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鲍出字文才,京兆新丰人也。少游侠。兴平中,三辅乱,出与老母兄弟五人家居本县,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合得数升,使其二兄初、雅及其弟成持归,为母作食,独与小弟在后采蓬。初等到家,而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

初等怖恐,不敢追逐。须臾,出从后到,知母为贼所略,欲追贼。兄弟皆云:“贼众,当如何?”出怒曰:“有母而使贼贯其手,将去煮啖之,用活何为?”乃攘臂结衽独追之,行数里及贼。贼望见出,乃共布列待之。出到,从一头斫贼四五人。贼走,复合聚围出,出跳越围斫之,又杀十馀人。时贼分布,驱出母前去。贼连击出,不胜,乃走与前辈合。出复追击之,还见其母与比舍妪同贯相连,出遂复奋击贼。贼问出曰:“卿欲何得?”出责数贼,指其母以示之,贼乃解还出母。比舍妪独不解,遥望出求哀。出复斫贼,贼谓出曰:“已还卿母,何为不止?”出又指求哀妪:“此我嫂也。”贼复解还之。出得母还,遂相扶侍,客南阳。

建安五年,关中始开,出来北归,而其母不能步行,兄弟欲共舆之。出以舆车历山险危,不如负之安稳,乃笼盛其母,独自负之,到乡里。乡里士大夫嘉其孝烈,欲荐州郡,郡辟召出,出曰:“田民不堪冠带。”至青龙中,母年百馀岁乃终,出时年七十馀,行丧如礼,於今年八九十,才若五六十者。

鱼豢曰:昔孔子叹颜回,以为三月不违仁者,盖观其心耳。夫濮阳周氏不敢匿迹,鲁之朱家不问情实,是何也?惧祸之及,且心不安也。而太史公犹贵其竟脱季布,岂若二贤,厥义多乎?至於鲍出,不染礼教,起於自然,迹虽在编户,与笃烈君子何以异乎?

《三国志•魏书十八•阎温传》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3分)

A.以绳贯其手掌,驱去。              贯:绑着

B.还见其母与比舍妪同贯相连。        比:靠近

C.欲荐州郡,郡辟召出                辟:回避

D.岂若二贤,厥义多乎                厥:他们的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鲍出“孝”的一组是               (    )(3分)

①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

②母年百馀岁乃终,出时年七十馀,行丧如礼。

③出又指求哀妪:“此我嫂也。”贼复解还之。

④乃攘臂结衽独追之,行数里及贼。

⑤乃以笼盛其母,独自负之,到乡里。

⑥而太史公犹贵其竟脱季布,岂若二贤,厥义多乎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兴平年间,三辅之地发生动乱,因为饥饿,鲍出兄弟几个让老母亲在家看门,他们一同出去采莲子,为老母亲做饭。

B.鲍出得知母亲被贼人掠走后,明知贼人众多,寡不敌众,仍然和兄弟一同追赶贼人,并且接连杀了十几个贼寇,最后迫使贼人放回他的母亲。

C.鲍出以笼负母的做法,被乡里士大夫传为佳话。为彰显鲍出的孝义,乡里士大夫举荐他到州郡为官,但鲍出以平民百姓不能做官为由推辞,表现他淡泊名利高尚节操。

D.文章认为鲍出出生于平民百姓之间,虽然没有受到礼教的教化,但他的为人举止与那些情深义笃的君子没有什么不同。真是“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出责数贼,指其母以示之,贼乃解还出母。(3分)

(2)出以舆车历山险危,不如负之安稳,乃笼盛其母,独自负之。(4分)

(3) 至於鲍出,不染礼教,起於自然,迹虽在编户,与笃烈君子何以异乎?(3分)

 

