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题目:回眸    

“回眸”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回眸。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心中一定会有要回眸的人或事件,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  

 

答案:
 参照2009年高考等级评分标准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题。

读5年“本科”换来假文凭

          谁该为86名受骗学生负责

                                                                             

                                                                            

                         要上“军校”,先交中介费

 2004年,时年19岁的江西考生吴江涛(化名)高考落榜。经熟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个自称可保证他上军校的人。此人自称手里有第四军医大学的入学指标。他告诉吴江涛:去读军校,穿的是军装,虽然没有军籍,但各种待遇和军校正规生没什么两样,最后发的毕业证、学生证也都是一样的,拿着证书去考研、考医师资格证都没问题。“只要交3万元,就能接到校方邮寄的预录通知书,到校报到时,可以换取正式的通知书。”

听说能上军校,吴江涛很快放弃了去南昌读书的机会。几天后,他收到“陕西育才专修学院”寄来的预录通知书—你已被录为军医大学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员……请持此通知书到陕西育才专修学院领取军医大学正式录取通知书并报到”。

“报到时,学校有好多接新生的人,全都穿着军装。”在学校给新生召开的会议上,吴江涛和一起来报到的同学们被告知,他们还需要和委培方—湖北省黄冈市、潜江市、孝感市人事局签订一份协议。

当时大家都很纳闷,事先约定的是第四军医大学,但“选送委培学生协议书”上却显示,毕业后发的是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学院的毕业证。对此,校方解答:你们要先在宝鸡待一年,然后改签第四军医大学的协议,再回四医大读书。

“当时,来育才报到的新生有200多人,一些人看到学校不满意就走了。”最终,2009届“本科”毕业学员共计86人,其中临床专业70人,护理专业16人。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都是通过中间人介绍过来的,为了上心目中的军校,他们分别为中介机构或中间人交纳了3—13万元不等的费用。

5年“本科”换来假专科毕业证

2009年7月,作为陕西育才专修学院唯一的一批“本科生”,这86人从该校毕业,却未能如期拿到当初录取通知书和委培协议中所承诺的第四军医大学的毕业证书。在学生和家长的多次催要下,2009年10月,一部分学生在向学校交纳3800元后,拿至一张专科毕业证书,但发证单位却变成“湖南中医药大学”。

读了5年“本科”。拿到的却是一份专科毕业证,这让学生很难接受。然而,后面的事更加让他们“崩溃”。

广东籍学生陈姗姗(化名)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都上班了,可拿着这个证书时,人家却说是假的。”陈姗姗和同学们急忙登录毕业证上显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历证书查询网址”。发现他们领取的毕业证居然没有登记记录。和陈姗姗一样,她的许多同学都找到了愿意接收的用人单位,但由于没有毕业证而签不了合同。

“当初,介绍我们上学的中间人都曾打包票,说如果上学出了问题,不管什么时候,他们会一直管这个事。”吴江涛无奈地说,现在再找那些中介人,有的已经过世,有的电话号码换了,还有的干脆躲了起来。

声称“诚信办学”,5年后却不承认不具备本科办学资质

和校方多次交涉无果后,学生们在网上发帖,讲述自己的遭遇。直到有媒体介入调查,校方才在1月13日发布一份通知:根据教学大纲及高校要求,所有学生毕业,必须有实习报告册1份,范例病历6份,毕业论文1份,以下学生目前资料欠缺,导致毕业证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请在2月6日前速将以上资料邮寄学院,逾期未办理者,责任自负……通知所附的名单显示,86名学生中资料交齐的有29人。“这显然又是学校的缓兵之计。”多次交涉仍看不到希望的学生,对校方已经失去了信任。

发稿前,记者还获知一个重要信息:育才学院招生安置办主任向恒力向媒体表示,该校实际上并不具备开设5年本科办学的资质。打开育才学院网站上的“学校简介”,记者看到:“陕西育才专修学院于1995年诞生,是一所以医护专业为主大专职业院校,学校把“诚信办学、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始终放在首位……”

                                (选自2010年1月30日《揭阳日报》,有删节)

1.请为这篇新闻写一段导语,不超过90字。

 

 

 

 

 

 

 

 

 

 

 

 

 

 

 

 

 

 

 

 

 

 

 

 

 

 

 

 

 

 

 

 

 

 

 

 

 

 

 

 

 

 

 

 

 

 

 

 

 

 

 

 

 

 

 

 

 

 

 

 

 

 

 

 

 

 

 

 

 

 

 

 

 

 

 

 

 

 

 

 

 

 

 

 

 

 

 

 

 

 

 

 

 

 

2.真实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也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本文是怎样表现新闻的真实性的?

