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悲惨命运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

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

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

“呃,是可以的。”动三说,“假如……”

“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

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没什么事。”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三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

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

B.小说结尾描写“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一句。

C.小说以动三的悲惨命运为线索,以人物行踪为顺序,文脉清晰。作者自始至终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动三的同情和褒扬。

D.女主人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但动三只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就站起来想走,这表明动三心不在焉,急着告辞回家。

E.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动三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预付食宿费、被主人误解带来的思想折磨等。

2.文章开头“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运用了巧合和幽默的手法。请你结合小 说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4.简要概括主人公动三的性格特点,并探究造成动三先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1.(5分)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2.①总领全篇,点明小说的主要内容--“动三拜访朋友觉得很难告辞”的故事。②伏笔手法,开篇的“告辞难”为最后动三死时说出的“再见”埋下伏笔(或 答“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同时为下文展开动三的故軎作了必要铺垫”。)③开篇以“告辞难” 表达作者点,点明本文主旨。(言之成理即可,一点2分,三点6分。) 3.①巧合。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上,多处运用了巧合,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如:八点三十分,动三想走主人挽留,而就在这时,主人的宝贝儿子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1分)②黑色幽默。小说在谋篇布局、情节的设计、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运用了幽默甚至夸张的笔法,丰富了小说内涵,表现出了作者的幽默和机智(2分)。如:情节上,动三因为难告辞竟然抑郁成疾直至死亡。(1分)(围绕观点所作阐释准确,2分;举例正确,1分。) 4.性格特点:①过于忠厚、规矩、;②不善辞令;③犹豫不决;④迂腐、呆板。(2分) 主要原因:①动三的犹豫、呆板、木讷的性格。(概括2分,举文中情节1分,文中情节 略)②主人的“好客”和虚伪。(概括2分,举文中情节1分文中情节略) (如答成其它原因,言之成理也算正确。) 【解析】 1.B.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烘托动三悲惨命运,从而突出主题。C.小说以动三拜访朋友为线索,并以时间为顺序,自始至终抓住人物描写,突出主题。E.还有动三犹豫不决等原因。 2.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有些人,具有代表性,告辞难是故事的中心内容。所以分析这句话时可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分析。结构方面要考虑其在文中的位置与作用。同时这句话具有代表性,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在情节安排上具有特色。设置一些具有巧合的情节让文本更具可读性,幽默是一种机智,从轻松的玩笑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所以答题时要注意引用文中的事例,具体分析。 4.本题为探究题,做题时要立足文本,大胆地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此要联系作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概念化,给人物贴标签。从文中动三先生几次无法拒绝主人的挽留,表现其呆板的性格,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心与假意,更没有听出其气恼的情绪。所以他的命运多半毁在自己的手上。当然也要主人的虚假的原因。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使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馀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燿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曰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使走,击退

2.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3分)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生病,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昭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用“疯长”来形容网络文学十年间的发展是毫不为过的。十年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网络文学以原生态的迅猛生长力突飞猛进,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今天这个网络无所不及的时代,网络的触角有多长,网络文学的枝蔓就能延伸多长。

那么,疯长过后,网络文学接下来的目标是否还仅仅满足于攻城略地、占领地盘呢?在具备了与传统纸质文学平分天下、分庭抗礼的资格后,网络文学是否已经到了捡省自己的时候?

首先,“我是谁”:身份的迷失。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什么?在我们当初很随意地冠之以“网络文学”之名后,网络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胀破了这一命名本身的内涵所指,导致今天网络文学身份的迷失。无疑,网络文学最初是为了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区分而提出来的,所以,这一命名标示的是这一文学的传播载体,而非其属性与特质。但是,发展到今天,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纠结状态。不仅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已经渐次地融入传统的作家队伍和作家组织当中,更为复杂的还在于,网络文学已经不仅仅栖居于网络,很多网络文学作家在名声鹊起后也向纸质媒介进发,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在出版社出书;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传统作家也喜欢把作品粘贴到网上,在网上首发。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学如果还仅仅泛指一切“网络上的文学”,显然已经毫无意义。

摆在网络文学面前的选择有两个。其一,继续我行我素,继续狂欢;其二,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转向“集约型”的品质提升。继续我行我素的狂欢当然可以,也来得自由省力,但是,如果没有品质作为保障,当网络文学带给人们的新鲜刺激渐渐退却之后,这场狂欢还能持续下去吗?高歌猛进的态势还能得以维持吗?由此可见,占得“市场份额”后的品质提升,已经成为当前网络文学必须作出的决断。

没有一个健全、平衡的文学生态系统,任何文学都难以获得持久而健康的生长。这正是目前的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缺失的。有论者曾指出,网络文学目前是处在“无监管、无批评、无引导”的“三无”状态,其实,如果从整个文学生产的全过程来考察,网络文学缺失的岂止是这“三无”。首先,就创作主体而言,与传统纸质文学作家相比,网络文学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文化水平千差万异,更遑论文学修养,这就使得网络文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作品创作中,没有一种有效的价值观念的引导,有作者为了赚取点击率,不惜“爆猛料”、“造噱头”,导致一些作品格调低下。再次,作品产生后,无论质量优劣,趣味高低,人人可以凭借网络瞬间将其传播出去,既无审查,也无监管。最后,在作品传播的过程中,没有文学批评的参与和优胜劣汰的淘选机制。如众所知,创作与批评是文学的两翼,失去文学批评的网络文学注定难以完成漂亮的飞翔。同时,优胜劣汰的淘选机制也是任何文学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7月14日,有删改)

1.下列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的命名最初是为了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区分而提出来的。

B.网络文学目前缺失的是“无监管”“无批评”“无引导”的“三无”。

C.网络文学在带给人们的新鲜刺激渐渐退却之后必须提升作品品质。

D.网络文学要健康生长,必须有优胜劣汰的机制和文学批评的参与。

2.下列关于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的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突破人们传统的思维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编织自己的文学梦想。

B.网络文学攻城略地后,和纸质文学几乎呈现出平分天下、分庭抗礼的局面。

C.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在本质上都属于文学,都要有监管、有批评、有引导。

D.网络文学虽发展迅猛,但短时间内难以拥有像纸质文学那样的生态系统。

3.根据原文信息,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品质提升后,还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

B.网络文学作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文化水平差异大。

C.将来网络文学作家向纸质媒介进发,出版自己的书籍。

D.网络文学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剔除糟粕、留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