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怀良辰以孤往, ,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答案: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  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但以刘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岫”、“ 耘籽”、“ 东皋”、“ 云销雨霁”、“ 孤鹜”、 “五尺之僮”、“茕茕孑立”、“日薄西山”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齐武闵王冏①,字景治,献王攸之子也。少称仁惠,好施,有父风。初,攸有疾,武帝不信,遣太医诊候,皆言无病。及攸薨,帝往临丧,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诏即诛医。由是见称,遂得为嗣。

元康中,拜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赵王伦密与相结,废贾后,以功转游击将军。冏以位不满意,有恨色。孙秀微觉之,且惮其在内,出为平东将军、假节,镇许昌。伦篡,迁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欲以宠安之。

冏因众心怨望,潜与离狐王盛、颍川王处穆谋起兵诛伦。伦遣腹心张乌之,乌反,曰:“齐无异志。”冏既有成谋未发,恐或泄,乃与军司管袭杀处穆,送首于伦,以安意。谋定,乃收袭杀之。冏屯军阳翟,伦遣其将闾和、张泓、孙辅出堮坂,与冏交战。冏军失利,坚垒自守。会成都军破伦众黄桥,冏乃出军攻和等,大破之。及王舆废伦,惠帝反正,冏诛讨贼党既毕,率众入洛,顿军通章署,甲士数十万,旌旗器械之盛,震于京都。天子就拜大司马,加九锡之命,备物典策,如宣、景、文、武辅魏故事。

冏于是辅政,居攸故宫,置掾属四十人。大筑第馆,北取五谷市,南开诸署,毁坏庐舍以百数,使大匠营制,与西宫等。凿千秋门墙通西阁,后房施钟悬,前庭舞八佾,沈于酒色,不入朝见。坐拜百官,符敕三台②,选举不均,惟宠亲昵。以车骑将军何勖领中领军殿中御史桓豹奏事,不先经冏府,即考竟之。于是朝廷侧目,海内失望矣。南阳处士郑方露版极谏,主簿王豹屡有规,冏并不能用,遂奏豹杀之。有白头公入大司马府大呼,言有兵起,不出甲子旬,即收杀

 冏骄恣日甚,终无悛志。

(选自于《晋书》,有删减)

【注】①冏:司马礒。②三台: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三台的总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少称仁惠,好施 振:救济

B.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捏造罪状陷害人

C.伦遣腹心张乌之 觇:侦察

D.主簿王豹屡有规箴:规劝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送首于伦,以安意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会成都军破伦众黄桥州司临门,急星火

C.凿千秋门墙通西阁  问征夫前路

D.不出甲子旬,即收杀而莫夭阏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听了齐武闵王冏的话后,下诏诛杀了太医。

B.冏把军队驻扎在阳翟,司马伦派他的将领闾和、张泓、孙辅从堮坂出兵,与冏交战。冏的军队失利,筑坚垒自守。

C.冏于是辅政,居在司马攸以前的宫殿,设置了掾属四十人,大筑宅第馆舍,北边收取五谷买卖市场,南边开设各种官署,毁坏的房舍用百计算。

D.殿中御史桓豹向天子奏事,没有先经冏的府第,最终考验他,于是朝廷畏惧,天下大失所望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孙秀微觉之,且惮其在内,出为平东将军、假节,镇许昌。(4分)

 

(2)坐拜百官,符敕三台,选举不均,惟宠亲昵。(4分)

 

(3)冏骄恣日甚,终无悛志。(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活动,其生命活动和生活需要的全部物质都依赖于自然界。地球生物圈是人类的诞生之地和生存环境,汤因比将其比喻为人类的母亲。人类也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物种一样,其生存环境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因此构成了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方式就是生产活动。而传统的生产活动完全服从岁时的安排,逐渐形成了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岁时节令习俗。

那达慕是否可以称为节日,学术界似乎还有争论。与农耕民族的节日相比较,草原民族的节日似乎不是固定到“日”,草原那达慕的节日的文化场域也比较宽泛。据调查,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乌里雅斯太镇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牧人说,哪年雨水好,就举行那达慕。还有一种说法:举行了那达慕,雨水就更好。而雨水好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所以传统那达慕的节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在农历6—7月。民俗,它与人们的出生地、族属、国籍、性别等与生俱来之物相关,那达慕节期的选择既是蒙古族情感的产物,又建立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

这个节日的产生与蒙古族古代的历法有关。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徒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在对天象的观察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历法。由于草场是牧业的生命线,他们以草木计年。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云:“但见青草则为一年。”宋孟珙《蒙鞑备录》云:“其俗每青草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牧草的荣枯标识着牧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因此“草”具有年的意义。注意这里的草不仅含有自然意义,而且含有人文意义。对于时间,正如法国哲学家所说,我们不可以深入理解,只可直觉与体验。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是以草为参照物的。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从事不同的生计方式对时间的体验有所不同。什么叫节日?节日是人们在生产中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和对时间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在每年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人类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草原那达慕的时间选择在夏末秋初,这个节庆的时间有相对的固定性:“时间标志法取决于不同工作条件及其与自然节奏的关系”。在夏末秋初这个一年里的特定时间,草原上举行那达慕,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与农耕文化的节日的文化空间不同,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文化空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必须是一个文化场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和场所,必须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性;从其文化属性看,则应该具有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娱乐性等等。

草原是牧民的生活之源。在草原上,游牧民所从事的劳动、迁徙,与五畜、与自然界的草场和气候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的,牧业的生活方式是在草原生态中生存的牧人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对于人类学家而言,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因为经过牧民的劳动,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草原是牧民的家园,同时也是牧民节日的文化空间。

(选自邢莉《在第六届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1.下列关于前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达慕,作为草原民族的节日,它不像农耕民族的民俗节日那样具体到某一天,它的节日的文化场域相对比较宽泛。

B.从已经举行过的大型那达慕看来,它们大多出于庆贺牧业丰收,而牧业丰收的前提就是雨水好,所以传统那达慕的节期相对固定。

C.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乌里雅斯太镇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据此可见,那达慕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

D.传统那达慕的节期一般在农历6—7月,这节期的选择既是蒙古族情感的产物,又建立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对自然界形成对象性关系,因而人类生存环境必须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

B.彭大雅《黑鞑事略》说“但见青草则为一年”,孟珙《蒙鞑备录》说“其俗每青草为一岁”,从宋朝的这记载中可见蒙古族当时是以草木计年。

C.节日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并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它具有三大元素,即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和呈现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

D.草原民族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从而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广袤无垠的草原就成了那达慕的文化空间。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像那达慕这样的岁时节令习俗是蒙古族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也是其传统的生产活动完全服从岁时安排的结果。

B.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而他们创造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要服从并服务于他们的生产生活。

C.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不同的时间感受,所以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因为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以草为参照。

D.对于人类学家,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就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