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国学的大众目标
张雨生
提倡国学,出现了力挺派;反对国学,出现了讨伐派。力挺与讨伐,交锋过激,有人动怒了,失态了,用上肢体动作,扇了对方耳光。能不能平心静气呢?应该能。因为这里藏着一个症结——缺少国学的大众目标。目的都为大众着想,这类争论可以平和。
提倡国学应该有一个常态的大众目标,要疏通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梗阻,提高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张之翔,年过八十,是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退休后,他在北大举办讲座,讲唐诗欣赏。物理教授讲唐诗,还真有新视角,新观点。他说,物理有物理的规律,像诗词一样,有意境,有韵味。欣赏诗词,重要在于领悟,会领悟的思维,也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思维。他鼓励他的学生,不仅要会欣赏诗词,还要学点格律,动笔写写。华罗庚的古诗词也写得很好,他认为,欣赏诗词,与研究学问,有相通之处。意境,韵味,悟性,对于搞自然科学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积极倡导理工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他规定自己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背《老子》、背《论语》前七章,否则,不予通过答辩。杨先生还应武汉一些中学邀请,去讲“人文与科学并重”,讲“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让中学生领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难于落实,不适应青少年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素质的缺失,是一个重要方面。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极为焦虑。在中学里,文理科分班越来越早,有些学生从高中进校,就踏上了“专业成才”道路。过早地分道扬镳,结果是,文科学生缺乏现代科学基础知识,理科学生远离传统文化。他们带着先天不足进入社会,汇入成年人的大众之中,也就形成了大众素质的缺陷。高中文理分科,成绩好的学生,绝大多数走进了理科班,而进入文科班的,多数不太情愿,又只好如此。高校教育,社会力量,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和投入,比对人文科学相对大得多,这是发展现代经济的需要,无可厚非,但我们也不能顾此失彼。
国学自身发展,首先要从实际出发,从时代需要出发。培养国学大师,呼声很高,但这要顾及现代人才的流向。人才分流,相当一部分第一流的人才搞自然科学去了,相对来说,国学挽留不住人才,愈来愈势单力薄。面对现代人才的流向,培养国学大师,喊过了头,只会让人摇头。提高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国学走出书斋,向社会普及,向大众靠近,好事一桩。只是不宜无限拔高,任何事物弄到极端,都难免偏离方向,自神其术,也就成了卖弄。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力挺派和讨伐派之间的争论如果统一在国学的大众目标之下,是应该可以平和的。

B.理科的思维与文科的思维相通,学生全面发展往往能在他学习的领域拥有好的思维品质。

C.大众素质的缺陷,与中学阶段文理分科过早有密切关系,顾此失彼,偏废一方。

D.高校教育需要改革,特别是在漠视人文科学的背景下,要向人文科学倾斜,努力培养国学大师。

2.作者认为国学的大众目标应该是什么?作者举张之翔、华罗庚、杨叔子等人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6分)
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任何事物弄到极端,都难免偏离方向,自神其术,也就成了卖弄”,为什么?(6分)

 

答案:
1.D 2.⑴疏通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梗阻,提高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2分)⑵大众目标的实现要靠科学家(学者)的大力促进;要让大众明白国学基础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4分) 3.⑴不从实际出发,不从时代出发,无限拔高国学目标,这是偏离方向;(3分)⑵不思考国学留不住人才的深层次原因,而是只喊口号,这是自神其术,自我卖弄。(3分) 【解析】 1.按照文意,培养国学大师首先要尊重现实 2.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学生扣住分论点分析论据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3.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整合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重要句子”涉及几个方面,对点思考。该题在表述上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从正面而不从反面说,该题要坚决不给分,因为它不符合给出语句的意思倾向。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墓碑后面的字
原野
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精疲力竭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橘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
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
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石碑后面还有一行字:
妈妈我想……
“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雨水冲下的土里。
我伸手摸了摸,字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在奔跑、踉跄、直至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
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为1966—1995,活了29岁。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子。
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大概常常想到母亲,我想,这恐怕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
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
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和母亲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远行了。在节日,在有成绩或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的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写下:
妈妈我想你
“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他家人早已知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
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的惊心动魄。还说司马迁、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如今词语泛滥,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或许正是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这五个字。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
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
大树在风中呼吸,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
1.文章第二节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2.文中说“妈妈我想你”,“‘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作者为什么这么说?(6分)
3.本文写“墓碑后面的字”,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作具体说明。(6分)
4.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借“墓碑后面的字”表达了哪几层具有普遍意义的深意。(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17题。