答案:
1.C 2. D 3.B 4.(1)鲍出责问列举贼寇的罪过,指着母亲给他们看,贼寇才松绑放回鲍出的母亲。(数,列举罪状,1分;解,松绑,1分;句子通顺,1分。) (2)鲍出认为车子行走经过山路危险,不如背着母亲安全,于是就用竹筐装着母亲,独自背着母亲走到乡里。(第一个“以”,认为,1分;负,背,1分;笼,用筐,1分;通顺,1分。) (3)至于鲍出,没有受到礼教的教化,(1分)生于自然,虽然他行在田间地头,(1分)但与那些情真意切的君子有什么不同呢?(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熟悉历史的同学知道古代官员中有一种举辟制。从《陈情表》我们知道C应解释为征召。带入原文,我们会很快发现题目中解释的错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题目中要求的是有关鲍出“孝”内容的,我们分析语句可知③人物不对,⑥不是体现鲍出,用排除法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原文是“乃攘臂结衽独追之”独自追贼,题中写“仍然和兄弟一同追赶贼人”错。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一个字翻译成两个字,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数,列举罪状;解,松绑,;  (2) 第一个“以”,认为;负,背;笼,用筐;(3)一个字翻译成两个字,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即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鲍出字文才是京兆新丰人,年轻时游侠四方。兴平年间,三辅地方叛乱,鲍出和老母亲及兄弟五个人住在本县,因为饥饿,留下他的母亲守家,带领众兄弟出去采莲子,一起采了几升,让二位哥哥鲍初、鲍雅和弟弟鲍成拿着莲子回家,给母亲做饭,自己和小弟留下接着采莲子。鲍初等兄弟到家,发现几十个食人贼已经抢了他们的母亲,并且用绳子绑着母亲的手,赶着她逃走。 鲍初等兄弟害怕,不敢追贼人。过了不久,鲍出随后到家,知道母亲被食人贼抢走,打算追赶贼寇,众兄弟都说:“贼寇众多,该怎么办?”鲍出生气地说:“母亲在却让贼寇绑着手掠走,带走后会被煮着吃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就卷起衣袖,挽起裤腿独自一人追赶贼人,追了几里赶上了贼寇。贼寇远远望见鲍出,就排开阵势,等待他。鲍出赶到以后,从一边砍杀四五个贼寇。剩余贼寇逃跑,再次聚集围住鲍出,鲍出跳出包围圈击杀贼寇,又杀死十几个,此时贼寇分散开来,赶着鲍出母亲走到前面。贼寇接连攻击鲍出,没能取胜,于是就逃去与前一批贼寇聚合。鲍出再次追击贼寇,看见母亲和邻居妇女被绑在同一根绳子上,鲍出就再次奋力击打贼寇。贼寇就问鲍出:“你想要什么?”鲍出责问、列举贼寇的罪过,指着自己的母亲给贼寇看,贼寇才解开绳索放回鲍出的母亲。邻居妇女没有松绑,远远望着鲍出显出求救的神色,鲍出再次击杀贼寇,贼寇对鲍出说:“已经放回你的母亲,为何还不住手?”鲍出又指着哀求的妇女说:“这是我的嫂子”,贼寇也松绑放走她。鲍出救回母亲,扶持奉养她,客居南阳。 建安五年,关中才安定,鲍出北归,可是他的母亲不能步走,兄弟几人打算用车载着母亲,鲍出认为用车载经过山路危险,不如背着母亲安全,于是就用竹筐装着母亲,独自背着母亲走到乡里。乡里士大夫他的孝道气节,打算向州郡举荐,州郡下令征召鲍出,鲍出说:“农夫不能为官。”到青龙年间,母亲一百多岁才去世,鲍出此时已经七十多岁,按照礼节办理丧事,就像现在八九十岁的人,看起来才五六十一样。 鱼豢说: 过去孔子赞叹颜回,认为他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大概是洞察了他的内心吧,那濮阳周家不敢收留季布,可鲁地朱家不问事情的实情(收下季布)这是为什么呢?害怕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又感觉内心不安啊!但是太史公仍然认为他最终使季布脱身的举动的可贵的,向二位贤人那样,他们的义举难道不值得褒扬吗?至于鲍出,没有受到礼教的教化,生于自然,虽然他行在田间地头,但与那些情真意切的君子有什么不同呢?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的工程座右铭可以概括为“非大规模不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大坝和最广阔的高速铁路网络。现在,它正在建设地球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其中第一条线路在2013年投入使用。

南水北调工程将水从季风多发、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到缺水的、蓬勃发展的北方工业城市。于今年投入使用的东线,将长江水引到沿海省份。这条1467公里长的运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初步能够每年输送880万兆升的水,足以灌满2.8万艘巨型油轮。未来,它将最终扩容至每年输送1480万兆升。

运河东线主要是建立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一些线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运河内的水大多为非流动状态,这就可以托起装满运往北方的粮食的驳船。当新的东线投入运行,它将采用34个抽水站调水,功率达到366兆瓦。水泵将在中段将水流推向逐渐上升的地形,然后到达黄河运河隧道,之后水流会随重力完成其余的路程。

据中国水利部介绍,东线的总成本预计将达到85亿美元,其中包括25亿美元的水处理设施。这些设施是必要的,因为运河会穿过一些工业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而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线可能带来的影响还包括南方水资源的短缺、对长江流域的损害,以及北方的高水价(由于该项目的巨大开支)。然而,水利部还未以任何形式发布相关的成本效益分析,而工程下一阶段的实施正在推进。

该工程将水调往北京和天津的中线可能将在2014年完成。据水利部介绍,这条运河将再耗资370亿美元,用于扩建水库并安置34.5万居民。西部的第三条即最后一条线路将从西藏高原调水,但据报道,中国政府已经推迟了这条存在技术挑战和诸多争议的线路。

(选自《科技纵览》2013年第1期)

1.南水北调工程巨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5分)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怎样才能发挥持久性的作用。(5分)

3.最近,有专家学者积极主张并正在准备将京杭大运河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此,你是否同意?为什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