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随着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谈恋爱在高中校园已不再是私下谈论的话题,而是一种校园现象,也是必须面对的学生情感问题。假设他们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对于个人情感,他们该怎样处理?根据下面的调查回答。(5分)

表1:中学生对高三谈恋爱的看法

    应该可以谈    不可以谈      无所谓

      10%         20%           60%

表2:高三谈恋爱会影响高考吗?

会影响高考     影响不大     高考和感情可同时进行

       70%          17%                13%

根据表1、表2调查数据写一个结论,并针对表中反映问题提两条建议。

结论:                                                                          

建议一:                                                                               

建议二:                                                                       

 

答案:
结论:超过一半的中学生认为高三谈恋爱无所谓,但同时高达70%的学生认为高三谈恋爱会影响高考。(必须写出两个图表中的矛盾之处才能得2分) 建议:①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应该学会有所放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②作为毕业班学生的家长,应该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子女走上备考的快车道,先“立业”后“成家”。(都答对3分) (从学生本体以及学生家长两方面提出建议,可得满分。也可从社会以及学校等角度提出看法建议。) 【解析】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扌豕(zhuó)崔杼之子,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piè)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chài)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chóng)死矣。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释:①朱方:地名。     ②忮(zhì):嫉妒、侵害。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崔杼之子                扌豕 :挑拔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庄公死,更立景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得庆封,负之斧质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

  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5.翻译。(6分)

  ①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

                                                                                                                                                              

②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