(5分)

3.作为即将迈进大学校门的高三学子,你从这篇新闻中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一年的日子,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静静地流淌。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自春到夏,经秋涉冬,次第流淌。水上风光,四时各异。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白山黑水。

对于这一片古老的华夏土地,岁月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呈现出自己的风貌。这样的日子,镶嵌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使得原本混沌迷离难以辨识的一片,显现出区域和轮廓,产生了节奏和韵律。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中国人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其他节日,一样有丰厚的内涵。

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个时节,阳气荫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节日无疑是重要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作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娘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横旦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哪是牵牛星,哪是织女星,一串轻轻的笑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亲情惘惘,系念依依。

继续泛舟漂流,渐渐木叶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腊八粥用多种粮食和果实熬制而成,鲜明生动地寓意了丰收。

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材,遮蔽了周遭街巷。这样的节日,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在计量时间的功能之外,还负载了灵魂的喜悦和哀伤,蒙披了一层温润柔和的光辉,仿佛月光笼罩下的一切。四季递嬗,岁月轮回,它们在时间的缓缓流动中闪现,使大地上飘荡着渺远的诗意。

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参与了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代代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色,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真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同意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特性,某种区别性的特征。

上元节、寒食节、灶神节……泛舟在时光的河流上,每走过一段距离,船都要停靠一个景色别致的码头,加入一次风格独特的庆典。让旅人暂时憩息,心中贮满诗意的沉醉,对于天空和大地、山河和岁月、生活和命运,生发出种种感悟。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的牢固的维系……

                                   (选自《散文选刊》2007年第2期,有删节)

1.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二月二”、“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这四个节日来详写?(4分)

2.通读全文,分条说说民俗节日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3.从全文看,题目“岁月河流上的码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感伤的艺术

             李国文

我一直以为,摄影,是一门制造伤感的艺术。

只要取景器里,有人,有事,随着斗转星移,无论拍摄者,被拍摄者,都会对一去不回的,但仍旧记忆得起的那一刻,怦然心动的。

正如一块石子扔进水里,那波纹或者重些,或者轻些,但不可能无一丝感情的涟漪。因为,胶片上的溴化银,所感受下的画面,尽管只是一瞬间的事,可立刻就成为已经消逝的过去,成为永远也不会再来一次的历史。

人,不可能第二次重涉第一次渡过的河。所以,越是发黄褪色的照片,也就越多伤感意味。

 

银子,在怡红院里,是麝月用小戤子称量着,作货币用的。

纹银是什么样子的,现代人已不可能得知。只有看戏或者听说书,才有什么几百两纹银的说法。或者前一阵子街头上,一些少数民族的妇女,向过路人兜售银制的首饰。或者在商店里,有那种豪华的镀银器里,诸如餐盘呀,咖啡具呀,这种贵金属,似乎是离我们很远的。

其实不然。若千年前,我读到一条信息,某新闻单位从废弃的显影液里,

提取了不少白银。从那才知道作为贵金属的银子,其用途,和我们每个人都密切联系的,正是西方人发现了溴化银的这种作用,我们才从慈禧太后开始,直到每个人,可以把好看的,难看的,或自以为好看,其实令人恶心的种种形象,永远留在相纸上。

无论照片冲洗出来后,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快门按下的那一刻,就把你和那一刻的时光定格了。于是,那张纸上,永远是昨天的你,前天的你。这一刹那,也许你是快活的,但时间相隔得越久,这快活也就越来越少,因为你会变老的。

