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走进马勒

王纪宴

2011年是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逝世100周年,国际音乐界因而将这年命名为“马勒纪念年”。在中国,马勒年同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精心策划了10场马勒系列音乐会,中国听众首次有如此多的机会通过聆听高水准的马勒作品,走近马勒,感悟马勒的精神世界,体会马勒音乐所表达的慰藉和振奋。

悲苦情,造就音乐大师

马勒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情愫,这与他出身于犹太人家庭有关。犹太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智慧的民族之一,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之一,千百年来颠沛流离,不断受到种族歧视和迫害。马勒作为犹太人后裔,以他出众的音乐才华和勤奋努力而成为执掌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欧洲顶级音乐机构的杰出人物,却始终忍受着各种保守势力的嫉恨和诋毁。他曾慨叹:“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家可归者。……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犹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闯入者,不被任何地方接受。”

而当马勒由于现实世界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而最终皈依天主教时,他并未就此获得解脱,而成为了“犹太自我仇恨”意识的牺牲品。他的妻子阿尔玛曾说:“马勒最终信奉了天主教,但他仍是一个基督犹太人。这正是令他痛苦的一点。”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性羁绊,无疑是造成马勒音乐中忧虑不安、纷繁复杂的悲剧气质的原因之一。作曲家灵魂深处无尽的孤寂感、对心灵归宿的上下求索,这一切都通过技法高超的音乐语言得到倾诉。马勒经历的民族和个人苦难造就了他这位音乐家。

歌乐诗,与李白精神共鸣

马勒与同时代很多作曲家的不同还在于,这位浸润于德奥音乐传统的犹太人却对中国古诗词尤其是李白的诗篇产生了强烈精神共鸣。他在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中采用了李白、王维、孟浩然、钱起的诗篇作为歌词,虽然这些诗在转译过程中已变得面目全非。罗曼·罗兰曾指出,当我们继承过去的杰作时,“从来不是过去在我们内心再生,而是我们把自己的影子投在过去的杰作上”。马勒在《大地之歌》中从中国古诗而不是他更熟悉的欧洲文学中找到了与自己的心境契合的因素——对自然的体悟和热爱、慨叹人生的苦难以及尘世生命的短暂,而中国诗篇中对交友和宴饮之乐的歌颂,同样吸引着马勒,他借此表达悲观惆怅情愫以及极度的凄美之境。

歌、乐、诗以独特而内省的方式交融于马勒的所有作品中,共同吟唱出一个行将结束的时代的伟大主题:人类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理想与幻灭……这些触及人类终极关怀的深刻主题,强有力地激发出马勒的创作灵感与激情,促使他的音乐冲破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格局,以庞大而芜杂的结构、含糊隐晦的调性、色彩奇异的配器,汇聚成一种崭新的音乐语言,这种语言的复杂新颖注定需要时间迎来知音。

上巅峰,马勒时代来临

马勒在世时主要以指挥家而知名,而作为作曲家得到的承认则与马勒的成就以及他本人的期待相距甚远。乐评家们喜欢称他的篇幅宏大的交响曲为“超长的令人疲惫的交响曲”,有些听众则觉得马勒是“昂贵的二流货”。

1960年,在马勒诞辰百年之际,马勒的音乐迎来了复兴。马勒的交响曲和艺术歌曲日渐成为各地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伯恩斯坦等知名指挥家开始指挥录制马勒交响乐全集。而在半个世纪之后,在纪念马勒诞辰150周年和逝世100周年之际,马勒的复兴可谓达到历史性巅峰。人们开始意识到,马勒音乐中的人性内涵非常现代,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更贴近,因而,当代人比马勒的同代人更能够理解马勒。

除了悲剧内涵,马勒的音乐语汇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表现了人类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同外界的关系。沉重的阴霾与激烈的冲突、温暖抚慰的抒情、大自然沁人心脾的美,对于今日的人们不啻为理想的宣泄与抚慰剂。马勒生前曾悲凉而自信地断言:我的时代会来临。而今,正如指挥大师艾森巴赫所言:“马勒时代已真正来临——这意味着人们已能够理解其音乐中所传递的信息”。

(节选自2011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篇虽在转译过程中已变得面目全非,但却对马勒的音乐成就直接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也可反观中国古诗伟大的艺术魅力。

