力不胜愤,挺刀起,将杀之,诸将劝止。及还,帝责谓其故,何力具言万均败状。帝怒,将解其官授何力。何力顿首曰: “以臣而解万均官,恐四夷闻者,谓陛下重夷轻汉,则诬告益多。又夷狄无知,谓汉将皆然,非示远之义。”帝重其言,乃止。帝征高丽,诏何力为前军总管。次白崖城,中贼槊,创甚,帝自为傅药。城拔, 得刺何力者高突勃,驺使自杀之,辞曰:“彼为其主,冒白刃以刺臣,此义士也。 犬马犹报其养,况于人乎?”卒舍之。俄以昆丘道总管平龟兹。帝,欲以身殉, 高宗谕止。总章、仪凤间,吐蕃灭吐谷浑,势益张,入寇鄯、廓、河、坊等州,诏周王为洮州道、相王为凉州道行军元帅,率何力等讨之。二王不行,会何力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毅。始,龙朔中,司稼少卿梁修仁新作大明宫,植白杨于庭,示何力曰:“此木易成,不数年可庇。”何力不答,但诵“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之句,修仁惊悟, 更植以桐。

(节选自《新唐书·诸夷蕃将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九年/与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进/为贼所包/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士死十七八/

B.九年/与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进为贼所包/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士死十七八/

C.九年/与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进/为贼所包/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士死十七八/

D.九年/与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进为贼所包/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士死十七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顿首指头叩地而拜,古代九拜之一,也可用于书信、表章结尾,表示恭敬。

C.夷狄泛指少数民族,“夷”多用于东方民族,“狄”则是对南方民族的泛称。

D.崩本义为“山倒塌”,后又引申指帝王的死,文中“帝崩”指唐太宗去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力讨伐吐谷浑,骁勇善战。他奋勇救出陷入困境的薛万均兄弟;后又抓住机会,突袭并打败了吐谷浑王,缴获大量牲畜,活捉其妻子儿女。

B.何力不计前嫌,顾全大局。皇帝要罢免战败还排挤过他的薛万均,何力向皇帝申明其中的利害关系,皇帝重视并采纳他的意见,于是不再追究。

C.何力雅量大度,崇义明理。他随皇帝征讨高丽,被高突勃刺伤;高突勃被抓后,他不但没有报复,而且肯定高突勃是义士,是高突勃得以释放。

D.何力身为武将,但腹有诗书。梁修仁在大明宫种植白杨,告诉何力白杨容易成材,何力援引诗句“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力劝其该种桐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还,帝责谓其故,何力具言万均败状。

(2)次白崖城,中贼槊,创甚,帝自为傅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赵区域虽然毗邻少数民族地区,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但其区域文化还是保持以汉族为主体,以旱地农耕文化为主流的特点。

B.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具有无可否认的“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因此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C.对“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使“慷慨悲歌”这一燕赵文化的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

D.“慷慨悲歌”所体现的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是燕赵文化精神的突出表现和重要内涵,具有人生方面的教导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地位等的影响,燕赵区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色。

B.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正是“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产生的主因。

C.汉末曹魏时的曹操和唐代的高适等人之所以能成为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诗或雄峻古朴,或慷慨悲歌。

D.“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在数世纪后的明清之际仍然存在,已成为燕赵区域重要、悠久、稳定的文化符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文化和赵文化来源不同而且各具特征,但二者的文化内涵大体接近而趋同,具有共同的文化基调,故被人合称为“燕赵文化”。

B.“慷慨悲歌”是一个由现实生活的落后而产生的情结,是历经碰撞、冲击、转变以至升华,最终才形成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性格。

C.燕赵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其表现可以了解到北方地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部分特点。

D.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良莠不齐,如今在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欲的不良内容,有待人们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