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他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也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能超过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坚守自己的信念 坚守信念,是谭嗣同就义前的仰面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两昆仑。”坚守信念,是李白官场失意后的对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坚守信念,是戚继光凭海远眺时的报国之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信念是成功的座右铭,是侠之大者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在未知的人生航路中照亮一片风雨浪击。古今中外的“大写的人”,坚持各自心中的信念,在世界的历史中鲜活地勾勒出他们民族的英魂。他们被一代代的后来人膜拜、敬仰,他们的信念也被后人坚持着、继承着。 布鲁诺因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处决:烧死在鲜花广场。他所坚持的学说,也被认为是“异教邪说”,在全国得到封杀。当时教会的地心说在人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当他在全国各地奔波演讲时,却没有得到群众的响应,反而遭到诟骂与污辱。他本可以放弃,继续做一个“合法良民”,但他没有。他毅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了人民能够摆脱黑暗统治、走出愚昧无知,他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你们可以将我烧死,但后人会证明我的价值!”这句话,便是他对残暴的教会最沉重有力的回击。他以生命的尊严捍卫了他坚持的信念,他无疑是一名科学的高杆,人民提斗士! 半个世纪前,一场浩劫“波澜壮阔”地席卷了整个中国。“文化大革命”,影响了一代人,改变了一代人。骚乱与斗争使得多少人改弃了理想,抛弃了信念,停止了工作与学习,浑浑噩噩地熬日子。那个年代,最看不起的是知识分子,命运最悲惨的也是知识分子。然而却有一些人,他们不忘自己肩负的国爱使命,在动乱的年代依然坚守信念,顽强拼搏。“两弹元勋”邓稼先,默默钻研,刻苦攻关,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信念,便是为人民服务,便是使祖国富强。他心里有人民、有祖国,祖国人民便永远记着他! 坚持信念,便是坚守一份责任,坚守一种执著、一份理想。于是我们在黑暗的前行中不再 ,因为有了信念,就有了一种安慰与寄托,更有一份追求。不时鞭策自己,前进、前进、前进……坚守信念,如同聆听天簌,在身心疲惫的时候给自己一份解脱的释然;坚守信念,就像展翅翱翔,无论遇到多大的风吹雨打,都毫不畏惧地飞向梦中的彩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从年轻人、沉香、众人、父亲等角度来分析。年轻人:无知、轻率、不坚定、没自信、不珍惜、不善于学习、不请教,开始能坚信自己最终改变想法,化宝物为木炭;沉香:无人识;众人:不认识宝;父亲:不善于教子。所以最佳立意可从年轻人角度思考: 1、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有从众心理。 2、愚昧毁灭有价值的东西。 3、人要善于学习才能少走弯路。 4、要坚持自我,每个人都有一段拥有“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阅读提示:“古者称师曰先生。”但在世人的评判标准里,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配称“先生”。对民国老课本做了新阅读的邓康延,又在拍摄纪录片《先生》。他选的第一批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蔡元培,胡适,马相伯,陈寅恪,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他还有很多先生想拍,要拍。他说:“那些背影,让我们发现民族的正面。”

下面是他就此话题接受《新周刊》记者的访谈。(有删节)

《新周刊》:在你看来,“先生风范”指的是什么?

邓康延:这些先生,是学业的长者,做人的榜样,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人。他们不是为了表率才去做表率,而是经过晚清民初历练之后,一种本性的自然流露,在他们举手投足之间,荟萃了东西方的知识学养和科学文明。这种气场,用中国传统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先生就像一群羊里的领头羊,凭着自身的生命体验,知道哪个地方有青草、阳光和水泉。

《新周刊》:“先生”这个词背后,代表着怎样一种教育理念?

邓康延:梅贻琦先生说过,他就是一个王帽,看着风光喧闹,主唱的还是那些教授。为什么西南联大那么艰难仍能人才辈出?就是因为有先生,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先生。不论是梅贻琦还是胡适、张伯苓,面对违背了教育规律的事,跟蒋介石都能争执。他们不论治学还是做人,都能倾情投入,又不为名利缰索。反观现在的教育,前30年被政治挂帅,后30年被金钱俘虏,独立精神,屡遭冲击……我觉得那一辈人心无旁骛,天高云淡,既有中华“仁、义、礼、智、信”的学养,又有西方“自由、民主、博爱”的熏陶,做到了足跨东西。他们也焦虑,但为创新途,即便被骂,也能忍辱负重。每当暗夜读先生,总有一种崇敬悲凉感——后人可能再也达不到那样的境界了。在先生身上,博爱悲悯、人性理性,像镜子一样比照着世间的丑恶。万事先做人,高人万世仰。

《新周刊》:陈丹青曾说“这类动物已经绝种了”,你如何看?

邓康延:胡适先生倡导白话文时曾说过:要有话说,方才说话。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引申出来就是: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先生和人生榜样,只不过取舍的标准不同了,看问题的角度和社会环境不同了,装备和资源都不同了。

毫无疑问,这些民国先生是千年来可以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相媲美的,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代,它被战争和意识形态湮没了。我们所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地复原。但我们也明白,城墙扒了,再怎么复原,再怎么烧砖,也是现在的砖,再无当年的质地。民国是兵荒马乱、颠沛流离,可有人怀有理想。不仅仅是先生,普通的民众也“敬字惜纸”,对文化有一种崇敬感。

《新周刊》:在“先生们”很辉煌的时代,也有很多很出名的“学生们”,能谈谈“学生们”吗?

邓康延:好的学生,他当然要懂得东方文化的礼仪:温和、上进、纯净、尊师、感恩……也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他是和先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自尊自强地汲取知识。那个时期的先生和学生,经历了清朝帝制一朝毁灭。民国初生,百废待兴,生机勃发。好的先生和学生,是互相能汲取能量的,在文理上做出奉献。丰子恺是李叔同的学生,又是许多学生的先生。师承有爱,自然历久弥新。1966年,革委会通知要抬陈寅恪去批斗,家属很怕已骨折卧床的先生抬出去就很难活着回来。后来没来人揪斗,事后知道,陈寅恪的早年清华弟子、当时中大历史系的教授刘节代先生去了。造反派殴打刘节问他有何感受,刘节说:“能够代替老师来批斗,我感到很光荣。”

《新周刊》:你如何评价你们这些深受“先生”精神影响的人,包括和你一起做片子的这些人?

邓康延:高小龙拍胡适,百多小时素材实在不忍割爱,就有了120分钟的长版;马莉拍张伯苓也是拍出个80多分钟的长版;钱喻带的团队穿行大半个中国先调研再实拍,有受访者看是个民间小公司,不大想受访,一位老先生劝他说,他们是少有的拍摄前先调研沟通的团队。钱喻后来感慨道,原来只觉得我们的片名好,越深拍越被先生感动,好像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最后一集“陈寅恪”因故耽搁,找到王韧导演救急,他一边忙着照料病重的朱维铮先生,一边帮我们赶片。而恰好朱先生也在我们拍马相伯先生时带病接受采访,他也是替他的马先生讲述。此外,为更立体地表现先生,导演找出各种新的线索,让学生讨论,跟拍追随者的活动,日记朗读,动漫穿插……我们拍先生,其实也是我们在上课。忧伤的是,我们能看到他们,他们看不到我们。

1.请指出文中划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

                                                                                  

2.根据邓康延的观点,在“先生们”很辉煌的时代,好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特质?他们与好的先生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5分)

                                                                                       

3.根据全文内容,从治学与做人两个方面概括“先生”的风范与精神,并简要分析其对我们今天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