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pù)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yǒu)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下列各组中的多义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
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
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
③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

B.当
①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介词,在……的时候
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动词,掌握
③然五人之当刑也动词,判罪

C.于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
③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跟

D.以

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连词,表目的关系,而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介词,用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介词,把,将
2.对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④不能容于远近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⑥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⑦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⑧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⑨良曰:“长于臣”       ⑩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A.①⑦⑩/②⑤⑧/③⑥/④⑨

B.①③/⑤⑦⑧⑩/④⑥/②⑨

C.①⑦/②⑤⑧⑩/④⑥/③⑨

D.①⑤⑦/②⑥⑧/④⑩/③⑨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段将“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将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将“四方之士”“豪杰之流”的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与五人仗义而死、重于泰山作对比,突出了五人的形象,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B.“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是为了表现对“五人”的同情、仰慕乃至向他们学习的崇高感情。号召人们向“五人”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正是张溥写《五人墓碑记》的目的。

C.“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文段的主题,这个主题,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对比的因素:“死”与“生”,当然是对比;有“大”就有“小”,有“重”就有“轻”,有“匹夫”就有“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以至“高爵显位”,这里都有强烈的对比。

D.《五人墓碑记》并不孤立歌颂五人。作者在对比中,指斥了阉党,暴露批判了“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高爵显位”等;在映衬中,赞美了周顺昌,肯定了“郡之贤士大夫”。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系列的对比和映衬,才充实了歌颂“五人”的思想内容,加强了歌颂“五人”的艺术力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4分)
译:                                                                                       
                                                                                          
(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6分)
译:                                                                                    

 

答案:
1.A   2.C    3.D 4.略 【解析】略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