B.马勒亲历的民族和个人苦难造就了他这位音乐家,而他对中国古诗词的灵活借用,也使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更多的与自己的心境相契合的因素。

C.马勒在世时虽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家,但是当时人们给予他这一方面的认可却很有限,甚至有的听众觉得马勒是“昂贵的二流货”,这也与他对自己的期待相去甚远。

D.马勒的音乐交融着歌、乐、诗,吟唱出了触及人类终极关怀的伟大而深刻的主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冲破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格局。

E.“马勒纪念年”应该是“马勒时代来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原因是当代人比马勒的同代人更能够理解马勒音乐中的人性内涵,因此,马勒的复兴可谓达到了巅峰。

2.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马勒经历了怎样的民族和个人苦难,造就了他这位音乐家?(6分)

3.文章最后指挥大师艾森巴赫说:“马勒时代已真正来临――这意味着人们已能够理解其音乐中所传递的信息。”其中的“信息”指什么?请分条概括。(6分)

4.马勒的音乐作品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而在百年后迎来了复兴,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①犹太民族虽属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智慧的民族之一,却多灾多难,长期颠沛流离,不断受到种族歧视和迫害;②马勒作为犹太人后裔,虽属欧洲顶级音乐机构的杰出人物,却也始终忍受着各种保守势力的嫉恨和诋毁;③马勒虽上下求索,但无论怎样也摆脱不了灵魂深处无尽的孤寂感。 3.①内心深处无尽的也无法摆脱的孤寂感;②对自然的体悟和热爱;③对人生的苦难以及尘世生命短暂的感慨;④人类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理想与幻灭等触及人类终极关怀的主题;⑤表现了人类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同外界的关系;⑥沉重的阴霾与激烈的冲突、温暖抚慰的抒情、大自然沁人心脾的美。(每点2分,以上六点只要答出任意三点就可给6分) 4.看法:好的艺术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价值的肯定。(2分)(看法根据题干言之成理即可)分析:①马勒的作品以其独特而内省的方式交融了歌、乐、诗,表达了很多触及人类终极关怀的深刻主题,促使他的促使他的音乐冲破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格局,以庞大而芜杂的结构、含糊隐晦的调性、色彩奇异的配器,汇聚成一种崭新的音乐语言,这种语言的复杂新颖注定需要时间迎来知音。②而马勒的同代人却不能理解他作品中的这些内涵和形式的表达,甚至有些乐评家喜欢称他的篇幅宏大的交响曲为“超长的令人疲惫的交响曲”,有些听众则觉得马勒是“昂贵的二流货”。③马勒音乐中的人性内涵非常现代,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更贴近,因而,当代人比马勒的同代人更能够理解马勒。他作品中表达的沉重的阴霾与激烈的冲突、温暖抚慰的抒情、大自然沁人心脾的美,对于今日的人们不啻为理想的宣泄与抚慰剂。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如梵高的作品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对那些新作品报以尊重的态度。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直接产生”错,也无法从中看到中国古诗伟大的艺术魅力。C项,马勒作为指挥家应该说是得到了相应的承认,只是作为作曲家,人们的认可不足。E项,原因不全,“达到了巅峰”也过于主观。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为D级。 2. 试题分析:根据第二段的末尾一句“马勒经历的民族和个人苦难造就了他这位音乐家”可知,这一大段都是表明马勒所经历的民族和个人苦难的,因此在这一段中划分层次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目,概括性非常强,应该结合全文对“信息”一次给予理解,根据文本这三个小标题“悲苦情,造就音乐大师,歌乐诗,与李白精神共鸣,上巅峰,马勒时代来临”分别来解决这个题目。可以从马勒个人的经历,心里变化以及他的作品的角度进行解读。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4.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探究题,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探究,然后表明自己的见解即可。首先结合文本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所在,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当今的社会或者在我们个人的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使主题深化。 考点: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的D级。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25分)

韩先生

阿成

韩先生是中学教员,讲语文,送毕业班,不求升学率。备课了,一盒烟,一盒火柴,一杯茶。没有教学笔记,只是在语文书上写几句点评,或好,或某句是败笔。上课了,信马由缰。学生说,听韩老师的课,一会儿工夫,就下课了。

