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某市教委把周杰伦的《青花瓷》当作语言训练篇目收入中学教材,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正方观点是“周杰伦的《青花瓷》适宜收入中学教材”,反方观点是“周杰伦的《青花瓷》不适宜收入中学教材”。

请你以正方或反方的身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简要陈述理由。(不少于70字)

《青花瓷》歌词片段: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以正方的身份简要陈述。理由:这首歌的歌词语言温柔委婉、淡雅脱俗,歌词也非常具有美的意境,读起来琅琅上口。从教育效果来看,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引入教育领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潮流,提高审美能力。所以可以收入教材。 以反方的身份简要陈述。理由:让学生读这种随波逐流、不知所云的歌词,体会不到汉语言的意境之美,是对中文的亵渎,这样做是传统的审美在向流行趣味妥协,是媚俗的表现。这对价值观、审美能力尚在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不可以收入教材。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很浓的题目,能围绕自己确定的身份自圆其说即可,要有分析理由。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日子是什么

梅绍静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

        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

        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

        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1.诗人为什么说“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说“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长江之歌

胡宏伟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1.从写作角度来说,第一段由“雪山”写到“东海”,偏于________,后者由“远古”写到“未来”,偏于________。从内容上看,前一段是后一段的________,后一段是前一段的________。从写法上讲,全歌词虚实结合,不过两个章节有所侧重,前一章偏于

2.结合歌词内容,具体说说其比喻化、拟人化的语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在文中重复出现,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