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淡雅百合

枫林

①记得小时候,母亲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卉,每到夏季,各种鲜花争芳吐艳,满院飘香。

②我喜欢那一簇簇迎风盛开的山百合。那时的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躲在花丛下捉迷藏;用那些紫色的百合种子穿成“珠珠串”,美美地戴在手上。有时在盛开的花朵上,还可以捉到漂亮的蜻蜓或者蝴蝶。花儿的馨香、翩翩起舞的蝴蝶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充盈着院中的每一个角落。那份温馨、那份快乐,幸福着我的童年。望着我们沾满花粉的手臂和笑脸,母亲总会忍俊不禁,并小心拾起那些紫褐色的种子,继续种在花圃里。因为有母亲的精心培育,我家的百合年年花繁叶茂,美丽旖旎。母亲不仅培育了美丽的百合,也把爱花、养花、惜花的情愫遗传给了我,把对花儿的痴情种进了我的灵魂,使之成为成年的我生活中唯一的嗜好。

③百合花又叫夜合花,原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自古以来,百合的美,常是诗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一般人对它也喜爱有加,无论是栽植于庭园或瓶插于室内,它都散发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清纯高雅的气息。至于百合名称的由来,则因其根茎由许多白色的鳞片层层环抱,状似白莲,取其“万事随心”“百年好合”之意。

④我寓所周围的山上生长着许多野生的山百合,“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每年到了百合的花季,你看那红色的花瓣上,点缀着颗颗褐色的笑靥,紫色的花蕊突出于花瓣之外,俏丽的绽放于树下、林间。与庭院中种植的各色百合遥相辉映,芬芳妩媚,香馥悠长,成为我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⑤我爱百合花,尤为喜爱白色的百合花,也许是它身上美丽、纯洁、脱俗、清馨的气质深深打动着我。你看百合花那绿绿的叶,片片衬托着花枝上白白的花瓣,喇叭形的花朵自然舒展;花无异色,含露低垂;那洁白的百合花,像月下的霜雪,像无瑕疵的白玉,像少女的肌肤,像水洗的胭脂。清新脱俗的百合花散发淡淡的清香,就像婀娜多姿的清秀佳人,如梦似幻,超然脱俗,不染纤尘。

⑥我对百合花是一往情深的。我喜欢她不附庸风雅的品格,喜欢她“天然淡泊好精神”的本色,喜欢她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当你走近百合花丛,便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陆游“芳兰移取通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所描绘的诗意之中。

⑦百合花,尽管羸弱轻柔,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激进的灵魂,无论刮风下雨,它都能在墙角一隅淡然的伫立。它不比四君子的刚毅,但却在柔柔的妩媚中有着矜持的顽强和脱俗的清雅。它不为流俗而动,依然保持了原始的简单,一色的白,一心的坚持,一生的自持。尽管人们培植了更多眩目的品种,但它依然无动于衷地坚持着自己,成就了永恒的白色经典,保持了永恒的纯净。

⑧每每在百合盛开的季节,采撷一束淡雅秀逸的百合花放置我的桌案上,独自欣赏着如此纯净、淡雅、清馨的花朵,自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在人与花的互相凝视中欣赏着、交流着,仿佛她就是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知己。每次面对她,一切压力、忧郁和不快,都会荡然无存。她给小屋带来了祥和、安宁和温馨,她把我带入一个生机勃勃、如歌如诗般的境界,让我尽享熏风送暖的惬意。愿她在我的心谷里永不凋谢,让她的清香萦绕着我,与我相依相随。

⑨也许我早已被中国的花文化潜移默化却浑然不知,不然我怎么会在万种娇艳中独爱那一种?是的,“花非花,人非人,花是人,人是花”,百合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存在体,更是一种心情,一种文化,一种经典的创造。