韩先生在家里,眼睛看不见活儿。韩先生的女人很欣赏这一点,男人嘛。

韩先生很赞同金圣叹的一句话:一是交友,一是清谈。

我认识韩先生,大约有二十余年。

记得韩先生的女人坐月子,没奶。韩先生把老爷子传给他的一件东西,翻出来了,是一只梨木做的,紫檀色的木匣子。盖底有字,是毛笔楷书——“永赐子孙”。匣子共有四个格。一个格内有四只茶碗,都是绷瓷镶金边儿的。每只独自一个形状:花瓣的、长方的、斗形的、八角的,等等,不重复。有趣儿的一点,每只茶碗,盛的水量一样多。南岗秋林附近,有一家古玩收购处。韩先生夹着木匣子,进去了,问:“这东西收吗?”管收古玩的,先把木匣的四周看了一遍,然后,抬眼看了韩先生一眼。抽出匣盖,读了读盖底上的字,又抬眼看了韩先生一眼。四个格子抽出来,看了一遍,又看了韩先生一眼。

先生说:“多少钱?”

秃顶说:“二十八元。”

韩先生说:“行。”

先生得了钱,换了二百多个红皮鸡蛋,一个猪肘子。女人的奶水,第二天,就下来了。

韩先生的旧学根底不错,得益于老爷子的学问。老爷子刚刚解放那一年,摔断了腿,坐在家里讲学。韩先生那时,年龄尚小。晚上躺在被窝里听家父给学生讲学。唐诗,《古文观止》,听过几遍,半懂不懂,记住了一些。后来,韩先生上了师专,班主任刘铁夫,期末给韩先生写的评语,就是四个字:“厚古薄今。”

韩先生的婚事,是病榻上的母亲最为牵怀的一件事。韩先生去一位朋友家串儿门,认识了这位朋友的小姨子。姑娘常去商业医院,帮助照顾韩先生的母亲。老母亲对韩先生说: “你跟这个姑娘好好处吧。”

韩先生就跟她处了。看了一场电影,叫《早春二月》。看过电影,都晚上十点多了,把姑娘送回家。韩先生又匆匆去了医院。韩先生对我说:“街上一个人也没有。”韩先生这一夜很愉快。心情也特别好,睡不着觉了。

韩先生结婚,看钱不够,把老爷子留下的一些石印,一些字帖,还有老爷子自己画的画儿,选一些像样的,卖掉了。结婚,双方都没通知单位。来了几个知近的好友,去女方家里,领出姑娘,给丈母娘规规矩矩行了个礼,说:“那我们就走了。”丈母娘说:“好好过日子。”             

这家算成了。

韩先生讲求“滋润”二字。他希望文章也能是这样。我笑着说,这不可能。韩先生有些恼了。我说,穿衣戴帽各好一套。不能强求一致。韩先生说:“现在的作家们误入歧途了,也就是我有耐性,还能看下去。”

韩先生看文章,可谓入木三分。我向许多文学朋友(都是业余的作家,评论家)介绍韩先生。这些朋友们去过一次,再就不去了。说韩先生话说得太玄,人还牛性。嘻,受不了。我问他们韩先生都说了些什么?

他们说——

韩先生说:写小说,就是在生活里溜达溜达可遇而不可求嘛。

韩先生说:你还得练练怎么用笔说话,还是话没说好。

韩先生说:把话说糊涂容易,把话说明白难,这话,等你上点岁数就明白了。

韩先生说:风格流派不是后学来的,生就的骨头,造成的肉,顺其天性,方能得其发达。

韩先生说:评论家是想说生活是复杂的,而且是深刻的;小说家是想说生活是简单的,而且是有滋味的,细想起来,大家活得都不容易。

我听了,觉得韩先生毕竟是先生,迂起来也真是没个底呀。怎么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学生去教呢?

