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小题(4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1.(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谈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1分) (2)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3分) 2.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也,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未及迁:提升。

B.士卒敝罢:疲劳。

C.景帝召田叔梁案:审查。

D.主之美以救过明:贤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赵人举赵相赵午/句读不知

B.景帝大贤之,以鲁相/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C.鲁王故不大出游/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田叔取渠率二十人/樊侩侧盾以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善于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写田叔为孟舒辩护、审理梁王和任相鲁国几件事,使之个性鲜明,形象丰满。

B.田叔为云中守孟舒辩护,无私无畏,据理力争,终于使景帝由衷感叹说:“贤哉孟舒!”,并重新召孟舒做云中守。

C.田叔刚刚到鲁国上任,便把状告鲁王夺取财务的一百多位百姓中为首分子严加责罚,他这样做,目的是树立鲁王的威信。

D.文末补叙田叔之子田仁的事迹,他的不肯接受祠金从侧面表现了田叔严于律己的品格,是文章安排结构上的精彩一笔。

4.用“/”给下面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3分)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3分)

(2)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选出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鸿门,曰              谢:道歉     B.哙曰:“此矣!臣请入  迫:逼迫

C.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D.则斗卮酒             与:赐给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击沛公于坐

(2)项王按剑跽/立饮之

A. 两个“因”相同,两个“而”不同    B. 两个“因”不同,两个“而”相同

C. 两个“因”相同,两个“而”相同    D. 两个“因”不同,两个“而”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项伯杀人,臣

A. 先破秦入咸阳者之              B. 北亦未敢遽吾国

C.且庸人尚之                     D. 后人哀之而不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段意的是(     )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举起玉佩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坚决反对。

D.樊哙的话,表面上声色俱厉,对项王严加指责,暗中却抬高项羽的地位,迎合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

5.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分)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3分)

(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