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首页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我国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们将调整我国经济,使之尽快结束现有失业,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业现象不再出现。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

材料三:

材料四1978年,安徽风阳农民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79年,风阳全县粮食产全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1)材料一的“不愿少数富人专制”与三民主义中的哪一项相符?

(2)罗斯福新政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失业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农村“大包干”的实施有何作用?

(5)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民生主义 (2)兴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 (3)变化: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4)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使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形成。 (5)政府要关注民生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社会革命”可知是民生主义。 依据所学罗斯福新政特点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图片可知是三大改造,结合所学从生产资料改变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角度回答。 结合材料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回答即可。 结合所学从民生角度分析回答。  
推荐试题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己渐觉醒。”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材料三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

材料四: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世擘。

(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并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有哪些?

(4)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根据材料四,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

(5)请指出“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难以实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