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妾妇:语出《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词首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①“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②对比,桃花李花争相绽放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③以乐景写哀情,桃李绽放,作者想到的却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 2.①颈联借用典故及对比,用介之推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的典故,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对高洁品行的坚守与赞许;②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写出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艺术手法。由题干可知“首联主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选取最突出的、最明显的两种手法分析。“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对比,桃花李花争相绽放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至少两种以上。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如本题对比,桃花李花争相绽放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桃李绽放,作者想到的却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考查最后两联作者的情感,分析的时候借助颈联注释②③,表达了作者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对高洁品行的坚守与赞许;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写出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最后两联里的内容分析,颈联借助注释②③,表达了作者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对高洁品行的坚守与赞许;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写出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
推荐试题

根据《赤壁赋》回答文后各题。

1.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抱明月而长终         B.顺流而东也

C.倚歌而和之           D.侣鱼虾而友麋鹿

2.《赤壁赋》中对于水和月做了反复的描写,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景抒情,融情入景。开篇写水的澄澈和月的皎洁与多情,以及全景的迷离浩瀚,是为了表现作者此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游江之乐。

B.因为文章写的是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作为记游写景的文章,必须要写当时当地之景,水与月就是赤壁这个地方的特有景物,所以反复描写。

C.第2段“击空明兮溯流光”的诗句,是就《月出》之诗生发而来的,由月而美人,由美人而政治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

D.第3段“客”借英雄人物与功绩的易逝、宇宙的无穷,最终生发出欲与仙人同游、与明月长存的幻想。

3.对第3段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段的抒情议论都与江上风景和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

B.作者描写曹军盛况,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C.这一段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

D.作者使用比喻,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情感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