⑩常听人说起“花语”:牡丹象征富贵,康乃馨象征温馨、祝福,玫瑰象征着爱情。我喜欢百合,希望她成为“圣洁”和“友谊”的象征。

⑾美丽的花儿,只有当她脱离大自然的田野,悄然进入人们心田的一瞬间,她才会变成一种永恒。                             (选自散文在线“精美散文”,有删改)

1.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百合花的特点。(4分)

2.⑤段划线句子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3.请结合全文,解析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6分)

 

答案:
1.①美丽、芬芳、妩媚;②清纯高雅(超凡脱俗、不附庸风雅、天然淡泊)、矜持含蓄;③羸弱轻柔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激进的灵魂。 2.比喻(博喻)。(1分)作者连用四个喻体形象写出百合花的美丽,“月下的霜雪”从整体上写出花朵颜色的乳白、朦胧幽雅的特点;用“无瑕疵的白玉”描写花色的纯然无瑕;用“像少女的肌肤”写出花的柔嫩;用“像水洗的胭脂”写出花的清新妩媚。(每一个喻体的作用1分) 3.自然的事物,只有融入人的生活,才更有价值,更具魅力。(2分)本文分别叙写了百合花给我的童年带来幸福;百合的优秀品格陶冶了我的性情;百合给我带来了祥和、安宁和温馨;百合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万事随心”“百年好合”等象征意义。(四点中任意两点各1分,共2分)所以,百合已由一种简单的存在体,走进了人的心田,走进了文化,成了经典,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和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百合的赞美之情。(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百合花的形象特点,分析时,可从作者对百合花的形象的直接描述和通过一些描写中,抓住能代表百合花形象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出来即可。可分别从百合花的美感姿态、气质、精神品格等方面进行概括。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分析时,可先根据四个喻体形象及比喻词来判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句。然后再分别结合着四个喻体形象的特点,来分析其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百合花形象特点。如“月下的霜雪”,以“霜雪”的白来形象的写出花朵颜色的乳白、朦胧幽雅的特点。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首先要从这句话的本义来分析答题,可从自然与人的关系角度分析作答;然后,结合着文章内容,从作者童年与百合花的关系,百合花对作者的影响,百合花的象征意义,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更深层的含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一是打造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越来越难。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倒是《中国达人秀》才艺无门槛,感人的故事是其最独特之处,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一个有益的突破。

而《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指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8月7日)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中国达人秀》不是只注重单纯的才艺,而是注重以情动人,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选秀节目的一个有益的突破。

B.《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体现了公众对选秀节目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进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C.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这些新人并收其为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这是《中国好声音》的一个独特之处。

D.《中国好声音》并非完美无缺,有几位选手对自己经历的描述经不起追问。节目应该要求每位选手有诚信,有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E.《中国好声音》虽然也引起了一些质疑,但只要提高诚信,它就一定会越办越好,长盛不衰。

2.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在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出现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结果。

B.《中国好声音》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看重音乐的专业性,让“好声音”成为推荐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

C.《中国好声音》关注了“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并加以具体的指点,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D.《中国好声音》并不是一个让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给了选手们一个梦想开始的起点,让他们体味奋斗和梦想所带来的幸福感。

3.《中国好声音》在哪些方面引发了轰动效应?又引起了哪些争议?

                                                                                 

4.选秀节目怎样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重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奚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③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①机:吉凶之兆。②伍员,字子婿,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③抟黍:捏成团的黄米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者异也     宝:宝物

B.王封我矣,吾不受也             数:多次

C.见一丈人,小船                 刺:用篙撑

D.伍员于吴                       适:到……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过荆,至江上              州司临门,急星火

B.盖是国也,地险民多知      吾尝跂望矣

C.可长有者,唯此也          皆出于此乎

D.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丈人    其孰能讥

3.下列文句中,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B.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C.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为论据,并举“儿子必取抟黍矣”的生活实例,夹叙夹议,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3分)

                                                                                 

②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4分)

                                                                                   

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以不受为宝”的两个实例。(可自己概况或引用原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