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人本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仁”的提出,是对“人”的发现。仁的基本内涵可以
归纳为三点:克己、爱人、复礼。克己复礼是为了更好地去爱人,爱人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仁”的完美境界,这两方面互为表里,精神层面与行为礼数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材料二:苏格拉底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在于“善”。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做的,不是去找出事物的本质,而是要发现那个把世界万物安排得如此合理,如此井然有序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善”。苏格拉底认为这个“善”就在人的心灵中。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孔子和苏格拉底人本思想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研究的焦点及二人追求的共同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人精神追求的共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苏格拉底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和“善”?其共性是什么?
答案:
(1)焦点:人性或人本身。精神:人本主义。
意义:使中西方人们从对自然的关注转移到对人身的关注上来;成为中西方人本思想的源头。
(2)途径:孔子认为克己、爱人、复礼是实现“仁”的手段和途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要达到善就要获取广博的知识。
共性:都强调主观意识的修养,都认为只有提高主观修养才能真正达到“仁”和“善”。
【解析】(1)从“孔子的人本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以及“苏格拉底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在于‘善’”可以看出两者都关注的是人,是人性。追求的精神是人本主义思想。意义:结合材料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人本主义使中西方人们从对自然的关注转移到对人身的关注上来;成为中西方人本思想的源头。
(2)从材料中“克己、爱人、复礼”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克己、爱人、复礼”是实现仁的关键方式,苏格拉底则主张“知识即美德”,要求人们求取广博的知识。共性:从材料的叙述上看,两者都强调人们要主动去求,要有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