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
B. 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 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
D. 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中写道:“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贏。”下列有关各方的“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清政府:获得优待条件,其统治得以延续
B. 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
C. 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
D. 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
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
B. 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C. 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
D. 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恩、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 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
B. 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
C. 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
D. 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