我发现,其实也不是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老;而且越老的人,越不想老。所以,看是昨天,前天,几年前,几十年前的旧照片,便有不是滋味的感觉。这种感觉,用30年代的语言来说,那就叫作“生的回答”,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伤感”和“感伤”了。

有时候觉得没有照片比有照片好。

假如真有那么一位林黛玉小姐的话,姑且这样认为,有一位好心的摄影师,在大观园的沁芳桥畔,留下了她那患有二期肺结核的病容,我想那一定是相当缺德的事。因为这张照片,一下子扯碎了读者心目中那位美女的形象。

读者愿意想象她是弱不禁风的,但不愿意想象她肺有空洞。

所以,鲁迅先生不能想象“眼睛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梅兰芳扮演的林黛玉,也正如后来我们不能想象电视剧里见到小家碧玉式的,毫无文化气质的林黛玉一样。文学的想象,一旦落在了实处,肯定是一种可怕的幻灭。

但是,更多的时候,有照片又比没有照片好。因为这种视觉艺术,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所以,慈禧太后的玉照,袁世凯的戎装相,副统帅的读书留影,甚至一幅访庐山仙人洞的风景,时过境迁,便给人一种《红楼梦》里那首《好了歌》的感想了。

摄影作品的价值,一是真实,一是时间。

 

照片,永远是沉默的见证人。

它不说话,但它会告诉你一切。

高超的摄影师,能够在那静止中,照出了人的内心,照出真的感情,照出无需用语言来诠释的意蕴,照出说不出但可以感觉出的氛围、情调、境界,以及近乎禅宗的悟性。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既然完整了,也就无须解释,让看的人自个儿体会去算了。

所以,我不太喜欢展览中,每幅展品下面的文字标题。让站在你的作品前面的观众,愿意怎么看,就怎么看好了,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好了。干嘛一定要用一个文字标题,限制观众的想象力,或者引导他向某一方面去理解你的作品呢?如果一个观众,智商低到不看标题,就不知所云的话,那他应该去买连环画看,看摄影展览,显然是走错门了。

如果必须借助于标题文字,那说明这位摄影家还不太相信自己的镜头。

无言胜于有言,静止的照片,要比活动的照片,如电影、电视,更具有说服力的地方,就在于它更接近于真实。一旦有了语言,你就免不了会听到许多空话、假话、大话、套话。这种语言的迷雾,最能掩盖人和事的内在的联系和最本质的东西,令人扑朔迷离,莫衷一是。而有了连贯起来的画面,构成动作,那和人的内心,距离就更远了。因为,人在摄影机或摄影机前,会有一种不自然的尴尬,而一旦不尴尬了,又会有情不自禁的表演欲望。所以,你就别指望在电影、电视里,得到绝对的真实。

虽然,我们在照片中,也能看到矫揉做作,搔首弄姿。装腔作势,顾影自怜等等情景,但它至少没有喋喋不休的演说,没有手舞足蹈的表演。每一个摄影艺术家,无不以追求真实自然为己任,一张哪怕不经意拍出来的照片,也许会有在将来视为宝贵的历史真实。每年,所评选出来的最佳摄影作品,特别是新闻照片,哪一幅不是惊心动魄的真实在征服我们呢?

   我想,这也许就是摄影艺术永恒的生命力吧?

1.下列表达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5分)

A.摄影是视觉艺术,又是感伤的艺术。

B.摄影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

C.电影、电视是不可能有绝对的真实的。

D.摄影作品有时需要有文字标题加以说明。

E.没有照片比有照片好。

2.“正如一块石子扔进水里,那波纹或者重些,或者轻些,但不可能无一丝感情的涟漪”这句话旨在说明: (3分)

A.摄影是一门制造感伤的艺术。

B.胶片上的溴化银所感受下的画面是一瞬间的事。

C.胶片上的溴化银所感受下的画面,立刻就成为永远不会再来一次的历史。

D.无论拍摄者、被拍摄者,都会对取景器里的一去不回的、但仍旧记得起的那一刻,怦然心动的。

3.统观全文,谈谈文章作者为什么说“越是发黄褪色的照片,也就越多感伤意味”?(4分)

4.作者说:“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你的意见如何,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