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首页  

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材料二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梭伦改革调适贫富差距的具体措施。上述材料反映出两位改革家促进公平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3)上述改革都遭到了旧势力的强烈反对,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商鞅则被车裂而死,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从中可以为今天的改革提供哪些借鉴?

 

答案:
(1)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 (2)措施:颁布“解负令”、建立陪审法庭等。 共同方式:立法或建立制度。 (3)借鉴:改革者要追求公平公正;改革者要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改革者要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和梭伦改革调适贫富差距的具体措施,以及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商鞅变法的措施应当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得出,梭伦改革的措施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回答,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商鞅变法的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分析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 (2)梭伦改革调适贫富差距的具体措施,应当联系教材所学来回答,如颁布“解负令”、建立陪审法庭等。两位改革家促进公平的共同方式,可以根据材料反映的以立法或建立制度的方式来回答。 (3)从中可以为今天的改革提供的借鉴,可以联系改革者的遭遇和改革涉及到的多方面利益冲突的解决等等来回答。
推荐试题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材料二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权利请愿书》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