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梅长公传

钱谦益

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后也。公十岁丧父,从其母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倜傥雄俊,异于凡儿。年十四,为诸生。台使者按部阅武,骑马横绝教场,使者怒,命与材官角射,执弓腰矢,射九发连九中,中辄一军大呼以笑。长揖上马径去,使者不怿而罢。

万历癸卯,与应山人杨涟同举于乡,以功名节义相期许,盱衡扺掌,视举世无如也。甲辰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孙少师以史官同馆,性严重,不可一世士,独推重公。公在馆中,语则矫尾厉角,坐则掀髯摇扇,视馆阁诸公低头缓步,恒目笑不自禁也。

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疏屡上,不见省。部党角立,如敌国不相下。一无所附离,每有封驳,恒两非之。其大指务在破私交,绌党论,矫时救弊,爱惜人才而已。

居六岁,出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狱多冤结,拷一连十,累岁不得决。闭门周视案牍,期旦日会堂下,据案呼囚,明举其刑书云何,据几决遣,狱成于手中,奄忽如神。

宦家子依倚父势,恣为奸利,禽治之不可得。使人晓谕其父:“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其父大寤,听其子就理命。冤民如墙而立,占人田园若干,攫金钱若干,以次质对,尽反其侵掠,则缚狠子痛箠之曰:“用以谢乡人,并以谢而父也。”卒自刮磨为善士。

海寇袁八老掠潮杀守吏,潮非公所部,自请往剿。严兵扼海道,绝馈运,断樵汲,散免死牌数千,首服者接踵。八老窘迫,乘潮夜遁,乞降于闽。公督学山东,八老率舟师援辽,谒公于登。公语之曰:“海上之役,不得望见颜行,今何以在此?”八老泥首谢曰:“畏公天威,是以走闽,今日敢不为公死乎?”公文人不便武事,其为剧寇畏服如此。

其视学,阔略教条,谢绝请寄,考课之暇,进诸生而教诫之。贤者降阶执手,重以慰藉;不类者嚼齿唾骂,申以夏楚。诸生始而骇,中而服,久而歌思颂慕,咸以为师保父母也。

[注]夏jiǎ楚,古代学校体罚越礼犯规者的两种用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者不而罢                  怿:喜悦 

B.一无所附离                    附离:违背          

C.并以而父也               谢:谢罪

D.以慰藉                   重:加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倜傥雄俊,异凡儿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B.冤民如墙立                   去今之墓葬焉

C.不类者嚼齿唾骂,申夏楚       又重之修能

D.今日敢不公死乎               不足外人道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长公年幼丧父,随母家居。他文武兼修,每天坚持研习的书有寸把厚,与教场的材官比赛射箭,他九发连中。

B.梅长公应举时,与杨涟志同道合,经常以功名节义互勉。后来在翰林院供职时,眼界极高的孙少师却惟独推重他。

C.梅长公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时,将数年不决的案件很快判定,又促使久抓不获的官宦子弟自首,接受惩罚。

D.梅长公潮州平乱时,一方面断绝了海寇的粮道,一方面给前来自首者发放免死牌,结果袁八老不战而溃,俯首谢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3分)

(2)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4分)

(3)公文人不便武事,其为剧寇畏服如此。(3分)

 

