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作品

收藏阳光

余继聪

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衲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

终于闲适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闲适地晾晒着要腌制腌菜咸菜的蔬菜,或者在院子里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蔬菜,或者晾晒拆洗过的被窝和冬衣。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作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腌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咀嚼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一边翻晒着被窝和衣服,母亲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粘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花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吃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和身边,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水分,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唉!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呢,他们自己常常忘记了,甚至不知道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

⑨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收藏阳光?为什么要写收藏阳光?(6分)

2.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3.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色?第⑧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7分)

4.文章最后说“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结合全文,探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5分)

 

答案:
1. 2.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和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老祖母们”梳理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以及收藏晚年阳光的幸福喜悦情景,巧妙地流露了对她们的热切赞美之情。(手法2分,好处3分。) 3.(1)①文章以“收藏”(收藏阳光)为线索(中心);②由表层到深层(或:由感情到理性)。 4. 【解析】略
推荐试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说明: 6ec8aac122bd4f6e——————《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B.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

C.非能水也                      水:游泳

D.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