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769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刘禹锡的《乌衣巷》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赏析。

                                                                             

                                                                            

 

答案:
 (1)颈联以燕子自比,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诗人凄楚,悲怆的漂泊之感。 (2)杜诗中居无定所,天涯飘荡的燕子是诗人自己漂泊处境的真实写照,刘诗中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昔日繁华的衰落,世事的沧桑。 【诗歌赏析】燕子,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被古代诗人所青睐,经常置于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杜甫于768年(大历三年)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769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所以诗一开始就点明“湖南为客动经春”,接着又以燕子衔泥筑巢来形象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出所咏的对象——燕子。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意思是:旧时你入我故园之中曾经认识了我这主人,如今又逢春社之日,小燕儿,你竟远远地看着我,莫非你也在疑惑吗?为什么主人变成这么孤独,这么衰老?他的故园又怎样了?他为什么在孤舟中漂流?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意思是:我老病一生,有谁来怜我,只有你小燕子倒来关心我了。而我也正在哀怜你,天地如此广阔,小小的燕子却只能到处为家没有定居之所,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意思是:为了安慰我的寂寞,小燕子啊,你竟翩然来我舟中,暂歇船樯上,可刚和我说了几句话马上又起身飞去,因为你也忙于生计要不断地去衔泥捉虫呀。而你又不忍径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真令我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此诗写燕来舟中,似乎是来陪伴寂寞的诗人;而诗人的感情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流入读者的心田。诗中表现的场景是,衰颜白发的诗人,因病滞留在孤舟中,而在船樯上却站着一只轻盈的小燕子,这活泼的小生命给诗人带来春天的信息。诗人抬头对着燕子充满爱怜地说话,一边又悲叹着喃喃自语,没有比这样的情景更令读者感动的了。 全诗极写漂泊动荡的忧思,“为客经春”是一篇的主骨。中间四句看似句句咏燕,实是句句关连着诗人的茫茫身世。最后一联,前十一字,也是字字贴燕,后三字“益沾巾”突然转为写诗人自己。体物缘情,浑然一体,使读者分不清究竟是人怜燕,还是燕怜人,凄楚悲怆,感人肺腑。清人卢世榷评价说:“此子美晚岁客湖南时作。七言律诗以此收卷,五十六字内,比物连类,似复似繁,茫茫有身世无穷之感,却又一字不说出,读之但觉满纸是泪,世之相后也,一千岁矣,而其诗能动人如此。”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凉飕。前后多植美竹,为消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曲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集目前。所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投竿取鱼,执衽采药,决渠灌花,操斧剖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马光反对新法,被贬为西京(洛阳)御史台,熙宁六年(1073),购地二十亩,筑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凉飕                       延:迎取

B.所者,学之未至               病:担忧

C.事物之理,集目前             举:借取

D.虽以与人                     推:推广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独乐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                   (    )

①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②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

③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

④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⑤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

⑥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引用孟子、孔子的语句,意在说明“王公大人之乐”“圣贤之乐”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

B.本文记述了独乐园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绍,又有形状描摹,并依据区域的景观特点或功能命名,突出了“独乐园”命名之寓意。

C.作者在此小园中悠闲自得,生活内容丰富,时而在“读书堂”思考事理,时而在庭院中钓鱼灌花、登高望远,其乐胜于园外之乐。

D.作者以问答形式说明自己并非不想推己于人,而是别人不肯同此乐,所以才独享其乐,这就委婉地表达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4.翻译下列语句。

(1)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

                                                                             

                                                                            

(2)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3分)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分子机器人

“分子机器人”就是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机器人,其长短大小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是1米的10亿分之一)。原子的大小大约为0.1纳米,分子机器人其实就是把数十个或者数百个原子组合起来制成的机器人。

制造分子机器人的最初构想要回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的1950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第一次提出,未来制造微小机械让其执行各种各样的作业将成为可能。尽管费曼并没有提出分子机器人的具体概念,但是从那以后,制造分子机器人就成为人类的向往。不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轻而易举,单单操作纳米尺度上的原子、分子就极其困难,况且科学家组装起来的还必须是“把操作和作为目的,能自动运行”的机械。

对一般机械,如汽车来说,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对分子机器人来说也是如此,若干种相当于发动机的装置正在研制中。比如偶氮苯分子,这种分子是将两个苯环用两个氮原子连接而成的。有趣的是,在不同的光照下,偶氮苯的构造会发生变化:当照射紫外线的时候,苯环彼此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当照射可见光的时候,苯环彼此之间的距离会伸长。如果能让收缩和伸长这两个动作多次反复进行,那么,靠光照运行的机器人就呼之欲出了。

还有一种双环结构也可以充当分子机器人的“发动机”,有人把其称为分子尺寸的“智慧之环”。它是由两个环和金属原子(一般是铜原子)构成的,这两个环像锁链一样套接在一起,金属原子嵌在它们相交的部位。这样就可以把它作为“发动机”使用了。向双环结构施加电压或撤除电压,金属原子的电子数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发生了氧化或还原反应),双环与金属原子结合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于是这个双环结构就会反复不停地运动起来。

目前,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了更为先进的分子机器人,这就是能够夹持分子,进而扭转使分子变形的“分子钳”。

分子钳的构造是这样的,“发动机”采用前面提到过的偶氮苯,在分子钳中,偶氮苯所提供的“动力”相当于对钳子的握把。把偶氮苯的动作传递给分子钳的前端、起支点作用的“部件”是二茂铁。我们知道,在机械中有一种使旋转运动平滑进行的部件,那就是轴承。与此相近,科学家在分子钳的前端采用了一种称为“锌卟啉”的部件,它具有易与碱性物质分子相结合(即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一旦分子钳与碱性物质分子接触,分子钳的前端就会与碱性物质分子相结合,于是分子钳便“夹紧”了分子。此时一旦照射紫外线,苯环就会收缩,这个动作通过充当支点的二茂铁传递给分子钳前端的锌卟啉,分子钳的前端就会开启;当照射可见光时,苯环就会伸长,于是分子钳前端就会闭合。与分子钳前端结合的碱性物质分子的形态就会因这一伸一缩、一紧一松而被迫扭转变形。

分子钳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分子机器人对目标分子进行某些实际操作,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分子钳的开发使分子机器人的开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分子机器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分子机器人是把数十个或者数百个原子组合起来制成的其长短大小仅相当于1纳米左右的机器人。

   B.分子机器人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1950年提出来的。

   C.分子机器人也有“发动机”装置,只不过它的“发动机”很特别,不同于汽车的发动机。

   D.“分子钳”机器人由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是能夹持分子进而扭转使分子变形的先进的机器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分子钳机器人把偶氮苯作为“发动机”,把二茂铁作为“轴承”,把锌卟啉作为“钳子”。

   B.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把理查德·费曼制造微小机械让其执行作业的最初构想变成了现实。

   C.偶氮苯被可见光照射时,苯环彼此间的距离会缩短;偶氮苯被紫外线照射时,苯环彼此间的距离会伸长。

   D.分子钳前端的“锌卟啉”与碱性物资分子相结合,分子钳就会“夹紧”分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偶氮苯在不同的光照下其构造会发生变化,分子钳的“发动机”就是靠光照运行的。

   B.分子机器人的“发动机”有多种,智慧之环的“发动机”是靠施加电压或解除电压来运行的。

   C.分子钳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机器人,分子钳机器人的“发动机”比智慧之环更先进。

   D.开发分子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把分子机器人运用到医疗、工程等某些实际操作中,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4.对于分子机器人而言,什么是“智慧之环”?结合文章内容对此下定义,不超过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