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

    ③不超过50字。

 

答案:
答案示例: 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

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

    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述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取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也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北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未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漾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    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0 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    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    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恕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漾漾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    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记》,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2.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3.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都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

    以赏析。

 

 

 

 

4.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原  弊

[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日:。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主直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

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遏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日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    鄙:卑鄙

    B.场功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日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

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

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

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o“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

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

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有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孔?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大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块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确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SL)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2.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3.“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C.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D.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4.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