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赋得岩穴无结构

王由礼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

【注】  ①结构:房屋建筑。②芳杜:山间的一种香草。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写景的?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①近结合,远处写了树上鸟巢和云雾中的山间石路,近处写了野径旁的香梅和山溪; ②调动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视觉上写了鸟巢和石路,嗅觉上写了早梅的幽香,听觉上写了清泉的流水声; ③以动衬静,清越的流水声更衬托出山中环境的幽静。 2. ①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致描绘流露出作者对山中清幽美景的喜爱; ②“栖迟客”“留连芳杜心”表现了作者对栖居山林生活的企羡之情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诗词写景的方式,可以从写景的角度,写景和抒情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本诗“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秋巢迥”“石路深”“香野径”“清漳”“响邱琴”分别从远近高低,视觉、嗅觉、听觉,动静等不同的角度对山中环境进行了描写。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诗人的情感由尾联“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表达出来。“栖迟客”“留连”“芳杜心”写了诗人在山中流连忘返,一心向往山间的香草。如此诗人对山间美景的喜爱和追求高洁品行的愿望都表露出来。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

【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②赔累:赔钱亏累。

1.下列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B.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C.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D.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有人质疑,高拱力争,侍郎魏学曾的看法与高拱一致,张学颜最终获得任命。

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并亲自带人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维护了国家利益。

D.张学颜精于心计,体恤百姓。他写了关于会计的书,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为了不使“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胆大包天、肆虐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含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透彻的理喻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的存在和对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学习,并且还辩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与“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引向对“天命”的单向度的依赖或畏惧,他更多地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视、考问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的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今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弃人类利益于不顾。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有“重点”和“差等”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二难”境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命”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

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着宿命论的成分。

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孔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2.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

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要“畏天命”。

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的主动性。

D.孔子提出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无知者无畏。

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孔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然中心论”的怪圈。

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意自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