答案:
1.B 2.C 3.D 4.(1)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扼腕”“慨然”“建置”各1分) (2)你是想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讨一条活路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判死罪呢?(“其”“抑”各1分,“出而生”“匿而死”各1分) (3)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他竟然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便”“剧”各 1分,被动句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知“B、附离:依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以”“为”“而”“于”四个常见文言虚词,结合四个虚词的具体用法和语境可知:C“以”意义和用法都是“介词,用”。A“于”意义和用法分别为“介词,跟/比”。B“而”意义和用法分别为“连词,修饰/顺承”。D“为”意义和用法分别为“介词,替/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可知“袁八老俯首谢罪,不是在潮州,而是在登州”。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关键词句:(1)“扼腕”“慨然”“建置”(2)“其”“抑”(3)“便”“剧”“为剧寇畏服”(被动句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梅公名之焕,字长公,黄州麻城人。他的祖先,是宋朝宛陵先生(梅尧臣)的后人。梅公十岁时父亲去世,跟随他的母亲刘氏住在东山的沈庄,每天研习的书文(摞在一起)超过一寸厚。为人洒脱,英武雄壮,不同于普通的孩子。十四岁时就成为生员。某台使巡视部属,正在讲习武事,梅公骑马横穿教场,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持弓,腰佩箭,九发连中。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是大呼而笑,梅公作了个长揖后上马径自离开。使者虽不高兴也只好作罢。 万历癸卯年,梅公与应山人杨涟参加乡试一同中举,二人用功名节义来相互勉励,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人能比得上他们。甲辰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的孙承宪凭借史官的身份与梅公同在翰林院任职,性情严肃稳重,看不上天下的士人,唯独推许尊重梅公。梅公在翰林院中,说话时锋芒毕露,坐着时也谈笑风生,看到翰林院众同事低着头慢步走,总是眉开眼笑,忍俊不禁。 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多次上疏,也没有被关注。当时朋党对峙,就像敌对的两个国家,争执得不相上下。梅公一方也不依附,每每遇到封还诏敕的情况,梅公总是批评双方。他的主要意图在于破除私下勾结,废除朋党之间的争论,矫正挽救时弊,爱惜人才而已。 过了六年,出京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派驻守惠州。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审讯一件案子就会牵连到十件,多年也得不到决断。梅公闭门仔细察看案卷,约定第二天当堂会审,按案卷传呼囚犯,根据刑法条文一一说明,当堂审判发落,案件随手判决,快速如神。 一个官宦子弟依仗父亲的势力,干了不少坏事。官府想要捉拿惩处他,却抓不到他。梅公派人劝告他父亲:“你是想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讨一条活路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叛死罪呢?”他的父亲幡然醒悟,任他的儿子听由天命。受冤的百姓像一堵墙站着,宣布他霸占别人的田地有多少,夺取钱财多少,依次和他对质,梅公把他侵犯掠夺的财产全部返还给人,就捆住这个坏小子鞭打他说:“向乡人谢罪,向你的父亲谢罪。”官宦之子最终自我磨砺,成为好人。 海盗袁八老侵掠潮州杀死了守吏,潮州不是梅公管辖的地方,梅公主动请求前往剿匪。他派重兵据守海道,断绝了海盗的粮食物资运输,散发了好几千块免死牌,投降服罪的人一个接一个。袁八老处境困窘,乘着涨潮在夜里逃跑到闽地请降。梅公到山东任督学的时候,袁八老率水军增援辽东,在登州拜谒梅公。梅公对他说:“海上的那次战役,没能够看到你,今天怎么在这里了?”袁八老顿首至地谢罪说:“当时害怕您的威严,因此逃到闽地,今天怎么敢不为您而死呢?”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还是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 梅公考察学政的时候,不讲究教条,谢绝任何请托,考核空闲之时,召来生员教育劝诫他们。对于有出息的学生,他走下台阶握住对方的手,并加以安慰;对于不成器的学生,他咬牙痛骂,甚至用棍棒来教训。生员们刚开始很害怕,过了一阵子就心服口服了,时间长了就歌颂思慕梅公,都把他当作老师父母了。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评“抗日神剧”:暴力夸张罔顾公共理性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1.下列对“抗日神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日神剧”之所以称为“神剧”,在于它们过度渲染和夸大了我抗日志士们的神勇与盖世神功,雷人桥段层出不穷。

B.“抗日神剧”实际上是以抗日故事为包装的武侠剧、偶像剧,充斥着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元素,表现出类型化特点。

C.“抗日神剧”用“笑谈”的方式,不仅将血肉之躯筑就的抗战精神空洞化和游戏化,还将其变成了纯粹的暴力刺激。

D.“抗日神剧”为商业算计而植入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等内容,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也放弃了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抗日神剧”慷先驱之慨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

B.那段抗战历史带给我们中国人切肤之痛, 且距今不远,在文艺作品中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讲述是不太合适的。

C.认识抗战历史要看到侵略者的恶和近代以来我国的落后导致我们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是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基本理性。

D.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抛开过于精明的商业算计,突破观念简单化的状况,抛弃编造离谱的做法,真正将“民族大义”置于正确的位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可以不承担教育责任,但绝对不能罔顾公共理性,赤裸裸的宣扬人性中某些本能欲求。

B.人的本能欲求可以通过电视剧中的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来实现“替代性满足”,但要实现人的心智平衡,还需要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的介入。

C.如果故事不离谱,也有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的介入,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就不存在内在共通性。

D.如果文艺作品过分强化人们对暴力的依赖,那么暴力对象是谁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它渲染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另类“新文学”之父

李林荣

论在文学史上的辈分,郁达夫属于为“新文学”吹响号角、发起最早几波冲锋,打赢最先几场漂亮硬战的前驱和元勋。

1921年在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读大二的郁达夫,就邀集了一帮后来成为“新文学”第二大团体“创造社”骨干的朋友,成立 “创造社”文学社团,同年 10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在上海出版了。仅以上两点,郁达夫作为“新文学之父”,当之无愧。可实际上,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以至今天,很多人都不太乐意痛痛快快地把郁达夫和胡适、鲁迅、周作人、茅盾摆在一起,相提并论,认定其对“新文学”有首倡缔造之功。一个直接的缘由,就在于郁达夫赖以创下一项文学史纪录的成名作——小说集《沉沦》,实在是不讨大家喜欢。

