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 6ec8aac122bd4f6e

 

答案:
(1)颔联中诗人游山赏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2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2分) (2)用典或对比,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2分)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遭人排挤,壮志难酬。(2分)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注:僦jiù,租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      权:权且、暂且   

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              延:拖延

C.多一时之贤                    多:增加

D.以不视疾为恨                  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笏撞之折齿                         皆白衣冠以送之

B.而小人权幸皆不便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当世知名之士       行李之往来

D.乃辅臣例宣借者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A、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

/同进士出身

B、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

/同进士出身

C、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D、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

/赐同进士出身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4分)

译:                                                    

(2)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尚书,知颖州。(4分)

译:                                                   

(3)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4分)

译: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了适应宗族支系标识的需要,根据宗族支系的爵位、官职、封国地望等命“氏”。就宗法的角度而言,姓为宗统,氏为分派;从社会角度看,姓是血亲关系的标记,氏又是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

随着宗法制的动摇、分解,宗族支派——氏逐渐向姓转化,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一。秦汉以后的姓氏与先秦的姓与氏有了显著的区别,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姓氏在秦汉成为一般平民的家族标记,现代中华姓氏大多定形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由此奠定了基础。

姓氏脱离了宗法制度,成为平民出身标记,一般不再有明显的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但它作为宗族的标识,很难摆脱宗法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姓氏是家族的徽号,人生而得姓,此后人的一生跟族姓荣辱与共。家族荣誉、家族利益在人的心目中有着突出的位置。一人成名,是一族的骄傲;一人犯奸,是一姓的耻辱。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族姓永远摆在第一位。在家族社会,最重的处罚就是族谱除名,将其逐出族姓。被逐出族姓的人,即使死去也回不了祖宗的墓地。

中国古人有虚构家史的习惯。在家族政治的时代,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其背后有相应的家族力量支援。出身并不显赫的家族为了在社会上争得有利位置,就攀附圣贤,自高门第家世。古代姓氏文化中认圣贤功臣为祖的做法,对家族与社会来说有两个积极作用:一是扩大了家族的范围,取得了更多的家族互助的机会,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历史上的几位圣贤被众多的后世家族共同奉为祖先,这就给本来无甚瓜葛的族姓提供了联宗的机会,体现了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由此生发。从当代海外华人的寻亲热潮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二是重视远祖的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有助于培养家族成员的荣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不要辱没先人,成为一般家族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下,人们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从这一角度来说,攀附圣贤的文化意义远远高于其虚构历史的消极意义。

1.下列对文中中国姓氏文化的有关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现代中华姓氏定型于秦汉时期,秦汉也由此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的源头。

B.上古时期有姓无氏;秦汉以后的姓氏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

C.姓与氏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在秦汉时期开始合一,便不再有显著的区别了。

D.西周时,“氏”开始大量出现,它在为辨别各宗族支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促使宗法制开始动摇、分解。

2.“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已不再受宗法制度的姓氏势力的影响。

B.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较之古代宗法制度有一定的进步。

C.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与真正的宗法统治是有区别的。

D.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本质上是“家天下”,但维护统治的并不都是皇族势力。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各种典章制度、族谱家志、宗祠墓地等对开展姓氏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

B.中国的姓氏文化对稳定社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与促进文化的认同感有着积极的意义。

C.姓氏是家族的徽号,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是凝聚整个族人的重要力量。

D.中国古人习惯于虚构家史,是为了培养家族成员的荣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