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1分)
森林艺人帕齐
彭蒂·哈恩帕
荒山野岭,杳无人迹,只有原始森林发出悲哀的叹息。在这个远离尘世之地,人们很容易产生厌倦、忧郁。乃至虚度年华的念头。伐树、剥皮、修整原木;伐木工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枯燥无味。有时,碰上连日阴雨,你也只好躲进伐木场的小屋栖身。坐落在密林深处的这些低矮的小屋,阴森恐怖;在这里,你看到的是熟悉、呆滞的面孔,听到的是粗野无聊的对话。……然而就在这时,帕齐来了。人称“疯子”的帕齐,经过数日徒步跋涉,穿过密林,从人烟稠密的地方来到这里。当然,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很了解这个身材矮小的男人,从来也没有人把他当作傻瓜……“想吃点什么吗?”有人会问他。
“如果有的话……”各个小屋之间相隔甚远,伐木工人的粮食来源有限,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是帕齐是不会忘记那句老话的:民以食为天。当你亲眼目睹了柏齐是怎样饮海吞山的话,你很快就会知道世界上的确有这样的大肚汉。面包、黄油、烤肉,顷刻之间就会被他扫荡无余。等到他吃饱喝足,再打上几个饱嗝儿才开口说道:“现在,轮到我给你们逗逗乐了。”
帕齐是一位艺术家,一个真正的喜剧大师;尤其是他的面部表演,堪称一绝。他的面皮和头皮灵活得似乎与整个骨头互不粘结。两耳能自由地动;鼻子可以朝任何一个方向随意变形;嘴巴既撅得出,又收得进,忽而斜扭,忽而前伸,好像一个旋转的陀螺。帕齐惊人的演技尤令初次领略的人们惊服。当你睁大眼睛,坐在那里目睹他的表演时,往往会感觉到眼前的奇景令人难以置信……帕齐带着他的“绝技”从一个小屋来到另一个小屋。你或许要问,他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对一个孤苦伶仃的伐木工人来说,在这片与世界隔绝的原始森林里,遭受艰苦生活的煎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这张能随意扭动的脸,这些奇形怪状的面部表演,有时,的的确确能给他寂寞的心灵带来一丝安慰:是啊,这就是人,人生即此——十足的傻瓜。
“疯子帕齐”是一位艺术家,像那些周游世界的传教士一样,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糊口谋生。伐木工人都心甘情愿将自己的口粮同他一起分享,有时还给他一两个铜板。于是,帕齐马上就会报答他们:“现在,轮到我给你们逗逗乐啦。”
帕齐在他的旅途中可谓饱经风霜了。一次,他和另外两个人同行来到一个偏远的林区。他们是第一次到这儿来,所以,这里的伐木工人从未听说过“疯子帕齐”——鼎鼎大名的森林艺人。抵达时,天已黑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两个同伴倒头酣然入睡,第二天清晨,其中一人醒来,发现他的背包软瘪瘪地吊在树枝上,已经空了。他大声喊道:“这是怎么搞的,昨天晚上这只背包还是满满的,装着足够我吃上一个星期的食物,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难道还会有贼吗?”听了这话,倚在一旁的帕齐打着饱嗝儿走过来,懒洋洋地对他说:“这是什么话,什么贼不贼的,你背包里的东西是我吃的。”经过协商,伐木工人们决定,由他们每人捐出一些食物,弥补那个“倒霉蛋”的损失。不过,也要对帕齐进行处罚,让他为这个林区不讨人喜欢的工头表演他的“绝技”。那个新来的工头对帕齐一无所知,当这个从来也没有人把他当成傻瓜的矮小的男人出现在门口时,工头冷冷地望了他一眼。
“你是来找活儿干的?”
“不,”帕齐说,“我是来给您逗乐的。”
说着,他开始表演自己的绝技。两耳前后飞动,鼻子拧作一团,嘴巴由左耳咧到右耳,然后转了一圈,又从下颏咧到前额,工头看呆了,瞪圆了眼睛,半晌说不出话来。但是,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遭受愚弄,而且是被这么一个流浪汉愚弄——好大的胆子呀!
工头暴跳如雷,一阵拳打脚踢,把帕齐赶了出去。受到如此虐待,帕齐十分痛心,这样的“绝技”竟然得不到工头的赏识,他感到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帕齐没有向任何人辞行,独自一人,愤愤离去,重新开始他的流浪生活,去寻找知音,哪怕走到天涯海角……那些孤独的伐木工人,在与世隅绝的原始森林里,遭受艰苦生活的煎熬,日复一日,年夏一年,当他们看到帕齐那惊人的面孔,绝妙的表演,也许有人会突然从内心深处萌发出一声惊呼;唉,的的确确,这就是人的生活——十足的傻瓜!
1.小说中的帕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2.小说称帕齐是“疯子”,文章中哪些地方说明了帕齐是“疯子”?(6分)
3.小说两次出现“是啊,这就是人,人生即此——十足的傻瓜”,说帕齐和工人都是傻瓜,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伐木工人的生活非常艰苦,环境恶劣,枯燥乏味,没有生活目标,越来越粗野无聊,只是因为顽强的意志力,才坚持了下来。

