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王熙凤巧施“调包计”,让宝钗嫁给宝玉;宝玉恨宝钗取代黛玉,于是出家当了和尚;宝钗最终独守空房,成了悲剧性人物。

    B.《呐喊》共收录了鲁迅14个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件小事》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

    C.《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诗作歌颂了大胆反抗的叛逆精神、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破旧立新的进取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乐观精神。

    D.《家》中觉慧决定离开封建大家庭时,觉新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充分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格”特征。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临终遗言:“幸福只有在天上。”表明她向往天国的幸福,并希望天国的光辉也能照亮葛朗台罪恶的灵魂。

 

答案:
 A  E(A.宝玉出家并非因恨宝钗;E.“希望天国的光辉也能照亮葛朗台罪恶的灵魂”说法有误,遗言表明她对人世间生活的否定)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王小波是一个符号

粱文道

    公众视野里有两个姓王的作家很红,一个王朔,一个王小波。王朔还活着,闹出过很多风波,大家关注他很自然。但是王小波死了十多年,依旧有很多人在怀念他。看着那些怀念活动、纪念文章,难免困惑:谁是王小波?王小波是干什么的?他写了什么东西?留下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他成了一个神话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底下的王小波又是谁呢?

    坦白讲,我对王小波的感觉跟很多读者不一样,他们心目中的王小波特立独行、非常自由,是一代启蒙者,包括我认识的一些评论界同行都坦承受他影响非常大。但是无论我怎么看他的东西,就是产生不了大家说的那种“感动”和“触碰”。后来才明白,因为我生活在香港,跟大陆朋友所处的语境有点不一样,感受自然不同。

    王小波曾说,影响他最大的作家是福柯和罗素,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在看这些人的东西了,所以再看王小波时并不会感到特别震撼,震撼往往来自于看到、听到一些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事情。这使得我往往以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看王小波的作品跟“王小波热”。

    大家常说王小波是个自由主义者,这个观点值得探讨。他放弃了大学里相当稳定的职业机会而选择当自由撰稿人,大家觉得这很可贵,这是自由。但是这样的自由早就已经存在了,现在也依然存在,只是他这样的自由在当时看起来非常特别罢了。而这种自由正是另一种不自由,因为你必须在市场上贩卖你的文章跟作品来维持生计,全世界有哪个地方的作家不是处于这种所谓“自由”或“不自由”的状态中呢?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家,很多人说他有点像梵高:生前潦倒没人认识,死后大家越来越捧他,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神话。都说王小波特立独行,这个好,那个好,文笔好到能拿诺贝尔奖等。我认同王小波写的东西很好看,也非常佩服他,但是我很怀疑那些不断在赞颂他,甚至引用他名言的人里到底有多少真正看过他的作品。

    他鼓励大家特立独行,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要自己掌握思维的乐趣,独立思考,勇敢打破禁忌跟愚昧。而他已经死去十年了,我们受到他多少影响?现在又能看到多少人敢于自己去思考?敢于打破禁忌和愚昧?恰恰相反,我看到的多是装作“敢于”的样子,而不是真正去思考。很多人不求深思,只求思考的姿态。要说谁真敢打破禁忌,那就是他的遗孀李银河教授了,但是,为什么今天依然有那么多人要她封嘴呢?这些人有没有尊重过自由思考?如果我们断定一个人炒作,是否就能否定她所说或所做的一切?是否就不再需要思考她说的东西、做的事情是否另有道理?

    王小波已经死去十多年了,如今我们重新看他的作品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你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关怀跟现在的差别,那时关心的问题到今天有好多是我们依然要面对的。

(选自2010年第3期《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读者对王小波评价甚高,作者由于所处语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所以才会对王小波现象感到困惑,生发思考。

    B.因为生活在香港,所以作者才能够以更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王小波的作品跟“王小波热”,才能够有独到的发现。

    C.作者认为王小波算得上是一个好作家,当然未达能拿诺贝尔奖的高度,对其价值判断准确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读其作品的多与少。

    D.王小波虽然没走进21世纪,但他作品中关心的问题即使到现在仍有好多是我们要面对的,这是重读其作品的意义所在。

2.第二段说“我对王小波的感觉跟很多读者不一样”,请对作者的“感觉”加以简要的概括。

    答:                                                       

3.从文中看,“王小波是一个符号”中的“符号”具体内涵是什么?(6分)

    答: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以下4题。

半坡的声音

肖建新

    ①没有一种声音,是这样的质朴,缓慢,又伞骨般质地铮铮,带着一种沉淀的、原始的泥味,将一个古老文明最初的口音,从几千年深埋的黄土中缓缓传出。一铲下去,那就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长度。当几千年纵深的黄土一层一层剥落时,一个似曾熟悉的面孔从苍老的尘泥中浮出,所有的黄土在那个瞬间变得高深莫测,仿佛脚下的每一寸黄土都是黄金般珍贵。

