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所以 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答案:
每一片纤云里,都图解着天空的无际;每一片花瓣上,都传来春天的芳香。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仿写句式题,要根据仿写对象的特点和句式分析作答。首先要求前后句式一致,构成排比;然后再根据内容上的要求进行仿写,例句中“水塘”到“海洋”,“三叶草”到“草原”,都是以小见大,故仿写两个句子的内容也应以小见大来写出具有哲理性的内容。在句式上,可采用“每一……里,都……”的答题模式。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仿写句式是近几年高考在考查表达运用能力的一个考点。仿写句式的类型有多种,例如,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答题的关键要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在句式上,例句若是单句就主要分析句子结构,若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还要注意运用题干要求的修辞手法。有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

向北之痛

——悼念钱钟书先生

黄永玉

钟书先生活了八十八岁。

他生于一九一○年,大我十四岁。

五十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①有了交往。有一晚下大雪,我跟从文表叔、先生在一个什么馆子吃过饭,再到民族饭店去看一位外地前来开会的朋友。那位朋友住在双人房,不久同房的人回来了,是位当红的学者。他穿着水獭皮领子黑呢大衣,原也是沈、钱的熟人,一边寒暄一边拍抖大衣上的雪屑:

“就在刚才,周扬②同志请吃饭……哎呀!太破费了,叫了那么多菜,就我们三个人,周扬同志坐中间,我坐周扬同志左边,红线女坐周扬同志右边……真叫人担心啦!周扬同志这几天患感冒了,这么大的雪还要抱病请我吃饭,真叫人担心啦……”

探访朋友的时空让这位幸福的学者覆盖了。先生嫣然地征求我们的意见:“我看,我们告辞了罢?”受访的朋友挽留不住,在房门口握了手。

“四人帮”覆亡之后,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也搬到那里。二十多年来,相距二百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 

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锺书不近人情。

事实上,钱家夫妇是真在忙着写东西,有他们的工作计划,你是个富贵闲人,你一来,打断了思路,那真是伤天害理到家。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

“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学部要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先生没有出门。

八十年代我差点出了一次丑,是先生给我解的围。

国家要送一份重礼给外国某市,派我去了一趟该城市,向市长征求意见,如果我画一张以“凤凰涅槃”的寓意大幅国画,是不是合适?市长懂得凤凰火里再生的意思,表示欢迎。我用了一个月时间画完了这幅作品。

眼看代表团就要出发了。团长是王震老人。他关照我写一个简要的“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以便到时候派用场。我说这事情简单,回家就办。

没想到一动手问题出来了,有关这四个字的材料一点影也没有。《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遍北京城一个庙一个寺的和尚方丈,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没有!

这就严重了。

三天过去,眼看出发在即,可真是有点茶饭不进的意思。晚上,忽然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救星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

先生,平时绝不敢打扰你,这一番我顾不得礼貌了,只好搬师傅下山。‘凤凰涅槃’我查遍问遍北京城,原以为容易的事,这一趟难倒了我,一点根据也查不出……”

先生就在电话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

“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一九二一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我马上找到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有一回,不知道怎么说到一位也写理论文章的杂文家:

“……他骂从文,也骂我,以前捧周扬,后来对周扬又不怎么样。看起来,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了,他们才有新材料好骂,我们不为他设想,以后他怎么过日子……”

先生的交往不多,我珍惜这些点滴。他的逝世我想得开,再高级、再高级的人物总是要死的,不过,我以为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地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

祖国的文化像森林,先生是林中巨树。人要懂得爱护森林,它能清鲜空气,调节水土。摧残森林,图一时之快的教训太严峻了。我写了首诗悼念先生,并问候季康夫人。

一九九九年一月四日夜于香港山之半居

(选自《比我老的老头》,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有删改)

【注】①季康夫人:即钱钟书的妻子杨绛。②周扬: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先生看到朋友同住的人回来了,觉得很不方便,就和大家早早的离开了。

B钱先生把前来拜年的人拒之门外,是不懂得人之常情,有些不近人情。

C钱先生能直接回答作者的问题,告诉其出处,可见他博闻强记,令人叹服。

D面对那位杂文家的“骂”,钱先生觉得自己的工作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E作者通过回忆与钱先生交往的点滴事情,表达了对先生的景仰和缅怀之情。

2.钱钟书先生人如其名,一生“钟情于书,专心于书”,文章中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

3.作者把钱钟书先生比作“巨树”,请结合文章细节概括 “巨树”有哪些方面的性格特征。

4.“文革”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包括钱钟书先生,都受到了无辜的“摧残”。所以作者说“摧残森林”的“教训太严峻了”,“人要懂得爱护森林”。请结合文章,谈谈我们在今天应该怎样爱护像钱钟书这样的学者和普通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