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要求保持句式一致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答案:
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表达运用能力。在描述对象上,由横线前后语句可知,可自然景物中选取,例如,腊梅、蜜蜂、野草等;描述内容要抓住描述对象的特点,还要运用拟人,写出自然界中的事物给人的启示。在句式上,句式要一致。可采用“.……AA……,是在教我们……”的答题模式。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仿写句式是近几年高考在考查表达运用能力的一个考点。仿写句式的类型有多种,例如,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答题的关键要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在句式上,例句若是单句就主要分析句子结构,若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还要注意运用题干要求的修辞手法。有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下列句中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吏得闻之,堂上 阿母    启:禀告,告诉。

B.女行无偏斜,何意 不厚    致:招致,招来。

C.往昔初阳岁, 家来贵门    谢:告别,辞别。

D.鸡鸣外欲曙,新妇起     严:严格、严肃。

2.下列语句中划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 织作迟/君家妇难

B.还必 迎取/会不 从许

C.府吏得闻 /便可速遣

D.物物各 异/举动 专由

3.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B.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

C.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D.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4.下列语句中都属于焦母驱遣刘兰芝的理由的一项是 

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②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④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

⑤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节选部分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无能、兰芝的软弱。

B.第二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故事的悲剧性质蓄势,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兰芝的同情。

C.第九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铺陈手法,表现了兰芝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突出兰芝的“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铺垫。

D.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E.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