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梨花恒美

王本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国中原以南地区的节令,而地处东北医巫闾山麓的辽西走廊一带,却是“清明过后梨花”。正值清明谷雨之交,那盛开着的梨花铺天盖地,横无际涯,如同纷纷扬扬的大雪,填满了山野峡谷,周遭世界浸透着温婉恬静的芬芳。

我们忙不迭投身于充满绚烂而温馨的流变之中。一畦畦方正的梨园,千树万树横陈的枝桠之上,或疏或密,或淡或浓,一色浅素的嫩白,令人心颤的圣洁之美。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圣洁的东西与我们近在咫尺,只是由于在城市居久了,加上公私两忙的荒疏,竟然对他们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恰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就说眼前这无垠的梨园,与我居住的小城相距不足一小时的车程,况且这些年适逢梨花盛开的时节,也不止一次地在此路过,却只是浮光掠影,未能认真地光顾一次。而那梨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复一年痴情地等待我的到来。面对这月白风清、水明沙净般的纯粹,我忏悔自己多年来辜负了梨花的这份痴情!一阵清风吹过,淡淡的清香和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朴素、安详的氛围,让我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鲜明的节奏,忧郁且又浪漫的旋律,唱出了一个小伙子跟名字叫喀秋莎姑娘的恋情。遥远的节奏旋律和眼前的梨花不期而遇,心头也禁不住漫上了一阵或浓或淡的馨香。

常听人说:“人比花娇”,其实任何美女面对“花容”都会自觉黯然。清雅高贵的梨花静静地绽放在蓝天和绿草之间,宛若一张张笑脸,笑脸上蕴含着唐诗宋词的古典韵味,这不加修饰的美当然会让美女们自叹弗如了。李清照当年可称得上是淑女加美女了,就连她也担心“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细看梨园中的一棵棵梨树,也是千姿百态,或蓊蓊郁郁、铁干虬枝,或瘦削峭拔,巍然兀立。有的枯槁中却见生出新枝,嫩叶在枝桠间簇拥成团。无论是干渴的沙土还是贫瘠的岩缝,它们都永远安详地守护在那里,借助于清风、蜜蝶传递着彼此间的爱。听当地老乡说,自祖上闯关东流落到此地,老几辈在这里生生息息,是这漫山遍野的梨树,才了却他们的衣食之忧。那众多的梨树中,有的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衍进中,抵御着风雪雷霆,见证了民族的兴衰。他们的根深入人生、自然、历史,它们的情感凝聚着人类心灵的信息。纷繁世象,功罪评说,都刻入了他们的年轮。值得深思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几天之内营造出一座摩天大厦;市场经济的肥水可以须臾改变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任何超人都不能高速度造出弹奏生命和弦的天籁,养育出百年古树!

临近中午,透过梨园主人敞开的窗户,参差的梨树之上繁密的花团依旧如流云泉涌般映入眼帘。阵阵花香袭来,飘向人们的鬓发、衣衫,浓浓淡淡,似聚还散。那满眼的梨花,蓦然让我陡生惆怅:落尽梨花春又了。毕竟韶光易逝,转眼就是花落春残。

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那梨花留给人的美是永恒的,何况梨花落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

1.作者说“我忏悔自己多年来辜负了梨花的这份痴情”。作者对梨花为什么会有忏悔之情?(2分)

2.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梨花和梨树的美?(4分 )

3.文中提到宋代词人李清照并引用了她的作品,其主要作用是什么?(3分)

4.纵观全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依据文意加以概况。(6分)

 

答案:
1.作者完全有机会来欣赏梨花却未能认真地观赏一次,而是让梨花年复一年痴情的等待他的到来。 2.梨花绚烂而又圣洁的色彩,或浓或淡、沁人心脾的馨香;梨树相依相偎的姿态,消解当地百姓衣食之忧的使用价值,饱经风霜的沧桑历史。 3.作者用了衬托的手法,以美衬美,用淑女加美女的李清照和她的作品来进一步突出梨花的自然朴素、清雅高贵之美。 4.表达了对梨花以及梨树的喜爱之情;对韶光易逝、花落春残的惆怅之情;对梨花给人带来永恒的美和美好希望的赞美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章中找到“我忏悔自己多年来辜负了梨花的这份痴情”所在的相关段落,然后根据文段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如文章第二段“况且这些年适逢梨花盛开的时节,也不止一次地在此路过,却只是浮光掠影,未能认真地光顾一次。而那梨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复一年痴情地等待我的到来。面对这月白风清、水明沙净般的纯粹”,可对这句话从作者有机会来欣赏却没有来而让梨花痴情的等待这个方面进行概括作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文章中有多处对梨花和梨花树的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分析时,可进行归类整理,从文中找出些有代表性的词句,从梨花的色彩、香味、姿态、使用价值、历史等多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文学作品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仔细品读引用李清照的文段“李清照当年可称得上是淑女加美女了,就连她也担心“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是淑女加美女,尚且在作品中表达自己担心不如花面好,很明显是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答题时,还要结合着衬托梨花的自然朴素、清雅高贵之美分析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从作者描写梨花的内容和目的方面分析,如描写梨花的美,体现了作者对梨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描写梨花之永恒的美来衬托了作者对韶光易逝、花落春残的惆怅之情。这种表达感情的题,一般要从作者对景物的态度和描写景物而产生的对人生的感悟两方面分析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8分,每小题3分)

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史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次:次序

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       谢:道谢

C.而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

D.乃其匕首提秦王             引:举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顷未发,太子迟之

悉使羸兵负草填

B.使使闻大王

余船次俱进

C.群臣侍殿上,不得持尺兵

奉辞伐罪

D.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时矫首遐观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性格特点中的耿直刚烈的一组是(     )

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③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④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⑤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原打算等待自己的一位朋友到来和他一起去刺杀秦王,可燕太子丹认为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所以想让他马上就出发。

B.荆轲前往刺秦,太子等人都到易水来为他送行,荆轲的歌声感染了前来送别的人,然后荆轲登上车离开,始终没有回头。

C.荆轲到达秦国之后,拿着一千斤金子贿赂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经他引荐秦王非常隆重地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使者。

D.荆轲追逐秦王时,殿上的大臣们仓促之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扔给秦王一把剑,秦王才得以拔剑击伤了荆轲。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2分)

 (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