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______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①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②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③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④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⑤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②③①⑤④    D.②⑤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语句衔接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句意上前后呼应,二是句式上前后照应。③语意和前文构成转折关系,故排在开头;①和③是因果关系,应紧随其后;④为因,②为果,故②在④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这是谁的城市化?

肖锋

(一)城市化必须回答两个命题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迁移,时间之急、规模之大、冲突之剧烈、影响之深远,无以匹敌。

中国的城市化或城镇化必须面对两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市长的城市化还是市场的城市化?

历史上的城市是自然生成,先有“城”(防卫)后有“市”(交易),逐渐融合为城市。

今天,城市化是一场运动,一场围绕权力、资源的角逐。君不见,“拆城市长”们大手一挥,千年文脉断绝。所谓“国际大都市”清洗一切。老外说,中国的城市越来越没看头了。因为千城一面。

城市策划人王志纲称,城市经营是市长和市场的一场“双人舞”。在这场双人舞中,两者的分工应该是政府主导、企业运营。而实际上,市长们既是指挥官(定规划),又是运营商(搞开发),还是建筑师(指导设计)——建个“标志性”建筑;“给我搞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有突破性的;要有国内没有、国际领先的。他们要的是GDP、税收和表面的光鲜靓丽。

可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人们看到的是越来越陌生的老城和千篇一律的新城。过去三十年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破坏比“文革”十年更甚。

不但老北平、老上海、老广州等都将成往事,老宁波、老青岛、老昆明也成往事。它们是图片上的绝版城市。今天的市长们如何面对后人的指责?

第二个命题:是本地人的城市化,还是与外地人共享的城市化?

未来20年将有约5亿中国人口成为新市民。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51%提高到76%以上。

中国城市化的本质是利益博弈、利益再谈判。城市化关键在“化”,即新移民成为市民以及居民成为公民。其中外来人员融入是社会公平问题。当涉及个人利益时所有漂亮的口号都靠边站。

外来人员检验着一座城市的包容度。“北漂”说明北京容得下他们;“新上海人”说明上海试图包容;“新客家人”或者“过江龙”说明或许最包容的还是饱经市场化洗礼的广东。

革命时期,中国的问题是农民和土地问题;今天,中国的问题是2.5亿农民工及其家属融入城市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要像市民那样,享受学校、医院、养老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据城建部测算,一个外地人变成市民,财政要掏8万元。按目前全国2.5亿农民工计要掏20万亿元(未计其家属)。但这个测算忽略了外地人创造的价值——只有每人8万元吗?

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要成为新市民,他们要享受现代化。可现实是他们乡下回不去,城里进不来。试想数亿年轻人进不来也回不去,中国的城市如何安定?

(二)城市化必须解决两个矛盾

张钦楠的《阅读城市》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街道是“句”,街坊是章节,公园是“插图”。透过它们,我们阅读到“人”,活着的和逝去的人。是人缔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文化。

城市的发展有如铺一张底图,然后一层层书写,仿佛古人与今人在对话。①而今天是速成城市。权力的大手一挥,于是系统格式化。

正如丘吉尔所说,“人创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在一样的建筑群中,人们一样的服饰,一样的冷漠表情。无论梁思成如何叹老北平,于坚如何叹老昆明,旧城连同那些儿女情长一并被涤荡而去。

一个只有骨干没有细胞的城市,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②

随着老建筑的铲除,原来的社区温情也被冷漠取代。城市人疏离化、原子化。于是“老人摔倒不去扶”,于是“小悦悦式悲剧”发生,于是陈水总们就报复社会了。

广州城管被小贩狠抓下体的场景刚为该群体赢回点同情心,延安城管就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踩头激发声讨,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连为一体。“以暴制暴”或成为城市管理的常态。

厦门是个享受生活的城市。工夫茶与信佛让厦门人温良敦厚。老城区的小吃店,老辈人做不好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因为怕被街坊笑话。哪像现在人脸皮厚,只要赚钱,只求短平快。

以上这些其实都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培护好“社会”的细胞,城市不要疏离化、原子化,要有老礼,要有温情,许多悲剧或许就化为无形了。

(选自《新周刊》第398期,有删节)

1.城市化必须解决哪两个矛盾?(4分)

2.分别指出两处划线文字的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5分)

(1)城市的发展有如铺一张底图,然后一层层书写,仿佛古人与今人在对话。

(2)一个只有骨干没有细胞的城市,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

3.如何才能让“城市化”健康发展?依据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荣

①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作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那样的雨气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②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③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④古城有句俗语:“下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⑤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了父亲……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中最奇诡的底色。

⑥突然有一天,这一大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旧城改造成了最时尚的口号。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只有季节不会改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

⑦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妻子上班去了,儿子念书去了。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给朋友打个电话吧,该说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说。

⑧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木屋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种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⑨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坐下来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敞开的,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害怕有人窥探自家的隐私;外墙挂满了空调的外机,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出一种古典的雨声!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

⑩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宽长的画案上:砚池里墨汁充盈;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也早平铺好,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10期,有删改)

【注】①木笕:引水用的长木管,安在房檐下或田间。

1.作品第③段不惜笔墨对“雨声”进行了描写,这样安排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2.“他”在露台上搭建了青瓦木屋架,设置了瓷圆桌、瓷凳、红泥火炉等,为什么却找不回“那种声音”?(4分)

3.“他”为什么怀念那“一种声音”?(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