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县政府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改变了以往侃侃而谈、述而不作的作风,受到群众的称赞。

B.正在病中的武则天读到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拍案而起,连声赞赏,感叹说像骆宾王这样有才华的人,不为朝廷所用,是宰相的的失职。

C.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D.长江三峡中夔门最短,却最为险峻,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长江逼成一条细带,蜿蜒于深谷中,让游客荡气回肠,惊叹不已。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选项A“述而不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此题只说不做,似是而非;选项B“拍案而起” 形容非常愤慨,和后面的“赞叹“矛盾;选项C“不落言筌”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运用正确;选项D“荡气回肠”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此句对象错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不懂外文的翻译家

林纾出生时,大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青年时代的林纾被乡里视为“狂生”,这与他的秉性有关,更因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蔑视。1882年,林纾作为以文名显于乡里又不断赴京应试的举人,出入于士流之中,奔走于南北之间。他感受着时代风雨和民族的危难,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1884年,甲申中法之战在林纾故乡福州海面上爆发。停泊在马尾港的法国舰队突然向中国的船只发起进攻,一个多小时就击沉了中国全部船只,摧毁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马尾造船厂,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林纾悲愤莫名,与挚友林崧祁抱头痛哭,引以为奇耻大辱。188411月,左宗棠来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拦马告状,控告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人谎报军情,掩盖败绩。当时林纾目光如炬,纵谈败状,未尝有所顾忌。告状后,林纾与友人相约“不胜,赴诏狱死”。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高涨。林纾走进维新派的行列,不过他凭的是文学。1897年,林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这是在他“每议论中外事,慨叹不能自已”的特定情况下写成的。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仿照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儿童创作的带有启蒙性质的通俗歌诀。“每日国仇似海深,救国须鼓儿童心”,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养蒙者所宜奉为金科玉律”,影响甚大,后来流传到海外。1897年,这位不懂外文的落第举人,正式走上了翻译西洋文学的道路。这是维新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林纾成为维新派的有力标志。戊戌变法前后,伴随着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维新派发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学改良运动。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又倡导“小说界革命”等。译介西洋文学正是“小说界革命”的一大方面。这年夏曾佑、严复在《国闻报》上主张译介欧美小说以“使民开化”,次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又主张“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林纾在实践上从事小说翻译,与他们仁理论上倡导小说翻译是同步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是,第一部在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竟是友人王寿昌手捧法文原著,口译小说内容,林纾“耳爱手追”,摇笔整理成篇。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接着他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文学原著。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

1899年,林纾举家移居杭州。他眷爱杭州的湖山之美,曾尽力维护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每游西湖,就留心查看何处缺树,一一记在心头。第二年清明节前,他亲购垂柳幼苗千株,着人补栽在缺柳之处?此事在杭州传为佳话,他以此自号“西湖补柳翁”。他和魏易又进行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此小说深刻地暴露了种族压迫的罪恶,可以警醒国人。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林纾在《跋》中指出“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显然,林纾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的反帝斗争结合在一起了。这时他已是举国瞩目的文学家了: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他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流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新派旧派都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林纾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又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此后的十六七年间,他几乎是无间断地在译坛上辛苦耕耘,译作的总数达179种,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者,被誉为“译届泰斗”。

然而,从政治立场看,辛亥革命之前的林纾,一方面强烈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一方面却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伴随着政治立场的落伍,林纾身上亦新亦旧的二重色彩更明朗化了。辛亥革命后,林纾对“共和”制下的民国是否优于那个未曾实现的“君主立宪”产生了疑惑,对于民国初年的乱哄哄的“共和”渐渐不满,失望乃至绝望。他写道“时局日坏,乱党日滋。天下屹屹,忧心如焚。无暇作谑,但有深悲”。前清已矣,现实又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立场复归到辛亥革命前的立宪派那里。他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

    (摘编自张俊才《林纾评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纾虽然年轻时就以文才出名,但“狂生”的名声使他仕途坎坷,他不得不一次次地赴京赶考,最终还是成为落第举人。

B.中法之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左宗棠督办福州军务后,林纾和好友拦马告状,控告有关官员掩盖败绩的罪行,表现出林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成为向人们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被奉为金科玉律,影响很大,流传很广。

D.林纾十分喜爱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查看并补栽垂柳幼苗的举动在当时的杭州传为佳话,他也高兴地自号“西湖补柳翁”。

E.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材料融记叙和评论为一体,记述了一代翻译家林纾的突出成就,也没有回避他的缺点,记叙清楚,评价公允。

2.林纾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6分)

3.林纾为什么被誉为“译界泰斗”?请简要分析。(6分)

4.林纾是怎样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

万    卡

[]契诃夫

万卡·茹科夫,一个九岁的男孩,三个月前被送到鞋匠阿里亚欣的铺子里做学徒。在圣诞节的前夜,他没有睡觉。等到老板夫妇和师傅阳去做晨祷了,他从老板的橱柜里取出墨水瓶、笔尖生锈的钢笔,在面前摊开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开始写信。在动笔写信前,他好几次战战兢兢地回头去看几下门和窗,斜过眼去望了望阴沉沉的圣像和那两旁摆满鞋楦头的架子,断断续续地叹气。纸铺在长凳上,他在长凳前面跪着。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马卡雷奇!”他写道,“我在给您写信,向您贺祝圣诞节,愿上帝保佑您万事如意。我没爹没娘,只剩您一个亲人。”