情况甚至还比这更严重,《沉沦》刚一问世,按历史现场的目击证人周作人的话说,就“颇有人认他(它)是不道德的小说”。当年指斥《沉沦》不道德的种种说法,究竟有多严厉、多难听,今天已不容易详细了解。从周作人为《沉沦》辩白、正名的那篇题目也叫“《沉沦》”的议论文章,篇幅超过了周作人那一时期写的一般论文差不多一倍,就可以侧面感觉到那会儿骂《沉沦》的声浪,气势着实不弱。 

周作人的评论一出,在以学问和权威为信仰的知识界、文化界,基本再没什么人去揪《沉沦》的道德小辫子了。至于在文化、文学的专业圈之外的日常舆论场合,《沉沦》内容、外形和品位,八成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道德”,往轻了说,也是:它写的和写它的,一概都没出息。

一部《沉沦》,三个故事,主人公都是一位青春年少、留学海外的小伙子,基本情节都是主人公被“名誉、金钱、女人”三重欲望的“三角联盟进攻”,昼夜不休连轴折腾,弄得日甚一日地神形憔悴、弱骨支离、失魂落魄,最后落到非死即病的穷途绝境。有欲望很正常,因追逐欲望,而惶惶、而窘迫,也不算失常。在欲而难得和只能偶有所得的情形下,总是自怨自艾、唉声叹气、顾影自怜,越琢磨越伤心,动不动就二目垂珠、以泪洗面——这样的做派,却怎么看也不能看成人情、世态的常态。

对《沉沦》和对郁达夫有关《沉沦》创作背景的追述,历来有两个普遍存在的“没读懂”。一个“没读懂”,表现为不是把《沉沦》向上拔得太高,就是把《沉沦》向下摁得太低;另一个“没读懂”的表现,则是不是把《沉沦》跟他的作者郁达夫先生本人的生活实际靠得太近,甚至干脆贴在了一起,就是反过来走另一极端,把二者使劲拉开,分离得太远。 

其实,达夫先生追述过,说他的真正的文学创作生活,是从《沉沦》发表以后才起步的。这也就是说,写《沉沦》这三篇小说的时候,他还并没有充分明确、充分自觉、充分自信的以小说家或者文学家自居的意识。

《沉沦》是郁达夫作为业余写手的最后一笔涂鸦,其实质水平是业余涂鸦级的,但传播的范围和产生的效应,却是专业高手级的。这种明显的不对称,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为《沉沦》毕竟写的是没出息角色的没出息故事,而且还是三个步点踏在一处,相似的叙述框架,同样的“名誉、金钱、女人”三角联盟“欲望”组合的蛊惑和煎熬,做推动情节的动力源,而从这几个方面暴露出来或者说泄露出来的,正好只能是尚缺乏作家的机心和文学艺术手段的合成包装的郁达夫本人写作当时的实际生活情态。

郁达夫其人其文是不寻常的,这种不寻常,在他生命途中从非文学到文学、从业余写手到作家移形换位的临界点前后,有由低调到高调、由宣泄到创造的不同体现,但坦率无伪的实质是一以贯之、持续不变的。

在《沉沦》成型之前的岁月里,或者说作家郁达夫文学生命的孕育期里,还未成名作家的郁达夫大概确实是被一种耽于自卑的丑小鸭情结给压抑得有点“没出息”了。《沉沦》里三位有事没事都能兀自伤怀、哭哭啼啼的主人公,就该是这一时期郁达夫本人的人格倾向投射,这三位“没出息”的主儿共同牢牢怀抱在心的欲魔三角形——“名誉、金钱、女人”,也确实就该是压弯他们身形脊梁的那座精神大山。 

但是,这一切,都在《沉沦》发表之后,随着郁达夫文学生命和社会生命的航船乘风破浪、启程远行,都被挪移到一个更开阔也更崇高的价值平台上,给全面刷新和整体超越了。郁达夫从《沉沦》开始的文学之路,自抬脚第一步算,就是有和《狂人日记》同等豪迈的气势和同等深广的意义。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首段写郁达夫为“新文学”吹响号角,是新文学的前驱与元勋,既奠定基调,也引出下文对其卓越文学成就的叙述。

B.文章第2段运用对比手法,揭示郁达夫的《沉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侧面表现出郁达夫的文学功绩。

C.传记中引述了周作人的话,其目的在于凸显小说《沉沦》发表后所受到的责难和批评,使《沉沦》在社会舆论上树立了权威。

D.作者认为,对待郁达夫的《沉沦》存在着两个“没读懂”,具体表现为在“主题”上与“背景”上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

E.郁达夫先生自己对《沉沦》偏爱有加,并满怀深情追忆说,自己真正的文学生涯是从《沉沦》发表以后开始的。

2.联系文本,作者为何称郁达夫为“新文学之父”?“另类”又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回答。(4分)

3.文章称《沉沦》是“郁达夫作为业余写手的最后一笔涂鸦”,但“传播的范围和产生的效应,却是专业高手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

4.文章多次说《沉沦》“没出息”,又说郁达夫其人其文“不寻常”,是否矛盾?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