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补充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无食桑葚。(《氓》)

(2)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琵琶行》)

(4)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6)柳丝长玉骢难系,              。(《长亭送别》)

 

答案:
(1)于嗟鸠兮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梦啼妆泪红阑干 (4)多情自古伤离别 (5)申之以孝悌之义 (6)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于”“嗟”“栈”“钩”“阑干”“倩疏”“孝悌”的写法。  
推荐试题


 

上韩魏公书

苏轼

轼再拜。近得秦中故人书,报进士董传三月中病死。轼往岁官岐下,始识传,至今七八年,知之熟矣。其为人,不通晓世事,然酷嗜读书。其文字萧然有出尘之姿,至诗与楚词,则求之于世可与传比,不过数人。此固不待轼言,公自知之。然传尝望公不为力致一官,轼私心以为公非有所也,知传禀赋至薄,不任官耳。今年正月,轼过岐下,而传居丧二曲①,使人问讯其家,而传径至长安,见轼传舍,道其饥寒穷苦之状,以为几死者数矣,赖公而存。“又且荐我于朝。吾平生无妻,近有彭驾部者,闻公荐我,许嫁我其妹。若免丧得一官,又且有妻,不虚作一世人,皆公之赐。”轼即为传喜,且私忧之。此二事,生人之常理,而在传则为非常之福,恐不能。今传果死,悲夫。书生之穷薄至于如此其极耶夫传之才器固不通于世用然譬之象犀珠玉虽无补于饥寒要不可使在涂泥中此公所以终荐传也。今父子暴骨僧寺中,孀母弱弟,自谋口腹不暇,决不能葬。轼与之故旧在京师都数人,相与出钱其家,气力微薄,不能有所济,甚可悯也。公若犹怜之,不敢望其他,度可以葬传者足矣。陈绎学士,当往泾州,而宋迪度支在岐下,公若有以赐之,轼敛众人之赙,并以予陈而致之宋,使葬之,有余,以予其家。传平生所为文,当使人就其家取之,若获,当献诸公。干冒左右,无任战越。

【注】①二曲:地名,在陕西省。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轼私心以为公非有所             爱:吝惜

B.而在传则为非常之福,恐不能       就:就职、赴任

C.相与出钱其家                     赙:以财物助人办丧事

D左右                           干冒:冒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知传禀赋至薄                   ,而母立于兹

B.则求之于世可与传比             殆有神护                 

C气力微薄                       远人不服,不能来

D.轼敛众人之赙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董传的老朋友,苏轼认为他“不通晓世事”,性格其实并不适合为官,但对他的文才却赞赏有加。

B.董传曾经告诉苏轼,韩魏公准备举荐自己,并把妹妹许配给自己,苏轼既为他高兴,又担心他不能享受这一福分。

C.董传家境贫寒,去世之后家人无力下葬,而他在京师的朋友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苏轼写书信给韩魏公,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D.本文一方面叙述了董传这个有才华而潦倒终身的普通文人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则转述了董传生前对韩魏公的深切感激之情,字里行间体现出苏轼对朋友的古道热肠。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书生之穷薄至于如此其极耶夫传之才器固不通于世用然

使 公所 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臣进退,实为狼狈。

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侍东宫                             当:应当

B圣朝以孝治天下                   惟:想

C犹蒙                             矜:夸耀

D臣微志                             听:倾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供养无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州司临门,急星火                   寡人之国也,尽心焉耳矣

C进退 实为狼狈                   是谁过与

D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行               儿之成,可待乎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作者一方面用诚恳的语气,表达对朝廷征召的感激,另一方面写祖母病笃,不能立即报答晋武帝,因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忠诚之心和孝顺之情,跃然纸上,句句合情,字字合理。

B选文第二段作者一方面歌颂新朝德政,感激晋武帝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用拟人的手法和工整的对偶句,形象地渲染了祖母卧病在床的凄苦情状,这样是为了直接坦陈自己的真实想法:推辞就任。

C选文第三段作者提出了解决问题两全其美的办法:先尽孝道,后报国恩,并以生死必报大恩的保证结束全文。语气诚恳、谦卑甚至含有哀求之意,更显示出了请求的迫切和辞意的诚恳。

D“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文章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个中心,向晋武帝阐述了忠孝的关系,做到了以情说理,融情于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