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对美国老夫妇很喜欢孩子,就邀请一群孩子每天到其院中玩耍。后来孩子们由玩耍变成踢球,夫妇俩忍受不了这种喧闹,可又不想将孩子们直接赶走,于是他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希望让孩子们主动离开到别处踢球。他们开始每天给每个孩子发1美元,后来变成了05美元,再后来变成02美元。孩子们生气了:这两个老人真小气,不在这儿踢了。于是,孩子们就离开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
莫为所诱,不忘初心 台湾作家凌茜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古语亦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老夫妇,想方设法让孩子离开,使之以方略;孩子们原本是来玩的,最后却为小利而愤然离去。我要说,孩子们啊,莫为利所诱,不忘初心。 孩子为何离开?是因为老夫妇给的钱财越来越少了。我要问,孩子你为何来这里?是为钱、为利而来?不是,你是来这里玩天性的,锻炼的。结果呢?你被老夫妇的方略转移了方向。于是你忘了自己来这里的初心了,所以说莫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坚守自己的那份本真,坚守自己的操守恒一。启功,书法大师也。他竟从废纸篓里捡起了朋友扔掉的半个橘子,捡起的是简朴;他在香港义卖一百幅书法,换取170万元给北师大盖青年教师宿舍楼,奉献的是爱心;他设立奖学金,并以自己恩师陈垣的名字“励耘”命名,展现的是谦逊;他拒绝一位大老板数万元求字,竟说“我不为钱写字”,不做金钱奴隶,拒绝的是名利。他的书屋何以“坚净居”命名?那就是他的初心——坚定与洁净。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何谓高尚?初心守望。 不忘初心,我想到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追寻月亮那精神的高贵,还是为六便士的利益所诱惑?这部取材于画家高更的作品,正因其优秀,就是守住了那份理想坚定的初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忘初心的人何其多哉?贫穷的席勒,流放西伯利亚的列宁,腿疾的罗斯福,三起三落的邓小平,为解放黑奴被暗杀的林肯,割耳的梵高。贝多芬双耳失聪完成命运交响,霍金半身瘫痪创立黑洞理论,肖邦在咯血中谱写圆舞曲,沈从文流着鼻血写就《边城》。莫忘初心之人,何其高傲?何其令人震撼? 莫忘初心,也能使浪子回头;遗忘初心,亦能使高耸覆地。欧·亨利因贪污入狱五年,不是因为唤醒了泯灭的初心,才写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而走向辉煌的吗?杰克·伦敦因奋斗的初心而完成《热爱生命》,而最终不是崇拜金钱泯灭初心而一败涂地? 何为初心?就是一个人最初的本质所归。“人之初,性本善”,那是初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也是初心。如何保持初心?就是勇于奔赴非洲的中国抗击埃博拉病毒医疗队,那善良勇敢的初心;就是时代楷模阎肃心中藏有铁马秋风、楼船夜雪,为战士而歌的热血。成克杰、周永康、徐才厚们正因为他们抛弃了高贵的初心,所以才走向了邪路。 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出发。” 那群天真的孩子,可能还没意识到利诱的危害,但我们也要警惕。莫为名利所绊,不忘初心。 【解析】 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这个材料,要从分支观点与核心观点审题。分支观点,就是从老夫妇与孩子两个角度提炼观点;核心观点,就是这个材料最核心的观点——老夫妇解决问题要有方法。分支观点与核心观点都可以进入一类卷。一、老夫妇的角度:1.解决问题要有方法。方法、方略等。2.智慧的思维方式,不是直接,而是用智慧。3.要真诚,不要用利诱方法。对老夫妇的方法进行商榷。二、孩子的角度:1.不要被利诱,不忘初心;2.不要太贪婪,要知感恩;3.不要因名利,改变了自己的目标。三、还可以从两者的角度,或成人的思维与孩子的思维,或上面两个角度的融合,或两者侧重一个角度,等等。四、能自圆其说的更巧妙的角度也是可以的。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读这则材料,关键句“这两个老人真小气,不在这儿踢了。于是,孩子们就离开了”。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本题可以从分析孩子离开的原因角度立意。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维也纳的“金戒指”

谢冕

①自从那次访问维也纳,距今已八年多了。我不喜欢写浮光掠影的猎奇式的文字,到过一些地方极少留下笔墨。关于这座城市我竞写了两篇,这已有点例外了,但我似乎依然有话要说,我一直想着那座城市的魅力:它无疑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结晶,但又古老,而古老中又透出青春之气。这是一座毫无龙钟之态的充盈着活力的历史名都。

