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⑴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仲弓有治国之才,孔子就教他从内在道德修养做起,要求他对工作要诚敬认真,办事要虔诚谨慎。
B.孔子告诉仲弓要行“恕”道: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就是说,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C.孔子认为,如果能以敬来要求自己,以恕来对待别人,就会取得“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功效。
D.孔子告诉司马牛,话说出来容易,要做好却很难,所以真正的仁者要讷于言而敏于行,不能夸夸其谈。
⑵孔门弟子问仁,孔子为什么会提供不同的答案?请结合选段,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⑴A(孔子对仲弓谈仁,不是教他从内在道德修养做起,而是教他从行事治民做起。)
⑵行仁是道德的自觉行为,而每个学生的才性气质(如仲弓有治国之才,司马牛“多言而躁”)和成德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阐发仁的内涵,教他们如何行仁(如教仲弓行事治民要敬恕,教司马牛说话要谨慎)。同样问仁,孔子提供不同的答案,也体现了他的因材施教
【参考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