后来,我去韩先生家里,韩先生还向我问起那几位。我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韩先生想了想,笑了自己一回,说:“就是呢。”

韩先生已是五十岁了人了。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或是三十年,就可能去世了,没他这个人了。人的一生,其实过得很快,彼此能聊上几句呢?这里写一写,也算对朋友的一点情分。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题目用《韩先生》代替了《韩老师》,是因为“韩先生”身上的“先生”气超过了“老师”气,对待韩先生身上的“先生”气,作者是不赞成的。

B.“韩先生师专的班主任刘铁夫老师评价他‘厚古薄今’,韩先生不以为然。”句中“厚古薄今”含有暗示韩先生极喜欢古文,讨厌现代文的意思。

C.文中“风格流派不是后学来的。生就的骨头,造成的肉,顺其天性,方能得其发达”一句,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作家们天生的秉性,生来就有的素质、品格等因素。

D.小说语言风格简洁干净。该详细的就长,如“晚上躺在被窝里听家父给学生讲学”,该简短就短,如“这家就算成了”,运用自如,叫人佩服。

E.作者塑造韩先生这一普通的市民形象,实质上也是在写一种生活状态,韩先生在生活观、人生观等方面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

2.写老师不把笔墨多花在教书育人上,而是写其“当瓷器换钱”、“处对象”等日常俗事,有何好处?(6分)

3.韩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韩先生讲求的“滋润”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汉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

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

永乐二年,仁宗立为太子,封高煦汉王,国云南。既负其雄武,又每从北征,在成祖左右,时媒孽东宫事,谮解缙至死,黄淮等皆系狱。十三年五月,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僭用乘舆器物。成祖闻之怒。十四年十月还南京,尽得其不法数十事,切责之,囚系西华门内,将废为庶人。仁宗涕泣力救,乃削两护卫,诛其左右狎昵诸人。明年三月徙封乐安州,即日行。高煦至乐安,怨望,异谋益急。仁宗数以书戒,不悛。

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及帝即位,赐高煦及赵王他府特厚。凡有求请,皆曲其意。高煦益自肆。宣德元年八月,遂反。更为书与公侯大臣,多所指斥。帝叹曰:“汉王果反。”乃议遣阳武侯薛禄将兵往讨。大学士杨荣等劝帝亲征。帝是之。张辅奏曰:“高煦素懦,愿假臣兵二万,擒献阙下。”帝曰:“卿诚足擒贼,顾朕初即位,小人或怀二心,不亲行,不足安反侧。”于是车驾发京师。

高煦初闻禄等将兵,攘臂大喜,以为易。及闻亲征,始惧。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者,高煦大惧。乃密遣人诣行幄,愿假今夕诀妻子,即出归罪。帝许之。是夜,高煦尽焚兵器及通逆谋书。群臣请正典刑。不允。以劾章示之,高煦顿首言:“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帝令高煦为书召诸子,余党悉就擒。其故纵与藏匿坐死戍边者一千五百余人。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

(选自《明史·汉王朱高煦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恃功骄恣,多不法             法:法度

B.即日行                                  趣:催促

C.凡有求请,皆曲其意           徇: 顺从

D.攘臂大喜,以为易                      与:对付       

2.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汉王朱高煦“性凶悍”的一组是(3分)

①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   ②乃削两护卫,诛其左右狎诸人

③还南京,尽得其不法数十事       ④谮解缙至死,黄淮等皆系狱          

⑤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        ⑥其故纵与藏匿坐死戍边者一千五百余人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高煦虽然不好学习、言行轻佻而被太祖厌恶,但是,却能在成祖作战面临危境时,立下许多战功,使成祖转败为胜,从而赢得成祖的认可。朱高煦也因此自负骄纵。

B.仁宗做太子后,对朱高煦十分宽厚仁爱。在朱高煦被囚禁在西华门时,他能够挺身而出,极力挽救,最终使朱高煦免于贬黜为庶人的惩罚。

C.仁宗死后,朱高煦谋反野心膨胀,曾在宣宗前往奔丧的路上,设下了伏兵拦截攻击,因为行动仓促,没有成功。后来,宣宗即位,朱高煦得到厚待,更加放纵恣肆。

D.朱高煦谋反后,害怕宣宗亲征,更害怕城中许多人都想将他捉拿献给宣宗。于是,秘密派人向宣宗表示当晚辞别妻儿后便会出来认罪,并烧毁所有兵器及谋反书信以表诚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煦至乐安,怨望,异谋益急。仁宗数以书戒,不悛。(5分)

