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首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由国子监掌管“训导之政”,各学分设博士、助教主管施教。国子学只准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只准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只有律学、书学和算学才允许的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在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主管教育本州县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

宋承唐制而略有所减,中央设国子学、大学、四门学三学,州县也各设州县学。国子学收朝廷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至南宋时,国子学也并入太学,官学的层次和管理进一步得到完善。与此同时,书院兴盛。南宋许多著名理学家都热心于书院教育,如朱熹就先后主持修复了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书院为有志于学术的士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书院与家庭教育、蒙养教育等民间教育组织形式,是构成宋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学校教育有何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

 

答案:
(1)官学的层次和管理得到完善;入学资格限制放宽;书院等民间教育组织兴盛。 (2)重文轻武,科举制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解析】(1)依据“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官学的层次和管理进一步得到完善”“书院兴盛”等信息概括回答即可。 (2)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可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去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以重文轻武立国,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这就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这就促使了入学门槛的降低;此外理学的兴起则为书院等民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