    ②1958年的半坡,随着一声惊呼,位于西安东郊的这片土地,从此不再是一片寂静之地,不再是人们脚下常常踩踏的荒凉之所。任何一片遗落的陶片,都可能带着几千年苍老的印记。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半坡的激动和兴奋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男女老少,那是相隔六千年的一次亲人相认。一位懒得梳洗的“祖母”抬起六千年弓着的腰身,泥土般的笑容,花白的苍发,手持陶罐汲水的姿势,这一切,像种子一样,撒在人类黄泥一般古朴的心灵里。

    ③几十年之后,我走近半坡遗址时,小时候认为在一面不高的黄土坡上,坡下有一条浅浅的小溪,小溪里有一些小小鱼儿的半坡已经很远。一面坡创造了的岁月,可以抵过任何一个盛大的王朝。

    ④在半坡,散落在泥土深处的历史部件被一一打捞上来,晾晒在阴冷的展台上。我所看到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蕴含了众多岁月的秘密。比如说,一把石镰,在它进入黄土之前,肯定在世间挥动了几百次,几千次,甚至更多。它从一块粗糙的石头开始,经历了视觉和力量上的粗细不等的抚摸,挑选,打磨,定型,再系上木柄,变成一把粗砺的工具,人们又用它去收割,砍伐,直到木柄断裂,或石质破损而坠于泥土,直至无数年后成为展台上一件苍凉的岁月的物证。这其实是一段漫长而难以知晓的历史,究竟有多少人用过它,用过多少次,砍过多少植物,杀死过多少动物,握它的手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纹理,这都是一些永远也无人知道的秘密。再比如骨器。如果说用较大动物的骨头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尚有可能,而要制作骨针、骨锥又是何等之难。骨头是有硬度的,可骨头的硬度是无法穿越许多事物坚硬的质地。实质上,一枚骨针却小心翼翼地穿越了岁月所布下的消亡的密道,它身上所汇聚的智慧,是远远大于那些巨型工具的。

    ⑤历史一件件从我的眼前闪过。那是六千年前的风雨,在扫荡、冲刷着树林,草地,简陋的房舍。那些雨中赤裸着身体的人们,奋力地扛着一根根木柱,一块块巨石;他们追猎着一个个和他们一样狡捷的猎物,黄土一样的肌肉青铜般闪烁。食物的香气总是在黄昏来临的时候,从圆形的屋顶袅袅升起,孩子们的欢笑声像风一样飘荡在半坡的上空。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那些陶盂,陶碗,陶盘,能耐高温、传热均匀、具有热胀冷缩功能的夹砂陶;还有细颈壶,尖底瓶;还有网纹盆,鱼纹盆,鹿纹盆,人面鱼纹盆等。这些东西仿佛在一位祖母古老的手掌上波动,在岁月苍老的瞬间闪烁。在这些器具上,刻有22种符号,也把我带进了半坡人所创造的神秘的思维空间中。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低头沉思的姿势,他们在盲然中摸索着一根根草绳,黑暗中努力地破解着生命的秘密。

    ⑥半坡遗址内,有户县的现代农民画,它们像春天一样点缀着古老的半坡。它们对于半坡有另一种意味,那些古老的种子得到了有力的传动,生命有了质的传承。另一个得到传承的是制陶作坊。沿着阶梯式房子的逐渐深入,那种细腻而匀称的泥香扑面而来,没有任何门、墙,整个作坊敞开了心房,柜架上、桌子上是琳琅满目的工艺陶器,一个茶杯大小的深褐色的埙(xūn)正在一个年轻女子的手掌上精雕细刻着,八个孔一一张开,仿佛从古老历史中张开的八只眼睛。我原以为埙一定出自于一位老者之手,因为它的音色是那样的低垂,凄迷,而一个年轻女子怎能将它拨弄得如此沉溺。女子试了试音,我吃了一惊,那一声仿佛就是从遗址的某一处地下洞穴的通道里吟吟而来。而此时,作坊里的音乐轻轻响起仿佛水面上荡起了细细的波纹,继而迷漫到作坊的每一个空间,连那女子手里的埙也塞得满满的:

一条寂静的长河轻轻地涌出久远的记忆……

    ⑦音乐一下子将我繁杂的情感化成了缓缓的流水,一点一点注入到半坡的泥土里,又把作坊里说不清的感动一点一滴地沉在身体的某处。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种低沉的声音,仿佛一位老人在暗处说话,我急忙转过身,大厅里空空荡荡,我才意识到自从走进半坡,那个声音一直藏在我的心底,并产生出一些绕人心肺的回响。

(节选自2007年第6期《青岛文学》,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文字叙写人们和相隔六千年的亲人相认的情景,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5分)

    答:                                           

2.文章以“声音”开头,又以“声音”结尾,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分)

    答:                                            

3.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简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主旨上的作用。

    答:                                            

4.第⑥段写半坡遗址内户县的现代农民画和年轻女子的制陶艺术。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