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答案:
 6.C(词起源于晚唐) ##Begin##
推荐试题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杨存中,代州崞县人。魁梧沈鸷,少警敏,力能绝人。学孙、吴法,善射骑。宣和末,山东、河北群盗四起,存中应募击贼,积功至忠翊郎。

靖康元年,金人再围汴京,诸道兵勤王,存中与张俊、田师中从信德府守臣梁扬祖以万兵入援,后张俊部曲。上问将于俊,俊以存中对。召见,赐袍带。时元帅府草创,存中昼夜扈卫寝幄,不顷刻去侧。帝知其忠谨,亲信之。剧贼李昱据任城,久不克,存中以数骑入,击杀数百人。帝乘高望见,介胄尽赤,其被重创。召视之,皆污贼血,壮之,饮以酒,曰:“酌此血汉。”存中请复往,帝止之。存中曰:“此贼胆碎,即成擒矣。”遂大破之,复任城,迁阁门祗候。

绍兴元年,从俊讨李成。诸将议,多欲分道进,存中曰:“贼势如此,兵分则力弱,又诸将位均势敌,非招讨督之,必不相为。”俊然之。整军至豫章,存中率兵数千,首破贼于玉隆观,追至筠州。贼骁将以众十万来援,夹河而。存中谓俊曰:“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俊从之。存中夜衔枚渡筠河,出西山,驰下击贼,俊以步兵夹攻,俘八千人。诸将夜见存中曰:“战未休,降卒多,忽有变,奈何?非尽歼之不可。”存中曰:“杀降吾不忍。”诸将转告俊,竟夜坑之。乘胜追至九江,成遂遁去。迁宣州观察使。

存中天资忠孝敢勇,大小二百余战,身被五十余创。御军宽而有纪,所用将士,专以才勇选,不私部曲之旧。宿卫出入四十年,最寡过。孝宗以为旧臣,尤礼异之,常呼郡王而不名。父、祖及母皆死难,存中既显,请于朝,谥忠介,谥忠毅,赐庙曰显忠,曰报忠。许祭五世,前所无也。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六十七》,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张俊部曲                     隶:隶属

    B.介胄尽赤,其被重创             意:料想

    C.必不相为                       用:任用

    D.夹河而                        营:扎营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存中“勇敢”的一组是                            (    )

① 魁梧沈鸷,少警敏,力能绝人      

② 存中昼夜扈卫寝幄,不顷刻去侧

③ 存中以数骑入,击杀数百人        

④ 存中请复往

⑤ 存中夜衔枚渡筠河,出西山,驰下击贼 

⑥ 存中既显,请于朝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宣和末年,山东、河北群盗四起,杨存中招募军队攻打贼寇,积累功劳官至忠翊郎。

    B.皇上非常欣赏信任杨存中,向张俊询问情况,并召见杨存中,赐给他袍带。

    C.讨伐李成时,诸将多主张分路进军,杨存中却认为不能分兵,张俊同意他的意见。后来,众将主张尽歼敌俘,杨存中不同意,但张俊最终让人把俘虏都活埋了。

    D.孝宗因杨存中是高宗时的老臣,就特别用与众不同的礼节对待他,常常叫其他郡王而不叫他做事。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

译文:                                                                 

   (2)御军宽而有纪,所用将士,专以才勇选,不私部曲之旧。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