②想起维也纳,就想起它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种对于各种艺术风格充满敬意的维护和修缮,表现出奥地利的坚定和自信。每次想起维也纳,想起它的这种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珍惜和尊重,我就会痛苦地想想我们曾经是多么轻率地对待我们自身的丰富,而又是多么浅薄地趋同于流行的时尚。

我们在地下有那么多的埋藏,在地面又有那么多的堆积,可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往往在自己的拥有面前举止失措。一方面,我们不遗余力地拆毁、捣碎包括古都北京这样经营了几个世纪的庞大城墙,从外城到内城,从巍峨的城门到金碧辉煌的牌楼,无一例外地拆个精光;另一方面,我们又乐此不疲地、兴致勃勃地制造假古董,从西游宫到封神宫,从“狮子楼”到三国城,以及随处都可以营造的连曹雪芹也没有说清在哪里的“大观园”。

④由维也纳的保护旧建筑,联想到维也纳的保护有轨电车,更是让人感慨。游维也纳能够坐上一趟有轨电车,在电车有节奏的行进中,领略沿线“建筑博物馆”如画轴般展开,那真是一次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在奥地利这样发达的欧洲国家,像有轨电车这样陈旧的交通工具怎么会得到保护并生存了下来,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事实却不仅是保存,有轨电车这一种被称为维也纳“金戒指”的内环线,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象征。为此,它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人。

⑤世界上的城市我走的不多,我只知道香港也是保留了有轨电车的一个国际性大都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它的交通实现了全面的立体的现代化,但是,就在陆海空风卷电闪的奔驰中,居然保存了有轨电车这个慢吞吞的“老者”。尤为令人惊异的是,有轨电车穿行的竞是香港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其中包括中环、金钟、湾仔、铜锣湾这些堪称全港最忙碌、最多彩,也是最富有的地区。当双层电车敲打着铃声行进在被称为香港的华尔街的德辅道、金钟道和英皇道摩天大厦的密林中,那种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造出的和谐真让人叹为观止。

⑥在香港居住的一段时间,我有充裕的时间可以游览海洋公园等旅游热点,但我不曾,也不愿,我若有闲暇便去乘坐有轨电车,而且总是登上电车的上层前端,取“古老”的角度看现代文明的丛林疯狂地耸起。香港有轨票价极为低廉,上车投币一元二角,便可乘坐全程,“一元二角”在港人的概念是连几棵小葱都买不到;而“全程”又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你可以从港岛东北端一直乘坐到西南端,行程约七十五分钟,沿途经过的都是香港最热闹的街区,包括蔚蓝色的维多利亚海湾。在香港的日子,我把这种近乎免费的漫游当做最好的休闲活动。

⑦北京原先是有这种电车的。记得五十年代初到北京,有轨电车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后来就如同反对一切旧物那样,一如既往而又义无反顾地把那路轨刨了,据说,城市因此就变得现代化了,也因此就赶上了发达社会了。而维也纳和香港肯定还有别的重要的城市依然保留了那“落后”的有轨电车。北京则是被刨得连一点痕迹都不留了。当然,我们据说也因此告别了“落后”。

⑧近来的心境变得有些“怀旧”起来。由此总是想,要是北京城里如今也还保留着有轨电车,要是这北京城也还保留着城墙和城门楼,我们也花上一元或不到一元的车资,从西直门那高大得让人震撼的门楼下登车,一路打着丁丁当当的铃,摇晃着穿过西四牌楼、西单牌楼,穿过正阳门的箭楼直抵天桥,一路上谈不尽古典的辉煌,看不尽醇厚的悠远,会是何等惊人的风情!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三十日于北京

1.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我们在地下有那么多的埋藏,在地面又有那么多的堆积,可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往往在自己的拥有面前举止失措。

2我若有闲暇便去乘坐有轨电车,而且总是登上电车的上层前端,取“古老”的角度看现代文明的丛林疯狂地耸起。

3.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选择其中两处,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4.作者以“维也纳的‘金戒指’”为题目有什么用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题: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  ,不随以止   ,然力不足   ,亦不能至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火以入 拥:拿着                    

B.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C.火尚足以     明:明亮                    

D.而在为有悔 己:自己

2.将下面句子的虚词填写完整

有志  ,不随以止   ,然力不足   ,亦不能至   

A.也  矣  者  也     B.矣  者  也   也

C. 者  也  矣  也     D.矣  也  者   也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B.“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

C.“有志矣”,而且“力足以至”,却“不能至”,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会感到“有悔”的。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5.翻译下列语句

(1)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2)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6)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