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填空(10分,每空1分)
1.请根据熟语的意思写出熟语在括号里。
①“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这个意思的俗语是(   )
②“表示亲眼看到的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这个意思的谚语是(   )
③“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说出之后,无法再收回。”这个意思的成语是(   )
④“可依靠的人或事物”这个意思的惯用语是(   )
⑤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典帮,意思是“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的成语是(   )
2.下面检测名著《论语》阅读,请补写空缺部分。
①子曰:“《诗》三百,         ,曰:‘思无邪’。”
②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子曰:“质胜 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然后君子。”
④子曰:“知者乐水,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⑤子曰:“君子坦荡荡,       。”

 

答案:
1.(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百闻不如一见(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4)主心骨(5)高山流水 2.(1)一言以蔽之(2)见贤思齐焉(3)文质彬彬(4)仁者乐山(5)小人长戚戚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讨。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衡秦:与秦“连衡”。衡,通“横”。指六国东西联合共同侍奉秦国。
②悁(yuān):作愤恨之意。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保守聊城,不敢归 保守:保卫,守住

B.不耻身在缧绁之中 缧绁:累赘,牵累

C.名高天下而光邻国 烛:照,照耀

D.欲归燕,已有 隙:隔阂,裂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卒多死聊城不下 潦水尽寒潭清

B.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 有鸟焉,其名

C.上辅孤主制群臣 倚南窗寄傲

D.三战所亡一朝而复之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B.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C.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D.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

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4分)
(2)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3分)
(3)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