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笔。它笔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加它身上几声骂。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

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

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塌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住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

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

菲再递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

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

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

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

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

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眷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

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络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夸年四月十号,是满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

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亍。微醺的缘

故.未厦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

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

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

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

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

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

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

气.可是掖在林问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问回春了。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

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

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

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彤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

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

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

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

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搞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

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

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可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

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羌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

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

之间,那团月亮,才蔓得夺目。

    [选自《黑龙江日报》,2009年5月6日版]

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在半梦半醒之间,有怎样的美景?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出来。

 

 

 

3.文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的含意是什么?请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第一段运用衬托(或反衬)的表现手法,以突出月亮的“修行有道”(2分),同时,引出写作对象——月亮,为写月亮作铺垫(2分) 2.那团月亮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不那么明亮,看上去毛茸茸的,发出朦胧的光。那些还 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却被月亮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一夜之间回春了。月 亮沉在林地后,由灯的形态幻成篝火。(每点2分,答齐三点5分) 3.句子含意是指月亮没有对圆满的美的热烈追求,就不会有亏损;而亏损往往能为灿烂时 刻而养精蓄锐。这也体现了一种生活哲理:在执着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 经历一些人生低谷,而这时期的蛰伏常常是为以后的成功作准备。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 下,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说明含意占3分,能有条理地阐明哲理占3分,大意对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京剧的创新发展应尊重艺术表演规律

    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都为京剧奠定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也形成了它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面对当代观众与昔日观众在审美情趣上的变化.特别是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京剧面临着一个严峻课题。

    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必然是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发展变化的活态艺术生命。事实上。京剧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化、发展、创新的艺术创造吏。一代代杰出艺术家成功的创造。超越了先辈的成就,推动了艺术的进步,葆有了艺术的活力。

    京剧创新是具有独特规律的艺术创造过程。理想的京剧创新,应该是在尊重京剧艺术特点的前提下,赋予它时代性的审美发展。京剧艺术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背离本体而使人难

寻其固有的形迹;京剧的突破应敢于尝试以前没有的新题材、新生活、新形式,但又不宜背

离京剧所擅长的故事形态、表演特点而另起炉灶。在选择题材和采用艺术表现方法上。应首

先充分尊重京剧艺术的本质。符合其表现特点,切合其创造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

创新的成功。

    成功的京剧新作,应是在遵守京剧程式化、写意性表现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当代

美的作品。京剧在表现方式上的独特美学追求,是历代艺术家心血创造的结晶,是京剧艺术

历经多个时代变迁.而仍能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

    遵循京剧特有的美学特点和艺术表现法则,应成为延续、发展京剧艺术的创造基础。实

践证明,京剧艺术更善于表现故事性强的事件,更利于表达强烈明晰的情感,更适合塑造性

格鲜明的人物,更长于用抒情和多彩的唱、念、做、舞、打的手段营造出其他艺术形式所没

有的表演效果和欣赏魅力。这些年,京剧创新过程中的成功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的京剧发展,应是在发扬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创造特征时,推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

新风格、新大师、新作品。京剧是以表演艺术为看点,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

它具有与电影、话剧那种以群体效果为追求的表演风格不同的,以主要人物和这个人物的剧

中体现——主演和优秀演员为中心的突出个体的表演特质;同时它更具有主演功力与才力必

然成为塑造人物、形成看点、吸引观众的核心的不可违抗的基本规律。正是这样的特点。使

得京剧的创新发展,绝不能够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它必须要以表演手段的精彩、表

演风格的特点,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独特表演魅力为创造的基础。实践证明,优秀的编

导的创造性固然很重要,但终究不能代替表演艺术对题旨、故事、人物的承托,成就和实现

编导智慧与追求的终极因素.仍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

    京剧创新发展是一项历史赋予夸人的光荣义务,也是夸人对京剧文化延续光大理应做出

的奉献。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京剧艺术的积累才会丰富。

    [节选自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

    以下2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

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京剧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是,京剧具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

    B.京剧要面对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和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因此京剧必须另起炉灶,不断创新。

    C.京剧艺术的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是因为京剧在表现形式上有独特的美学追求。

    D.京剧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只有京剧艺术家的表演才能实现对题旨、故事、

       人物的承托。

    E.因为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所以京剧艺术的积累较为丰富。

 

 

2.下列对文中“表演艺术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表演艺术家的作用比优秀的编导更为重要。

    B.京剧的创新发展,决不能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

    C.主演和优秀演员即是剧中表演艺术家。

    D.京剧是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

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京剧的艺术特点。

 

 

4.整合文意,分点列出京剧创新发展应该尊重的艺术表演规律或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余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

家贫,佣为漆工。郭林宗见而奇之。同郡蔡邕深重蟠,及被州辟,乃辞让之曰:”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美义,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

后郡召为主簿,不行。遂隐居精学,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临殁,以身托蟠,蟠乃躬推辇车,送丧归乡里。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义之,为封传护送,蟠不肯受,投传于地而去。事毕还学。

  太尉黄琼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江夏,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互相谈论,莫有及蟠者。唯南郡一生与相酬对,既别,执蟠手曰:”君非聘则征,如是相见于上京矣。”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因振手而去,不复与言。再举有道,不就。

  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E45D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者数百人,蟠确然免于疑论。后蟠友人陈郡冯雍坐事系狱,豫州牧黄琬欲杀之。或劝蟠救雍,蟠不肯行,曰:”黄子琰为吾故邪,未必合罪。如不用吾言,虽往何益!”琬闻之,遂免雍罪。

中平五年,复与爽、玄及颍川韩融、陈纪等十四人并博士征,不至。明年,董卓废立,蟠及爽、融、纪等复俱公车征,惟蟠不到。众人咸劝之,蟠笑而不应。居无几,爽等为卓所胁迫,西都长安,京师扰乱。及大驾西迁,公卿多遇兵饥,室家流散,融等仅以身脱。唯蟠处乱末,终全高志。年七十四,终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周黄徐姜中屠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家贫,为漆工                   佣:佣人 

    B.及被州                         辟:征召

    C.以齿则长                         齿:年龄   

    D.从事之,为封传护送             义:认为……仁义

2.与“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

    B.或死或刑者数百人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下面全部能表现申屠蟠“安贫乐潜” 的一项是(3分)                      (    )

①郡召为主簿,不行   

②每忌日.辄三日不进食

③从事义之,为封传护送,蟠不肯受,投传于地而去

④或劝蟠救雍,蟠不肯行

⑤众人成劝之,蟠笑而不应

⑥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4.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申屠蟠以德行闻名乡里,同郡蔡邕被征极力避让而大力举荐申屠蟠,足见申屠蟠修养之深,影响之广。

    B.古代文人践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刚独善其身”的准则,申屠蟠也一样,所以朋友冯雍犯了罪他也不愿出面,怕祸及自身。

    C.申屠蟠为人孝而仗义,丧父之时,为尽孝几乎哀伤而死;同学王子居病死他乡,他亲自送丧至其家乡。

    D.虽然多次被举荐征召,但申屠蟠从不应征,足见其对名利的淡泊和操守的坚贞。

5.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居 无 几 爽 等 为 卓 所 胁 迫 西 都 长 安 京 师 扰 乱 及 大 驾 西 迁 公卿 多 遇 兵 饥 室 家 流 散 融 等 仅 以 身 脱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②蟠勃然作色日:“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