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 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 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 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D.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 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B. 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 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D. 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万民法出现于
A. 罗马共和国时期
B. 罗马帝国时期
C. 西罗马帝国时期
D. 东罗马帝国时期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 国王
B. 议会
C. 内阁
D. 最高法院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这是2016届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转型的概括解读,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世袭→尚贤财产共有→财产私有阶级制→齐民化封建制→郡县制宗庙议事→庙堂议事
A. 夏商西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汉三国
D. 两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