 史学大家王先谦

  ①王先谦,长沙人。他幼习经史,1865年(同治四年)中进士。他一生很少担任实际的政务官职,主要以学术名世,尤其在湖南声望极高,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

②王先谦学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学。他治史的方法大体遵循乾嘉学风,注重校勘。其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是《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其他的注释著作《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等也颇见功力,被后代史学史专家评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他的《十朝东华录》是王先谦的又一部重要的史著,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鸦片战争之后,随中西文化逐渐交流,中国学者开始著述外国史地,王先谦也顺应时代潮流,于光绪年间撰成《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日本源流考》探讨日本的政事学术和治乱得失的本源,目的是欲使闭目塞听的中国能急起仿效。书中还用一定篇幅辑录明代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的资料,反映出作者的爱国之心。

③他曾花费半生心力,成《尚书孔伟参正》一书,书中探讨《尚书》原委,旁证历代诸儒训释;博采《史记》、《汉书》、《论衡》等材料,对伪托之处详加辨正。今文经学大师皮锡瑞评价它“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他还撰有《诗三家义集疏》等经学著作,从而奠定了自己在近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④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王先谦也颇有造诣。东汉时刘熙曾作《释名》一书,以辞音求义,来推究事物名称的由来,清代毕沅又作《释名疏证》,对《释名》加以注释论证。对此,王先谦又特意撰写了《释名疏证补》,对毕沅此书再加补证。此书撷取江浙和湖湘学者精英,所校所释,颇为全面而有系统,后人认为它超过了毕沅的《释名疏证》,于训访、词汇、音韵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⑤此外,王先谦一生所作诗文共有44卷,1190篇,蔚为大观。他文宗秦汉,效法韩愈,笔力遒劲,气魄雄浑,诗宗杜甫、苏拭,自成格调,是晚清一大家,与王运齐名,人称“二王”。

⑥王先谦能在学术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他自幼苦读,锲而不舍,数十年来废寝忘食,孜孜于典籍之中,而且具有博采众长的作风。王先谦治学侧重古文经学,但不拘泥门户,兼采今文学源的观点,认为今古文经之争,“展转纷纭,徒形词费”。王先谦在撰述过程中继承了湖湘务实的传统学风,重求实,反臆断。凡遇暂时不明白的问题,他并不武断曲解,总是以“存疑”的态度对待,或注明“无考”,或注明“未知孰是”,“所当厥疑”。而对自己著述中的错误,一经发现就立即纠正。他曾刻印袁本《世说》,当经叶德辉提醒知道袁本“讹谬百出”时,便毅然毁版,请叶详加校勘后重镌。他还深刻地揭示中国学人普遍务虚图名的弊病,痛恨空谈,坚持实事求是,严谦治学。他的这种学术态度不仅使自己成为一代宗师,而且启迪了众多岳麓书院士生,使他们深涉经史,旁及诸子,趋重实务,接受新学,使这千年学府再度焕发生气,因而无论是撰述,还是教育,王元谦都堪称大家。

1.下面有关王先谦的学术著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先谦注释著作被后代史学史专家评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至今仍受推崇,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

B.王先谦撰写《释名疏证》对毕沅的书加以补证。此书撷取精英,所校所释,颇为全面而系统,于训访、词汇、音韵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C.王先谦的《尚书孔伟参正》《诗三家义集疏》等经学著作旁证历代诸儒训释,详加辨正伪托之处,被评为“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

  D.鸦片战争之后,爱国的王先谦为了使闭目塞听的中国能急起仿效而顺应时代潮流撰成探讨日本的政事学术和治乱得失本源的《日本源流考》。

2.被誉为“湘绅领袖、学界泰斗”的王先谦取得了哪些方面的学术成就?请分条归纳。(6分)