B.帕齐被称为“疯子”,但他并不是真疯,他的生活并不好,但是他能够利用自己的表演给伐术工人们带来一些欢乐。

C.帕齐的表演非常生动,这些生动的表演得到伐木工人的认可,大家都愿意将自己的口粮同他一起分享,有时还给他点小钱,帕齐也借此可以维持他的—些生活。

D.小说以帕齐的遭遇为主线,通过几个生活片段,概括了帕齐用扭曲人格的艺术表演来谋生的故事,帕齐成为了一个森林怪人的代表。

E.帕齐是个艺术家,虽然有时得不到赏识,但是他并不灰心,为了自己的表演艺术,他不断地流浪,不断地追求。

 

答案:
1.帕齐是一个森林艺人。他性格开朗,坦诚,主要靠生动的面部表演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的表演常常给伐木工人带来一些欢乐,但是他看不到自己近似虐待自己的表演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并不能给人生带来真正的快乐,人们只是把他当成傻瓜取消。(意思对即可) 2.①经过数日徒步跋涉,穿过密林,从人烟稠密的地方来到这里,为人们做面部表演。 ②饭量惊人,一次能吃下一般人一周的粮食。 ③极其夸张,令人难以置信的面部表演。(每点2分) 3.认同。伐木工人生活单调乏味,内心空虚,希望找到安慰,(2分)帕齐以为用扭曲的面部表情能够给自己和伐木工人一丝心底的安慰,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2分)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得到安慰。(2分) 或:不认同。帕齐的表演为了谋生,任何一种谋生手段都不能认为是傻瓜的做法,(2分)伐木工人生活枯燥乏味,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甚至是与世隔绝,帕齐的表演恰恰抚慰了伐木工人的苦闷心灵。(2分)帕齐何伐木工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帕齐的表演有力地讽刺了社会的冷漠,同时也揭露了伐木工人悲苦的生活现实。(2分) 4.CB 【解析】 1.略 2.略 3.略 4.A.“只是因为顽强的意志力,才坚持了下来”没有根据,D.对小说主题的概括没有根据,“他是森林怪人的代表”也不知所云,E.“帕齐是个艺术家”的说法欠妥,原文是反语。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 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①木为匵②,葛藟③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④。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祁侯曰:“善。”遂裸葬。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注】①窾(kuǎn),当中挖空的木头。 ②匵(dú):小棺材。
③藟(lěi),藤。                   ④殠(chòu),腐臭的气味。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迫从上雍祠: 庙堂