万卡把目光移到黑魃魃的窗户上,窗上映着蜡烛的影子。他生动地想起他的爷爷康司坦丁·马卡雷奇,瓦列夫老爷家的守夜人的模样。那是个矮小精瘦而又机灵活泼的小老头,年纪约六十五岁,老是笑容满面眯着醉眼。白天他在仆人的厨房里睡觉,到夜里就穿上肥大的羊皮袄,在庄园四周走来走去,不住地敲梆子。他身后跟着两条狗,耷拉着脑袋,一条是老母狗卡布坦卡,一条是泥鳅,它得了这样的外号,是因为它的毛是黑的,而且身子细长,像是黄鼠狼。也许他爷爷正站在大门口,眯起眼睛看乡村教堂红光耀眼的窗,穿着毡靴的脚有节奏地踩着步子,跟仆人们说笑。他还给狗闻鼻烟。卡希坦卡打喷嚏,皱了皱鼻子,感到受了欺侮,走到一边。泥鳅为了表示恭顺没打喷嚏,摇着尾巴。天气好极了,空气纹丝不动,清澈而新鲜。夜色黑暗,可是整个村予以及村里的白房顶,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烟,披着重霜而变成银白色的树木、雪堆,都能看清楚。繁星布满了整个天空,快活地眨着眼。天河那么清楚地显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以前用雪把它擦洗过似的。

万卡叹口气,用钢笔蘸一下墨水,继续写道:“昨天我被狠狠地揍了一顿。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外面,用皮条抽我,因为我在摇晃他们家摇篮里的婴孩时睡着了。上个星期老板娘叫我收拾青鱼,我从尾巴上收拾,她拿起青鱼,用鱼嘴往我脸上戳。在这儿吃的东西也没有,我常常吃不饱。亲爱的爷爷,您带着我离开这儿回家吧,回乡下去,要不我就没命了。”

万卡撇着嘴,抽抽嗒嗒地哭了。“我会给您搓碎烟叶,”他接着写道:“为您祷告上帝,要是我做了错事,您就狠狠揍我。亲爱的爷爷,我再也熬不下去了,只有死路一条。我本想跑回村子,可是没有靴子。等我长大了,我会为这件事养您,不许人家欺侮您,等您死了,我会祈求您的灵魂安息,就像为我的妈妈彼拉盖雅祷告一样。”万卡猛然叹了口气,又凝神瞧着窗子。他想起爷爷每次到树林里去给老爷家砍圣诞树总带着他。那真是欢乐的时光!爷爷得意地发出哈哈声,连严寒也得意地发出哈哈声,望着爷爷和严冬的景色,万卡也发出得意的哈哈声。爷爷把砍下的圣诞树拖进老爷的屋子,于是大家开始收拾它。忙得最起劲的是厨娘依格娜季耶夫娜,她是万卡最要好的人。万卡的母亲彼拉盖雅还在世并在老爷家里当佣人的时候,依格娜季耶夫娜给万卡吃冰糖,还教他数数。彼拉盖雅死后,万卡被送到下人厨房里他爷爷身边,后来又被送到莫斯科鞋匠阿里亚欣身边学手艺。

“来吧,亲爱的爷爷,”万卡接着写道,“我以上帝的名义求您,把我从这带走。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否则我会不停地挨打,我饿得要命,而且多么孤单,连话也没法说,只是不断地掉眼泪。前几天老板用鞋楦头打我的头,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苦透了,比狗都不如。亲爱的爷爷,来吧。”

万卡把这张骂好的纸叠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来的信封里,他略微想一想,用钢笔蘸一下墨水,写下地址:乡下爷爷收。然后他搔一下头皮,想了想,又添了几个字:康司坦丁·马卡雷奇。他感到满意,没有人来打扰,他戴上帽子,也不披皮坎肩,跑到邮局,把那封宝贵的信塞进了邮筒。

他陶醉于甜蜜的幻想之中,一小时后睡着了。,他梦见炉子,炉子上坐着爷爷,耷拉着一双光脚,厨娘在读他的信,炉子边泥鳅在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圣诞节前夜,聪明机警的小学徒万卡趁老板夫妇去做晨祷的时机,给自己的爷爷写信,诉说自己的孤单,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万卡对老板的畏惧,就是通过“好几次战战兢 兢地回头去看”“斜起眼睛瞟一眼”等表现出来的。

C.万卡的语言和动作贯穿于写信的全过程,表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变化,融入作者深切的同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D.小说描写了万卡回忆中的乡下生活图景,与现实生活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万卡渴望重返安逸、快乐的乡村生活的心理。

E.小说选取独特的视角,以万卡给爷爷写信为线索,穿插讲述万卡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没有复杂多变的情节,没有光彩照人的形象,却引入深思。

2.小说多次对万卡的爷爷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主人公万卡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写万卡寄信后陶醉于甜蜜的幻想进入梦乡,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死无所        恨:遗憾。

B.多所正        匡:辅助。

C.盖是纤介之    愆:过失。

D.亲其罪        案:核实。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裴政善于断案的一组是(3分)

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②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    ③察情既敌,须以证定

④政数切谏,太子不纳    ⑤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    ⑥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3分)

A.裴政很有才干,被人们称赞。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文书案卷堆满桌子,能够迅速作出公正判断。

B.裴政断案公平,为人正直。在受命审理刘荣一案时,面对刘荣党羽的诬陷与太子的责问,他分析事理,依据证人证词,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C.裴政执法宽严适度,他允许死刑犯人的家属到狱中探望;对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马上揭发,对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则严惩不贷。

D.裴政刚直不阿,他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曾经多次遭到权臣的忌恨;后来因为直谏大子,被调出京城担任襄州总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

(2)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