3.结合文本,说说王先谦为什么能在学术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

清晨,我们苏醒

孙  颙

由于时差的关系,巴黎时间四五点钟,我就昏昏地醒来。在宽大的老式床上辗转着,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我决定起床。既然睡不了,不如到香榭丽舍转转。对于巴黎人而言,这时刻太早了。天色灰朦朦的,似乎正酝酿着雨。小街上很少有行人,却有风儿沙沙地起劲地扫荡着街面。

拐了个弯,正要朝香榭丽舍走去,却被街对面的情景吸引住目光。清晨,行人稀少的巴黎街头,卖早餐的小店才开张不久,街对面的楼房前,却怪怪地排开了长队,大概有二三十人的样子,安静地等候着什么。我有点好奇。那庄重的楼房,一看外表就知道不是时髦的商厦,是什么吸引力,让法国的绅士和淑女们大清早地来排队呢?

从香榭丽舍往回走时,我再次看到小街转弯处排队的长龙。人数明显增加了,约莫达七八十人的规模。天上,酝酿着雨的云正在散开,天色开始亮堂,晨光暖和地涂抹在他们身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金发银发,白脸黑脸,各色欧洲人种挺齐全,只是少见亚洲人。有拿着报纸慢慢读的,也有喝着纸杯咖啡聊天的,一派闲散的不着急的模样。

    我忽然醒悟过来。昨夜,我们从飞机场过来,小车开到此处,导游说过一句,转角处,是中国驻法使馆的签证处。此刻,我猜到了,那长长的队伍,是等着签证去中国的欧洲人。

    二十多年前,每天骑车送儿子到位于淮海路与乌鲁木齐路转角上的托儿所,下来的一霎,只要回头望去,总能看到对面美领馆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几乎清一色是中国的年轻人。那年月,出国学习,是滚滚的洪流。我的一位朋友,一个很有才华也很有头脑的年轻人,出国前来向我告别,说了一番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相信中国会一天天好起来,时间却很漫长,一代人将被耽误,所以他决定先出去发展。他稍稍悲观了一些,中国,就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已经成长到让世界不敢忽视了!

    那天,面对法国人等待签证的长龙,我的记忆里突然冒出拿破仑的名言,这位一代枭雄,曾经把中国比喻成“沉睡的雄狮”。现在,我们大约正处于他所预言的“苏醒”的时刻。

    这次去欧洲,主要目的地不是法国,而是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今年,中国是书展的主宾国,对我个人而言,非常看重这次书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所长期参与其中的出版计划——英文版的《文化中国》项目,在本届书展集中亮相,以二百多种英文出版物多方面展现中国文化,其中,文学类,达450种。尤其让人高兴的是,书展会场之外,在欧洲空运枢纽的庞大的法兰克福机场,总数18家机场书店,有17家用专柜陈列销售《文化中国》的英文书籍,主要是文学类的读物。这恐怕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话题又回到二十多年前。1987年和1988年,我以作家身份,应对方文化机构邀请,先后出访加拿大和美国。那两次出访,我走了许多的书店、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几乎没看到真实表现中国生活的英文出版物。回国以后,我与出版业的同事、后来长期担任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的赵斌先生长谈,我说,这辈子做出版,最想做的,就是把我们的文化做成英文,拿到世界上去。他深有同感。不过,当时我们全明白,没那个实力和能力啊。别的不说,仅仅是在印刷和装帧方面要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准,在20年前,也是望洋兴叹的事情。

今天,当然不一样了,很不一样了。离开书展那天,望着展馆前中国主宾国的巨大标识,我又想到了拿破仑的那句话。我猜,在中国驻法使馆签证处前排队的朋友们,有的可能是去中国做生意,更多的,恐怕是想去看看雄狮正在如何苏醒。

于是,这次在欧洲旅行,我想得最多的问题,脑子里逐渐明晰起来的一种意识,便是:清晨,我们刚刚苏醒!

苏醒了,真好!空气清新,阳光温馨,美丽的时光已然开始。

苏醒了,身子却还有点疲弱,需要把步子踩实了,不慌不忙地一路走去!

1.开头第一段对全文的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2.结合全文,分析“天上,酝酿着雨的云正在散开,天色开始亮堂,晨光暖和地涂抹在他们身上”一句的深层含意。(5分)

3.文章为什么要两次回顾二十多年前的往事?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6分)

4.结合全文,探究“清晨,我们苏醒”蕴含着哪几层深意。(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