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第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白色,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第一问,可根据诗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如“如云白”是从颜色的角度来表现烟白色的特点;“流来”体现了烟的动态;诗人在描写烟的特点时,第三句“如”表明了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月光下的山岚的颜色。“流”字巧妙的写出了山岚的动态美,给人以形象感。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能体现诗人心理的关键词加以体会,如一个“惜”字,把作者对山中月夜美景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独”字表现出诗人独自在山中的孤独感和思念家乡的愁绪。由此可知,诗人正是运用以乐景衬托哀情的表现手法,来衬托出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③,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合。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吏传》)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③差,病愈。后作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药           市:买

D.讼者多让而止      两:再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母氏所养              ②吾固知謇謇之患兮

B.①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②君既见录

C.①留养之                ②求假暂归

D.①岂有禁人在狱心自安乎  ②不抚壮弃秽兮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5.翻译下列两句。(6分)

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

②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