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荣

①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作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那样的雨气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②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③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④古城有句俗语:“下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⑤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了父亲……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中最奇诡的底色。

⑥突然有一天,这一大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旧城改造成了最时尚的口号。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只有季节不会改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

⑦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妻子上班去了,儿子念书去了。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给朋友打个电话吧,该说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说。

⑧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木屋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种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⑨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坐下来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敞开的,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害怕有人窥探自家的隐私;外墙挂满了空调的外机,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出一种古典的雨声!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

⑩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宽长的画案上:砚池里墨汁充盈;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也早平铺好,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10期,有删改)

【注】①木笕:引水用的长木管,安在房檐下或田间。

1.作品第③段不惜笔墨对“雨声”进行了描写,这样安排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2.“他”在露台上搭建了青瓦木屋架,设置了瓷圆桌、瓷凳、红泥火炉等,为什么却找不回“那种声音”?(4分)

3.“他”为什么怀念那“一种声音”?(6分)

 

答案:
1.①写出那“一种声音”之美妙,②照应上文“父亲”听雨时的“如醉如痴”。③更是预作铺垫,④与下文在露台上听雨的感觉形成对比,⑤突出“他”的怀念之情。[5分。每点1分,答对五点得5分。] 2.因为自然环境改变了,①没有了那种古典文化氛围,②没有了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4分。①、②点各1分。如果答“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或答“背景变了”,则只能得1分。] 3.①那“一种声音”反映了一种淳朴生活的自然之美(充满古典文化气息的诗意美),反映了一种人际和谐交往的人情之美。②但在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却已缺失,③让“他”深感失落、孤寂与忧虑。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时,要理解文章中对“雨声”的描写其实就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小说中一般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所以答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答。内容上,要从“雨声”的美妙和对他的怀念方面作答;在结构上,要从照应上文父亲听雨,为下文在露台听雨做铺垫的角度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是属于局部题,可以从文章中找到与“他”在露台上搭建了青瓦木屋架,设置了瓷圆桌、瓷凳、红泥火炉等,为什么却找不回“那种声音”?相关的语段,根据语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如文章第九段,作者对露台的前方,窗口,外墙等方面的描写,表明了环境改变,失去了古典的文化氛围,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交流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题干的问法,可以反向理解,即怀念那一种声音是因为那声音很美,怀念是因为现代的社会没有了这种声音。所以答题时,可以结合着文章的主题内容,从分析“雨声”之美,那种“雨声”的消失两方面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有删改)

(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E.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2.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3.文末说:“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为什么这样说?(4分)

4.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父母活着时,就依礼侍奉;父母死了,就依礼安葬、祭祀。”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为父母的疾病忧愁。”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不只是养活父母,更要对父母恭敬。”孔子通过列举具体行为答复了学生的问题,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高祖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义动,进战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止。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霍邑。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义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杲,仁杲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北宋·曾巩《唐论》)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引师霍邑                  趣:奔赴

B.贼众大败,各舍而走            仗:兵器

C.贼见吾还,必相追       蹑:尾随

D.三王陵,发伏击之       度:估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及高祖守太原             ②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为君也

B.①死亡须臾至               ②高祖乃悟

C.①今兵义动                 ②使其计不暇发,故克也

D.①进战必克,退还则必散     ②仁杲收而抚之,便未可得矣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

B.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

C.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

D.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率兵西向,在霍邑被隋将率精兵阻挡,恰遇连天大雨,粮草断绝,但高祖不为所动,促令急攻,最终大败隋军,平定霍邑。

B.平定京城后,高祖辅佐朝政,被授予唐国内史的官职,后来又改封为秦国公。高祖受禅后,又改任尚书令,并由秦国公进封为秦王。

C.在战争中,李世民善于分析敌情,恰当部署,抓住了敌人的要害,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凭借突出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

D.曾巩在评论中对太宗李世民推崇备至,认为他仁心爱民,他的朝代是历史上极治的时期,即使古代的圣贤君王,也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高祖不纳,促令引发。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

②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太宗“有天下之志”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