(2)卿诚足擒贼,顾朕初即位,小人或怀二心,不亲行,不足安反侧。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是与“传统”决裂而形成的。因此“现代”的精神特质不同于“传统”的精神气象。传统是一个魅惑的时代,要么政治与宗教合一、要么政治与教化合一,人们无法根据理性的法则建构公共行动的规则。而现代则是一个祛除魅惑的时代,它将一切神圣的东西驱入私人生活的隐秘幕后,而以理性来筹划人类的公共生活。经过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涤荡之后,宗教致力维持的政教合一体制,丧失了任何自我确证的理由。曾经借助宗教力量为自己积聚正当性资源的君权政体,自此失去了政治正当性的强大支持力量。“神为人立法”的政治正当性进路,被“人为自己立法”的政治正当性进路所取代。人们从此不再需要神为人定位。这一定位,既包括人的价值定位,也包含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选择。这一变化,被马克斯·韦伯简要地概括为“理性祛除巫魅”。

祛魅之后,人类的生活世界似乎简单而且分明地由私人信仰世界与公共理性世界两个部分构成。

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首先,人们体会到宗教在人类生活中长期具有的绝对重要性明显下降,世俗化特征凸显而出。其次,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习惯了一种将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划分开来的生活方式: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能够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私密关系和个人隐私,以非理性的情感原则来处理私人生活的各种事情;在公共生活领域,人们则以法律条文、行政规章和组织规程作为协调各种事物的手段,以在理性思维基础上建构而起的规则处置复杂的公共事务。

但是从18世纪以后的人类生活经验来看,宗教并未完全退出人类的生活世界。在人类的公共生活世界中,宗教的主宰性力量确实消退。但是,在人类生活的复杂世界中,宗教的影响力并未遭到毁灭性的的打击:在政治生活领域,宗教力量不仅关系到政治信念、政治价值和政治精神的塑造问题,也关系到人们从事政治的操守问题,还关系到政治制度受到规范的牵制力量问题;在经济生活领域,宗教对经济伦理的影响为人们所重视;在文化生活领域,人们是否具有虔诚的宗教精神和生活习性,决定了他们在共同体生活中的节制美德和互爱德性,并自然显现出发自个人内心深处的自我约束和服从规则。

除这些公共的生活空间之外,宗教在人类的私人生活领域,影响至为深刻且无可匹敌。个人生活的价值信念、规则意识、利他行为、奉献精神等,都与一个人是否具有宗教信仰具有密切关系。更为关键的是,在一个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建构起的现代社会中,个体的信仰世界状况,会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社会——政治的状态。

(节选自任剑涛《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的精神特质不同于“传统”的精神气象,传统是一个魅惑的时代,而现代则是一个祛除魅惑的时代。

B.传统时代,要么政治与宗教合一,要么政治与教化合一。而现代则是以理性来筹划人类的公共生活。

C.经过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涤荡之后,借助宗教力量的君权政体自此失去了政治正当性的强大支持力量。

D.人们不再需要神为人定位,这一定位,即人的价值定位和社会制度的设计。这一变化也被概括为“理性祛除巫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祛魅之后,人类的生活世界简单而且分明地由私人信仰世界与公共理性世界两个部分构成。

B.人们在祛魅之后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首先体会到的是,宗教在生活中长期具有的绝对重要性明显下降,世俗化特征凸显而出。

C.人们在宗教的绝对性明显下降,世俗化特征突出的社会氛围中,习惯了一种将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划分开来的生活方式。

D.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以非理性的情感原则来处理私人生活的各种事情,能够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私密关系和个人的隐私。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18世纪以后的人类生活经验来看,宗教并未完全退出人类生活世界,宗教的主宰性力量确实消退,但其影响力并未遭到毁灭性打击。

B.在政治生活领域,宗教力量不仅关系政治信念、价值、精神的塑造,也关系人们的政治操守,还关系到发自个人内心深处的自我约束和服从规则的牵制力量。

C.在文化生活领域,人们重视宗教对经济伦理的影响,宗教决定了他们在共同体生活中的节制美德和互爱德行。

D.宗教信仰在人类的生活领域影响深刻且无可匹敌,它关系到个人生活的价值信念、规则意识、利他行为、奉献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