B.王孙曰报:答复

C.将以世也矫: 改变

D.夫饰外以众华:夸耀

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为棺椁衣衾 师道不传也久矣

B.亡形亡声,合道情 使牧羝,羝乳得归

C.是物各反真也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及病终,先令其子 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对原文划线处停顿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B.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C.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D.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4分)
(2)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3分)
(3)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书法艺术生命的思考
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之后,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大古老民族,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大步,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大国度里,人们唱起歌来,并将之记录在文字里而流传到后代。
这是闻一多先生在《文学历史动向》一文中约略说过的话。在这世界文明征记里,中国书法于闻先生所讲“猛抬头”之时,业已承载着华夏文明而一路铺展。它源远流长,既保特历史本色,又由于充满创造性的活力,每一时代都被赋予当代意义,因之,人们说它在几千年中华文化里成了活标本。它以汉字为依附,以独到而从宜的书写方式,敷衍出万千气象,呈现了别样精神,在其所形成的艺术世界里,似乎简简便便的这一笔那一画,经过微妙的整合,居然能够凸现出中国人尊崇的美学极致,蕴藏着可以教人无穷回味的智慧。这智慧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沃土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争奇妙手法,展示了以人文精神为灵魂的传统艺术特质,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无限”,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路攀,实在有着太多的斑斓与瑰丽。那感觉方式、思维习惯、心灵境界仿佛那么恒定、悠远而神秘,但又这般多采、自足而亲切。历史的进程尽管此起彼伏,但它都在不断构筑美的殿堂,成为安顿人的心灵的港湾,这对于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都有一种回家感觉”,宛然黄河之水在心中流淌。
也许我们今天去观照一个完整的传统书法世界的时候,好像所曾拥有的文化特征已经在“淡隐”,但这土生土长的书法,所一直具有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还在延传,这个艺术世界,还会成为中国人赖以坚守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人们可以潇萧洒洒,或固寄所托,释放忧伤;或取诸怀抱,享受喜悦。然而,一个真正的实践者,欲明就里,探出其虚实幽微,作出相应判断与抉择并有所拓展,也绝非易事。要知道书法精神在当代意义下阐释,如何使其转化为自身的再造与自我认同的再生资源,既需勇气,又需毅力。要在深入地思考与不断价值求索中,酝酿成蜜,锻炼成金。清人刘熙载不就这样说过:“写字者,写志也。非志人高士,讵可与言要妙。”志人高士,往往都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倾向性。诚然,这一个倾向性不是一时冲动,也不只逗留于主观见解,而是综毕生之生活经验、文化教养与时代风尚而成,这必须不断地积累,而在这积累过程中,无论研习还是创造,应当具有自己的坚定的信念与饱满的激情。
当代书法,有学院派与回归派,有新古典主义与书法主义,有现代书法与新文人书法——现在用不着就对书法艺术作太多的评头论足,也大可不必争出个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理想书法家实际上是理想文化人,如何传薪,何以振铎,任重而道远,“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能够具有纯洁自觉的作始,赋予生气活力,焕彩澄明是大有希望的。
1.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大古老民族,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大步。此时中国书法业已承载着华夏文明而一路铺展。

B.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既保持历史本色,又由于充满创造性的活力,每一时代都被赋予当代意义,所以,人们说它在几千年中华文学里成了标本。

C.中国书法依附于汉字,书写方式独到而从宜,敷衍出了万千气象,呈现了别样精神。

D.中国书法在其所形成的艺术世界里,一笔一画似乎比较简便,但是经过微妙的整合,就能够凸现出中国人尊崇的美学极致,蕴藏着可以教人无穷回味的智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书法里有智慧,这智慧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沃土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奇妙手法。

B.中国书法智慧展示了以人文精神为灵魂的传统艺术特质,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无限”,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路攀,有着太多的斑斓与瑰丽。

C.中国书法不断构筑美的殿堂,成为安顿人的心灵的港湾,所以中国人一看到书法“都有一种回家感觉”,宛然黄河之水在心中流淌。

D.传统书法所曾拥有的文化特征已经“淡隐”了,但这土生土长的书法,所一直具有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还在延传,这个艺术世界,还会成为中国人赖以坚守的精神家园。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一个真正的中国书法的实践者,要想真正明白书法艺术世界的道理,探出其虚实幽微,
作出相应判断与抉择并有所拓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B.书法精神在当代意义下进行阐释,并使其转化为自身的再造与自我认同的再生资源,既需勇气,又需毅力。

C.清人刘熙载说过:“写字者,写志也。非志人高士,讵可与言要妙。”志士高人,往往有刻骨铭心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综毕生之生活经验、文化教养与时代风尚而成。

D.当代书法,用不着对其作太多的评头论足,也大可不必争出个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只要具有纯洁自觉的作始,赋予书法生气活力,那么中国书法一定会焕彩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