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风雪夜归

何蔚萍

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要关。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闭着。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

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很好笑。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数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力,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后来她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是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叫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14岁的男孩,父母在外地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那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去吧?唉,就传进了又能怎样呢?14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那就叫平平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对”得怕极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30岁了,如果再年轻5岁,哪怕3岁呢,她也一定要争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了,就像是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经关上一样。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位60岁的老人深更半夜又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

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很大,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着篮子的中年人。但他丝毫没有拐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羡慕。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她)很好。

她终于放开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

吱的一声,门开了。

原来并没有关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题目中的“风雪”,在文中以环境描写的形式渲染了凄清死寂的气氛,烘托了人物

彻底绝望的心情;并且以风雪中的寒冷与屋内的温暖构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夜归人内心的焦急和凄凉。

B.刘安婶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中年妇女;马平平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平平姥姥是

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她们平日都关心或亲近着这个夜归者。

C.是婚姻上的挫折,使这位大龄女青年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由衷的反感,因而不肯与

邻里真心交往,邻居也就没有人关心她,于是她备感孤独。

D.“提着篮子的中年人”的路过,使夜归者在焦急中有了一丝希望,进而陷入失望。

正是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故事有了一点波折,为小说增添了情趣。

E.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生活横截面,主要以夜归者站在院门口短时间内心理

活动的描述为手段,展现了院子里邻居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2)故事中“风雪夜归”的“她”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答:                                                                     

                                                                           

                                                                          

(3)结尾一句“原来并没有关上”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                                                                     

                                                                           

                                                                         

(4)夜归的大龄姑娘站在门前,犹豫之中,在心里把院里的邻居们排了一个队,并

十分努力地回忆起了往日的许多细节。对于这样的写法,有人认为是作者的匠

心独运,也有人认为是做作拖沓之笔,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

点和理由。

答:                                                                     

                                                                            

                                                                         

                                                                         

 

答案:
1.(1)B、D(5分。对一项给2分)(A“绝望的心情”不妥;C“备感孤独”不妥;E“错综复杂”不妥) (2)(6分)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她具有一种心态:怕孤寂,却好像偏偏处于孤寂;怕无援,又好像时时处于无援。甚至有无端猜疑和自叹自怜的倾向。但她的内心是善良的。 (3)(6分)①突出主题。说明有人留门,表现人间并不像夜归者所揣想的那么冷。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使故事有了更深的意趣。③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④蕴含深意。人们常常在心理上虚掩着一道门,轻轻一推即可打开,那面就是一个别样的世界。 (4)(8分)同意“匠心独运”:参考(1)题E项前边的说法。 同意“拖沓之笔”:几个人物作用雷同;都以心理描写的方式回忆往事,手法单一。
推荐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2题。

望 蓟 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③。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

②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③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

1.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答:                                                                        

                                                                              

2.尾联中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以下3题,每题3分)

送石处士①序

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榖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②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环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沐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③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石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知识分子为处士。这里指洛阳人石洪。德高望重,颇具才略。  ②王良、造父:古代驾车的能手。  ③上东门:洛阳城北门。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士为国,不于家                    私:谋私利

B.撰书词,具马                        币:礼物

C.宵则沐浴,戒行李                      行李:出使的官吏

D.使先生无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      图:谋取

2.下面句子中全是对石处士的赞扬或勉励之辞的一组是 

①能以义取人

②能以道自任

③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

④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

⑤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

A.①③        B.③④       C.②⑤       D.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善用比喻来表现石处士议论和识见的高明。如用黄河奔腾东流比喻他雄辩滔

滔;用驾轻就熟来比喻他对所议论之事了如指掌,万无一失;用烛照、数计、龟

卜比喻他料事准确无误。

B.乌公考虑石先生一向无求于人,怕他不肯出来任职。从事说石先生仁爱而且勇敢,

如果凭借大义去聘请他,他会答应。于是乌公亲自到石处士的住处,可见他对求

贤士极为重视。

C.石处士虽爱隐逸山林、布衣蔬食的生活,但大敌当前,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河阳

军节度使乌公的委任。

D.这篇序赞扬了石先生的为人和为仕之道,也赞扬了乌先生以义取人,并表示了对他

们的希望,但写法上与一般不同,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5分)

 译文:                                                                   

                                                                          

(2)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5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

苏渊雷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穿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日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日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

 

注:①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1.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

B. 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

C. 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

相得益彰的作品。

D. 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2.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诗偏于“风骚”,

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穿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

展史中。

B. 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

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

C.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

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日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

D. 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变

化运用,各以复杂的生活遭遇,创作了反映那个时代的作品,展现了那个不平凡

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

并峙的高峰。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

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

B. 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C. 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

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

D. 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

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

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