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离骚(节选)

众皆竞进(1),以贪婪兮。凭(2)不厌乎求索。羌(3)内恕己以量(4)人兮,各兴心(5)而嫉妒。忽驰骛(6)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7)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8)兮,长顑颔(9)亦何伤。掔木根以结茞兮,贯(10)薜荔之落蕊(11)。矫(12)菌桂以纫蕙兮,索(13)胡绳之纚纚(14)。謇吾法夫前修(15)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16)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17)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注释】1进:追逐权势利禄。2凭:满,楚方言。3羌:且。4量:度量,计较。5兴心:起坏心,玩弄心计。6驰骛:狂奔乱跑。7冉冉:渐渐。8练要:精要。9顑颔:憔悴的样子。10贯:贯穿。11落蕊:初生的花蕊。12矫:举,用。13索:把……编成绳索。14纚纚:接连不断的样子。15前修:前代贤人。16周:合拍。17彭贤:般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羌内己以量人兮        恕:宽恕

B偭规矩而改            错:错误,过失

C謇朝谇而夕            替:废弃,贬斥

D秋菊之落英          餐:服食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忳郁邑余佗傺兮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老冉冉其将至兮

D何方圜之能周兮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固前圣之所厚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雨雪霏霏

D夙兴夜寐

4.下列对《离骚》有关内容与艺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里作者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作者是孤独的,甚至是寂寞的。但他是圣洁的、高贵的,也是傲岸的。

B“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这四句是说诗人以花草编缀的装饰品象征自己耿介拔俗、清莹高洁的节操品德。

C《离骚》句式灵活,以六、七言为主,间以五、八言乃至十言,错落有致,形成鲜明的节奏,且在语言上运用了“侘傺”“郁邑”“陆离”“芙蓉”等许多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富有声韵美和表现力。

D作者多次用比喻手法言志,表明了自己至死要坚持节操,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全诗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说了自己流放的经历,揭示了感情上的波澜变化。

5.翻译下列句子。

1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2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答案:
1.B 2.C 3.A 4.D(采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 5. (1)虽然同当今的鄙俗之人不融合,我却愿意信守彭咸遗留的准则。(“虽”“周”“依”各1分,句意1分) (2)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屈心”“抑志”“忍尤”“攘诟”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B项,“偭规矩而改错”中的“错”如解释为“错误、过失”,就与语境“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不合,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法度。而且句式相同,由“领字”开始,短语结构类似:工巧、追曲、改错、为度都是动宾结构。故“错”应解释为“措”译为“措施”。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比如本题的B项,结合语境,应解释为“措施”。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采取课内知识迁移法解决。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知识拓展】如何识别通假字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例证。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如“无”通“毋”:“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这些例子,说明“无”通“毋”非属偶然。 2.通古音。辨析古文中的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求义”的方法。具体作法,就是在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个字,其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就可以用某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以达到辨析通顺、找出本字的目的。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句中,“颁白”二字不成语,不可解,必须知道“颁”是“斑”的借字,意思才通。古音通假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通假字和本字必须音同或音近,必须以两者古音相通为依据,然后根据字音寻找它所替代的本字。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的“郤”通“隙”,通假字“郤”和本字“隙”古音相通(古音同属溪母铎部)。又如“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战国策·唐雎不辱出使命》)的“直”通“特”,二字古音同属定母职部。所以,要做到准确识别通假字,必须懂得一些基本的古音知识。这一点对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就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一般也不通音韵之学。 另外,通假字的读音跟本字的读音不同的,一般读本字的音。例如“父”通“甫”,旧时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一句中的“父”读fǔ。又如“识”通“志”,记住的意思。“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句中的“识”读zhì。 3.多识记。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涉及的面较广,但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并不很多。如“畔”通“叛”、“亡”通“无”、“距”通“拒”、“惠”通“慧”等。“读书识字始”,平时多识记一些常见的通假字,对学好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要注意的是,有些字古音虽相同或相近,但我们不能轻易当作通假字。要确立通假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两字同时存在。第二,两字音同音近。第三,要有足够的证据。(此为赵振铎先生所提出,转引自《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此三者,缺一不可,而第三条尤为重要。前人讲“无征不信”,没有足够的例证(例证要求不少于五条),不可轻下结论。 3.“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重视,看重。A,“高”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加高,加长”。B,“步”是名词用作动词。C,“雨雪”是名词用作动词。D,“夙”“夜”是名词用作状语。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知识拓展】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大题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2)能愿动词+名词/数(3)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4)名+名/代。2.名词的使动用法。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骨肉”,使白骨生肉)(名+名/代)②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因便乘利3.名词的意动用法。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②粪土当年万户侯。4.名词作状语。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动/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主+[名、代]+谓语)②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③(秦王)卒[廷]见相如。(在……时/上,当……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像……一样)○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是项伯复夜去。([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动词)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诗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说法有误,屈原的《离骚》采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此选项考查的是艺术风格。 5.“虽”,表假设,虽然;“周”,融合;“依”,信守,遵守。第二句中,“屈心”,受着委屈;“抑志”,压抑着意志;“忍尤”,忍受责骂;“攘诟”,容忍耻辱。同时要关注句中的人名、官职等名词,比如“今之人”“彭咸”。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比如“今之人”“彭咸”。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众小人都拼命地往上爬啊,已捞取了许多还钻营不止。他们宽恕自己却猜疑别人啊,一个个钩心斗角满心嫉妒。到处钻营奔走争权夺利啊,这一切我都不屑一顾。眼见垂老之年渐渐来临啊,我深怕美名不能树立。早上我啜饮木兰花上的露滴啊,晚上我采初开的秋菊花充饥。只要我情操真正美好精诚专一啊,就是长受清贫又有什么可悲泣?拿起木根系上棵棵白芷啊,再穿一串初开的薜荔。举起菌桂拴上棵棵蕙草啊,把胡绳编成绳又长又美丽。啊,我效法那前代的贤人啊,可这并不是世俗人们的服饰。虽然这不合今人的习惯啊,那么我宁愿像彭咸清白而死!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奴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