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梁思成的野外考察
①1932年4月思成的第一次野外考察是一个创举。促成这件事的碰巧是介绍他到沈阳去的好朋友杨廷宝。据杨回忆,“有一次我偶尔去到用作公共图书馆和群众教育展览厅的北京鼓楼,我看到在一楼巨大的穹顶下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外表古怪的寺庙照片。图片下面的说明清楚地写着:‘蓟县独乐寺’。当我向思成形容照片上斗拱的形状时,他很兴奋,说我看到这张照片非常走运”。
②这次考察当天晚上打回北京的电话:“没有土匪。四个人住店一宿一毛五。”
③思成写道:“独乐寺观音阁高踞于城墙之上,老远就能望见。人们从远处就能看到它栩栩如生的祥和形象。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第一次打开了我的眼界。”
④观音阁始建于公元 984 年,那是宋朝初年,楼是两层夹一个暗层。阁里供奉着 60 英尺高、有 11 个头的观音,它是已知的中国现存的最大泥塑像。从思成的观点来看,观音阁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就近详细研究一所其建造时间很接近宋代术书《营造法式》的好机会。他运用这部著作的专门名词来进行他的描述。他仔细地比较了独乐寺各个建筑部件的尺寸和书中所列的尺寸,澄清了书中一些晦涩的段落并且阐明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早期发展。
⑤1979 年 4 月,梁思成第一次访问后的 47 年和那次带来无数人员伤亡以及北京、天津许多房屋倒塌的大地震后的两年多,独乐寺和它的门楼仍然完好。蓟县比北京、天津更接近震中唐山,但是已有千年历史的高耸入云的木楼观音阁,却只受到很小的损害。
⑥1932 年 6 月,梁思成带领营造学社到宝坻县进行野外调查。他们经过艰苦跋涉到达目的地,查明广济寺是另一座辽代寺庙。巨大的斗拱和深远的屋檐立即表明它具有辽代建筑的特色。大殿里面有一批石碑,最重要的一块是 1025 年刻制的。当地人把它叫做“圣碑”,认为这是宝坻最重要的东西。
⑦后来,思成特意为营造学社将来的工作编制了一套详尽的程序,营造学社每年派出由研究人员带领的野外小分队进行二至三个月的考察旅行,对乡村地区进行详细考察。每一次出外考察前都要在图书馆里进行仔细的准备。阅读地方志一类有关历史、地理和佛教的书籍,然后产生一份有希望的建筑物的目录。一份旅行日程由此拟制出来。目录上的每一件建筑物都必须找到、验明,如果它仍然存在,就加以丈量和拍照。大多数考察组都由思成自己带领,虽然他在小组里总是体力上最不强健的一个。
⑧在派出小组之前,梁思成先把计划和目的通知省政府,让他们先告诉当地的官员,在小学里拨给他们一间房子。
⑨1933 年秋天,思成到应县,他写道: 这是在盐碱地上一个贫穷的城镇……但它自夸拥有中国至今仅存的木塔。”巨大的塔身“就像一个黑色的巨人,俯视着城市。但在它的最上一层的南面可以看见一盏灯,在周遭的黑暗中的一个亮点”。
⑩在野外考察期间,他审视并公布了许多中国的宝塔。他写道:“为中国的风景添彩增辉的,没有比在中国话里最容易发音和容易记住的‘塔’更显著的东西了。……不管塔的形式或大小,它总是佛教的文物埋藏所或僧侣的墓葬。”应县的塔是一处无与伦比的国家宝藏。
(11)从此以后,思成只要通过报刊或其他来源获知了看来有希望的遗存,他做出一个惯例,写信给当地的邮局局长,让他帮忙弄到这个建筑物的照片。他总是附寄一小笔钱,以抵摄影师的时间和材料费用。用这种办法,他顺着从北京向南的两条干线——京汉铁路和津浦铁路,事先核查了一批较容易的目标。
(选自《梁思成和林徽因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第一段“他很兴奋,说我看到这张照片非常走运”,看似写作者的“幸运”,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物有高度敏感度和鉴赏能力的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的高度评价。
B.梁思成通过详细研究《营造法式》对独乐寺观音阁的描述,澄清了书中的一些晦涩的段落,阐明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早期发展。
C.虽然蓟县比北京更接近唐山,但是在大地震中已有千年历史的高耸入云的木楼观音阁却只受到很小的损害,是因它采用了巨大的斗拱和深远的屋檐的木结构。
D.虽然文章对梁先生考察过程中的艰辛并没有过多叙述,但我们还是能从一些细节中感受到他在社会动荡、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坚持野外考察的执着精神。
E.梁思成认为,塔虽然有形式和大小的区别,但它总是佛教的文物埋藏所或僧侣的墓葬,为中国的风景添彩增辉的只有“塔”。
2.请结合全文分别概括梁思成的几次野外考察及其意义。(6
分)
3.由梁思成编制的野外考察程序和他的具体做法,可以看出在考察过程中他注重哪些方面的细节?请结合文章概括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