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兹拉特吃饱之后,坐在后腿上,它似乎又恢复了对人的信任。阿隆吃完了他那两片涂着奶酪的面包,他仍觉得饿得慌。突然看见兹拉特乳房胀鼓鼓的全是奶。于是,他立即靠着山羊躺下,对准奶头,使他挤的奶直接射进嘴里。兹拉特不习惯这样的挤奶法,不过它纹丝不动。
外边,大风将雪片堆积在洞口处,四周变得一片漆黑。干草堆里一点不冷。草堆里的野草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阿隆靠着它缩成一团。他从来就喜欢兹拉特,现在,兹拉特在他眼里,简直就像是他的妹妹。他便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兹拉特说。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堆,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阿隆困了。他用干草做了个枕头躺下睡了。兹拉特也跟着睡了。
当阿隆睁开眼睛时,他说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大雪盖住了天窗。他试着去捅开,可他的手臂全伸直了,还是捅不开。幸亏那根棍子还在身边。花了很大力气,他才用棍子捅开了天窗。外边,始终一片乌黑。雪继续在下。寒风呼啸着,起先用一种调子,后来,越来越响,成了各种调子的合奏,就像恶魔狞笑……
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不过,从第二天起,雪再也没那么大了,风也渐渐平息了。第三天夜里,雪停了。但是阿隆还不敢摸黑找路回家。夜空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圆月在雪地上洒下片片银辉。阿隆钻出草堆,环顾周围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洁白,那么安静,沉浸在宏大天地的梦幻之中。星星显得那么大,又那么近。月亮在苍穹游弋,就像在大海里一样。
第四天早晨,阿隆听到了雪橇的铃铛声。原来草堆离大路并不远。阿隆牵着兹拉特,向赶雪橇的农民问路。不过,他没有询问通往城里和屠夫费佛尔家的路,而是回村、回家的路。在草堆里,阿隆就决定再也不与兹拉特分离。
这三天来,阿隆全家及邻居们到处找过他和山羊。可在风雪中,他们没有发现丝毫踪迹。大家都认为他们已经冻死了。阿隆的妈妈和妹妹们哭了一阵又一阵。父亲坐在一边儿,一声不吭,脸色阴沉。突然,一位邻居跑来报告说:阿隆和山羊兹拉特回村了。
家里一片欢腾。阿隆讲述了他如何找到那个大草堆,兹拉特又是如何给他奶吃。阿隆的妹妹们抱着兹拉特亲了又亲,并给它拿来胡萝卜和土豆皮。兹拉特一边贪婪地吃着,一边咩咩地叫着。
此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要卖兹拉特的那件事。寒冷的天气终于来临了,村民们又需要硝皮匠勒文来帮忙。在持续八天的灯节里,阿隆的母亲也能每晚做些油煎鸡蛋薄饼给孩子们吃,兹拉特也有一份……
1.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也”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2.关于文中雪夜月景的描写,试分析其作用。(2分)
3.对比写法在文学创作中经常运用,请在文中找出一例,并对其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4.文中为何要写我与山羊的对话?这表现了我与山羊间的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
1.第一个“也”体现了人与动物相互和谐信任所创造的一种美好境界。第二个“也”表示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不需要卖山羊了。第三个“也”表明兹拉特已完全成为阿隆的家庭成员之一。(3分)
2.夜空景色清亮洁白、宁谧安静,如梦似幻,美景映衬人物美好心情,用另一种方式体现了阿隆的幸福之感,也预示了小说的美好结局。(内容和作用各1分,共2分)
3.比如,草堆“外边极冷” 与草堆里“阳光般的温暖” 形成对比,突出了人与动物间的温情,有力地突显了主题。(或者:三天的大雪中“外边始终一片乌黑”与雪后即使在“夜空中也一下了明亮起来”形成对比;家人起初以为“我”死了一片“阴沉悲哀”,与我回家后“家人一片欢腾”形成对比)。(找出的对比内容和分析各1分,共2分)
4.①在草堆中,阿隆吃饱了,也获得了温暖,物质生活不愁了,但他还需要与人说话交流,需要精神生活,与山羊的对话体现了这一需求。②在阿隆眼里,兹拉特不再简单的仅是一只山羊,她“简直就是他的妹妹”,正如他们对话所说,是“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信赖,完全平等,互爱共助的患难真情。
【解析】
1.无
2.无
3.无
4.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