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章甫 端:使……正
B.且知方也 方:道义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其言不让 让:谦让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毋吾以也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舍瑟而作 人而不仁,如礼何
D.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唯赤则非邦也与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⑵异乎三子者之撰。
⑶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4.由对话可见,孔子四个学生的性格各有特点,请作简要说明。
5.曾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孔子为什么对曾皙的想法深表赞同?
答案:
1.A
2.D
3.
⑴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
⑵(我的志向)跟前面三位讲的不同。
⑶公西赤做国家的小司仪,谁还能做国家的大司仪?
4.子路直率、争强好胜、勇于任事;冉有谦虚;公西华谦退(更为谦逊);曾皙从容。
5.描绘了一幅悠闲逍遥的日常生活图景。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曾皙的志向,表明他“知时不求为政”,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或:描绘了一幅安乐祥和的理想社会图景。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答案不拘泥以上两种,能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A.“端章甫”“端”的意思是“穿礼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D项两个“则”都是连词,就。A项前一个“以”是 介词,因为;后一个“以”是介词,用。B 项前一个“如”是连词,或;后一个“如”是副词,至于。C项前一个“而”是顺接连词;后一个表假设,如果。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⑴“或”代词,有人;“知”了解;“何以”宾语前置,“以何”,做什么。
⑵“异乎三子者之撰”主谓倒装,“撰”,讲的话。
⑶“小”指国家的小司仪,“大”指大司仪。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孔子四个学生的性格各有特点,可以通过文中的描写概括出来。“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见子路的直率好胜,勇当大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可见冉有的谦虚。“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的谦逊。“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见曾皙的从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曾皙描绘的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幅图景是怎样的安乐祥和,这是多少人所祈求的生活啊,没有战乱,没有忙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多么逍遥自在,多么悠闲快乐。孔子一直提倡“仁政”,他的理想社会就是曾皙描绘的这样的画面,所以孔子才由衷的赞成曾皙的理想,是因为他的学生中,曾皙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思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